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其他三国的文明为什么都断流了?

 lixj1028 2017-10-29

嗯~我想题主所谓的“一直延续”其实大致就是中国的大一统。我曾经在多个回答时强调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中华文明才有的“特权“。

我们知道,尽管中国也有分裂的时候,如汉末三国、五胡乱华三百年、隋唐乱世、唐末五代十国,甚至还有两次的”亡国“——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从统治阶级中退出历史舞台,被别族人所统治,即元、清。

但是奇怪的是,不管是汉人自己内乱,还是被别人打乱,竟然最后都能归于一统,这确实是人类世界绝无仅有,独此一例,没有别家。正如题主所言,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不“古”。那如果再算上历史上同样赫赫有名的那些大帝国,如马其顿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以及阿拉伯帝国。你会发现,他们强盛时,都可以说可与中华帝国比肩,但是他们的辉煌历史却无一例外的不是“一次性”——就是一消失后就永远消失了。

甚至是连人种都消失了,如罗马人,现在就不知道死哪去了,连皮肤是黄还是白都说不清楚。

究其原因,真说起来会很复杂,但我个人总结,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

1、中华文明信人而不信神

2、中华文明的敬天法祖

3、中华文明早早就创立了人类世界可~以~创~造出的最成熟之政治制度。

【先说第一点:人本文明】

以曾经与我大唐帝国并肩光耀东西方的阿拉伯帝国为例。阿拉伯人同样建立了超级版图大国,而且同样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大国,但是如此强大,却最终在消失之后就灰飞烟灭,再也没能统一。如今,位于中东地区的当年的非、欧接壤地带的国家,多数依然是信奉伊斯兰教国家,按理来说,都是拜同一个神,为何就不可以谈谈统一?

事实上他们的确这样尝试过:

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到1993年共有22个成员国。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协调彼此的活动。

但尽管如此,却从来没有发生过统一的苗头,甚至还继续撕逼,土耳其和伊朗就长期敌对、阿拉伯世界的土豪沙特又和伊朗不妥、埃及又和沙特不妥、中间还有一个极度欧洲化的以色列,更奇葩的是,他们居然还经常自己打自己。。。你看叙利亚内战就是如此。

好吧,为什么要这样呢?

有人说是因为教派不同,因为现在阿拉伯世界里就是派系林立,如誓不两立的逊尼派和什叶派,也有人说是民族问题,因为这些国家他们本来大多数不是一族人,所以闹不到一块,也有人说是国际社会的操纵,比如以色列这个楔子。

这些都对,但是说来说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宗教嘛?

如果没有宗教问题又哪来的民族问题?阿拉伯世界的民族本身就十分杂,要是没有宗教上的冲突,像他们那样复杂的血脉和来源,才不会管那么多了。

正是因为宗教的先天基因“一神教”的思维——他们各自的一神教决定了他们的主张都不同,所以没法能坐下来谈判,大家都自己的神的儿女,不维护自己的神,那信什么教?

那么现在来看中国:

中国的古代,无论哪个伟人被神化,但是始终没有宗教化,这就为多元化与适时改进提供了理论空间。所以,上下五千年,无一人问鼎真神。

既然都不是神,那它就不可能是完全无瑕的,不是不可指责或否定的。

所以,你看,自炎黄始,到周武王、周公,再到诸子百家中的老子、孔子、孟子,以及进入秦汉后的秦始皇、太阳大帝汉武帝等,从君王侯将相、到士农工商民,没有任何一个被史书所大书特书的人物曾经化身为神。也所以,这些人都能够被后代所点评,正所谓“功过由人评说也”。

所以,中国没有宗教,中华文明的传统里就没有神的地位。

有人说,不对呀,中国还是很多神话故事的——只要认真看多两眼就会明白,中国的神话故事压根不神,从盘古开天地到大禹治水,从女娲造人到后羿射日,他的主角全是人,没有一个神,也没有一个“神人”,而且故事的宗旨都是说“人定胜天”或是真诚、善良、勇敢的这些人类最可贵的品质,并不是宣扬虚无化的神学思想。

没有神,以人为本的文明,自然就可以更加包容,更加灵活,也所以,同样是多民族结合的国家,可是唐末近百年,皇帝都几乎退回夏商时期的“共主天下”了,但是大唐就是能硬撑一百年,而后五代十国,还有后唐与南唐,有意思的是,后唐的国君竟然还是个外族人——沙陀族李存勖。

不独有偶,在大唐前也有匈奴人刘渊建立过汉国。

这两人竟然都各自以恢复不属于他的民族身份的前帝国为已任,不得不服!

你看,没有宗教就使多民族融合成为可能,而且还能越融越合!

【第二点:敬天法祖与儒家文化】

众所周知,殷商是周人灭的,且周人对商人的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奇怪的却是,周人竟然尊敬并祭祀商人的开国君主成汤!

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了一万七千多片甲骨,其中有四片甲骨记载了周王祭祀殷先王成汤、太甲的事。

“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邵祭成唐(汤)……”
“……文武……,王其邵帝天,典册周方伯……”
“贞:王其拜又(佑)大甲,册周方伯……“
“彝文武丁贞,王翌日乙酉其……”

周原甲骨文中称的”成唐“、”大甲“即殷先王商汤与太甲。

更有意思的是,周人祭祀殷先王不仅在其尚未代商前,还发后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

如《墨子·非攻下》云:

“武王乃攻狂夫,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

自己的死敌的先祖竟然和自己的先祖一起拜,这是怎么样的一种胸怀?

