分享

宋朝曾出了三个奇女子,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民族的道义

 昵称21399464 2017-10-29

这三个奇女子都是老朱家的,老大叫朱琏,老二叫朱凤英,至于老三嘛,则是朱琏的表妹,叫朱璇。

这三姐妹何以在青史上留名呢?原来老大朱琏嫁给了宋钦宗赵桓,封为了皇后;老二朱凤英则嫁给了他的三弟郓王赵楷;老三朱璇同样也嫁给了宋钦宗,封了个“慎妃”。

后来发生了“靖康之乱”,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的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多人,被金人全部俘了去,整个东京城中的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这其中就有朱氏三姐妹。

宋朝曾出了三个奇女子,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民族的道义

两国交战的状态下,战俘的命运可想而知,尤其是年轻美丽的女俘虏。据史料记载,当三姐妹被俘到金国后,老二朱凤英很快就被送入了浣衣院(为金国皇族选女人以及收容宫女的地方,也作为罚宫女劳动的地方),随后被金太宗所御幸,不久因惭而病,病卒。老三朱璇则在途中就被金人强暴至死了。

老大朱琏由于是皇后身份,一路上到也平安无事,然而她那刚烈的性情却让金太宗很头疼,“强令陪饮,以死抗,不为所辱。”在整个受降仪式上,她还义正言辞破口大骂金太宗及其部下,回去后就选择了自缢,但被人救了下来,不过最后仍选择了投水自杀身亡。金太宗很无奈,随后追封其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问题来了,三个女性俘虏而已,怎么就跟民族道义扯上关系了呢?别着急,往下看,关系大了去了。

宋朝曾出了三个奇女子,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民族的道义

一来激发了民间抗金的热情。

朱皇后自杀的消息传来后,百姓纷纷披麻戴孝,日夜面北嚎哭祭祀,就连傀儡皇帝张邦昌也都率百官跪拜,民间甚至有不少义军还竖起了为其报仇的大旗,追随者甚多,皆打算舍命上战场,与金人一决死战。这在《靖康纪闻》和《靖康传信录》中均有记载。

虽说被俘去的女性据说多达上万,但朱皇后毕竟是合法的“母仪天下者”,其捍卫民族和女性尊严之举,无疑会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宋朝曾出了三个奇女子,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民族的道义

二来丰富了民族救亡运动的文化底蕴。

我们的民族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但是在国家存亡之际,往往都会涌现出很多的民族英雄,他们前赴后继,为国为民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何?文化的力量!朱家三姐妹以弱小的肩膀担负起了民族的大义,以死来做抗争,极大地丰富了这种文化底蕴。

朱皇后曾写过《怨歌二首》,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昔居天下兮珠宫贝阙,今日草芥兮事何何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誓速归泉下兮此仇可绝!”国仇家恨和为求速死的心情昭然若揭,这与文天祥的《正气歌》又是何其的相似!

晚明的时候,还有学者提出了朱皇后为国捐躯的事迹,用以激发大家救亡图存的民族情怀,还赋诗曰:二帝肉袒惶惶日,有女忠烈入庙宸。社稷苍生凭谁系?尺素未敢忘斯人。

宋朝曾出了三个奇女子,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整个民族的道义

三来就是对理学的兴盛起到了促进作用。

宋仁宗年间,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两兄弟曾提出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理论,然而数十年的时间,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姓,没一个响应的,他们为此郁郁而终。一直到了朱熹手上,理学才逐渐发扬光大,成为了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熹的曾祖父是朱绚,而朱绚的父亲朱振恰好就是朱皇后的亲二叔。这样的一个亲属关系,我们不能忽略。

朱凤英和朱璇因失去贞节而死,朱皇后为保住贞节而投水自尽,这对朱熹本人的切肤影响,怕是要远大于当时其他宫女的悲惨遭遇。所以,朱熹这才会重提要舍弃北宋“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5.jpg

后来,这种观念也慢慢被士大夫所接收,经过反复的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从而带动了整个理学的兴盛。

当女子贞节上升为文化的时候,贞节牌坊成为其附属品的时候,其双刃剑的两面性也就展露出来了。至于究竟孰是孰非,留给后人评判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