从诸多先秦史籍中,不难看出,因为成汤是一个有德的君主,而以《周礼》奠定统治阶级的周人,其中心思想是周公提倡的“德政”与“仁治“。

因此,对周人先祖不错的成汤自然也被延续敬奉。

这就是祖先崇拜——不独尊自己的祖先!包括他人的祖先!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上古礼法”二王三恪“看出,这种传统由来已久,如周武王于牧野之战后,分封黄帝后裔于蓟、尧之后于祝、舜之后于陈国,用以表示“兴灭国,继绝世”之意。

(注:二王三恪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所有现在你该明白为何朱元璋要祭祀忽必烈了吧)

商周交替时,黄帝与尧舜禹都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了,殷商有国600余年,也没有鸟过这三族人(甲骨文无一字反映),那到了武王时期这几族人恐怕早就落破到不知何种程度,说在大街要饭都有可能,可是贵为天子的周武王与统治阶级的周人还是给他们分封了国土,并且 高于诸侯,用宾礼而不用臣礼——就是说基本上平起平坐的。

”二王三恪“已经不可考出自何人何时期,但是既然它是上古礼法,那我们就可以由此推断出敬天法祖这种传统历史必然非常悠久,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品德与传统,使得每一代的统治者都愿意敬奉与他们的先祖一起经历过历史的人和事,所以,即使相隔千年的后人,依然记得他们来自哪里,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人。

一代又一代,记忆不断加深,认同感不断加强,关系不断亲密。这个基础上,就产生了大一统——当然,二王三恪也随着发展而烙上政治色彩,但这无损它的品质。


我们今天都知道老子的'黄老道学”,可是很少人知道“黄”字是指黄帝。

这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神与国家起源的缔造者,由于年代太久远了,我们几乎对他的事一无所知,然而即便如此,后人却没有忘记他, 除了自号黄帝学传人的老子外,其实诸子百家一样是“言必称黄帝”。

第一位是今天被骂得最惨的孔子,《大戴礼·五帝德》:

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 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 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

孔夫子满溢盛赞扬于表。

第二位是战国的意识流思想家庄子,《庄子·杂篇·盗跖》: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黄帝尚不能全德,而战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孰论之,皆以利惑其真而强反其情性,其行乃什可羞也。

难能可贵的是,庄子盛赞黄帝,但也对他发动战争提出批评——这就是笔者前面说的:不拜神只拜“人”,才能真正服众。

第三位是荀子,他著录了相传为黄帝所著的《金人铭》成为后世留存到汉代的《黄帝铭》

第四位是糅杂儒法两家的大成者韩非子,《韩非子·扬榷第八》:

“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下匿其私,用试其上;上操度量,以割其下。

类似例子浩如烟海,就不一一罗列,总而言之,中国人的祖宗崇拜是维系民族认同与凝聚认同感的最大之关键,这其中《周礼》以降的诸子百家及众子与其书,功不可没。

没有这些认同感,那么,春秋战国能否走向统一。

请看欧洲,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第三点:最早成熟的政治制度】

这方面自不必多说了,就是秦始皇扫六合后,以开天辟地的精神设三十六郡)(其实是三十七郡,睡虎地秦简又考据多一郡出来),从此使所有地方政权直属中央管理,从而彻底奠定与稳固了国家的统治。

而欧洲,至少也要到文艺复兴后才慢慢消灭奴隶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的人只看到中国每两三百年就来一次大分裂,却看不到欧洲几千年持续的大分裂与无日不战,可以说,一直处于“战国”时代。

除郡县制外,还有一点更能体现中国人早早就创建了人类世界最好的政治制度,如郡县制今天依然适用一样,这一项制度至今也依然适用,并且它还是近代才被欧洲人拿过去学习并推广使用。

《睡虎地秦墓竹简》:

“可(何)谓‘赎鬼薪鋈足’?可(何)谓‘赎宫’?臣邦真戎君长,爵上造以上,有罪当赎者,其为群盗,令赎鬼薪鋈足;其有府(腐)罪,赎宫。”
“真臣邦君公有罪,致耐罪以上,令赎。可(何)谓‘真’?臣邦父母产子及产它邦而是谓‘真’。可(何)谓‘夏子’,臣邦父秦母谓也。”
“使者(诸)侯,外臣邦,其邦徒及伪吏不来,弗坐。可(何)谓‘邦徒’、‘伪使’?徒、吏与偕使而弗为私舍人,是谓‘邦徒’、‘伪使’。”

《华阳国志·蜀志》曰:

‘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可知属邦设侯。

通过以上的秦简考证与华阳国志可以看出,大秦辖于,有相当于外交级别的邦国,但却又不是完全 独立的国家,正所谓“臣邦父秦母谓也”。

众所周知,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从此四川进入中原王国的版图。

而原蜀国与巴国就成了大秦的邦国,正式名称叫“典邦国”,到汉承秦制后,为避讳刘邦名字,改为”典属国制“。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这个制度说起来非常复杂,但是总结起来无非就是10个字:

“从其俗、存其族,吾为父母”

不消说,要是阿拉伯帝国肯学习此制度,那它绝对不至于如此快的土崩瓦解!

别说阿拉伯,除了中华帝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帝国学了这项制度,都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华。

万语千言不如一句话,不管是人文本位的文明、还是敬天法祖,以及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华文明之精髓就是包容,正是因为包容,才没有产生一神教,正是因为包容才没有产生神化人物。正是因为包容,才能始终成为The One——不管怎么包容,最终站在顶端的都是华夏正宗。

说完,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