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基础_第二章 古代汉语知识

 百眼通 2017-10-29

第二章 古代汉语知识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词的原始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但是,由于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原始意义已经无从知道,所以通常所谓词的本义,是指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并有史料证明的意义。如:

向 《说文 ·宀 部》:“北出牖也。从‘ 宀 ',从‘口'。”本义是朝北的窗子。如《诗经 · 七月》:“塞 向 墐 户。”

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是根据词义的某些方面直接绘形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字形了解其寓意,解释其本义。如:

立 由“大(人)”和下面的横线组成。横线是抽象符号,表示站立的地方。“立”为指事字,本义为站立。如《尚书·顾命》:“一人冤,执刘, 立 于东堂。”(刘:斧钺一类兵器。)

形声字是通过意符表意的,我们可以根据意符来分析其本义。形声字的构形表意,大体遵循“物以类聚,事由物别”的原则。这对我们探求形声字的本义大有好处。如凡以“页”为形旁的形声字多与“头”有关。如“额”、“颈”、“颊”、“顾”、“颜”、“颠”、“题”等字。

顛 《说文 · 页部》:“顶也。从‘页',‘真'声。”本义是头顶。如《墨子·修身》:“华发隳 颠 。”(隳颠:从头顶披散下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根据字形分析本义的专著。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均对《说文》作了补充和诠释,这些都是研究词的本义的重要参考书籍。

应该注意的是,考察词的本义,除了分析字形之外,还必须文献材料来证明,只有被证明了的词义,其字形分析才是可靠的。

重点二:词的引伸义

词在发展过程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词的引伸义。如:

从引伸义和本义之间的关系看,又可以把引伸义分为直接引伸义和间接引伸义两类。

1 .直接引伸义和间接引伸义

从本义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直接引伸义,从引伸义再进一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伸义。如上面所举的“息”,其“休息、止息”义是直接从本义“气息、呼吸、喘息”中引伸出来的,是直接引伸义,其“灭”义是从引伸义中又引伸出来的,是间接引伸义。其后又从间接引伸义再引伸出来的意义,同样称为间接引伸义。

2 .词义引伸的方式

词义引伸有三种方式。

( 1 )链锁式引伸。从本义引伸出引伸义,由引伸义再递相引伸下去的引伸方式为链锁式引伸。

( 2 )辐射式引伸。以词的某一个意义为中心,呈辐射状派生出多个义项的引伸方式叫做辐射式引伸。

( 3 )综合式引伸。链锁式引伸和辐射式引伸交错在一起的引伸叫做综合式引伸。

3 .引伸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引伸义既然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那么,引伸义和本义之间就存在一定的联系方式。归纳起来,其联系方式有三种:

( 1 )相似。引伸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下面分三种情况来介绍:

① 形貌性状相似。

② 功能作用相似。

③ 方式情态相似。

( 2 )相关。引伸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以通过借此代彼的联想方式来引伸。

① 甲事物对乙事物有标志作用,可以借甲代乙。

② 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

③ 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

④ 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

( 3 )相因。引伸义和本义之间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理可以引伸。

重点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并且具有动词的话法特点,叫做名词用如动词。

1 .名词用如动词的标志

( 1 )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修饰动词的。

( 2 )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不能修饰代词。

( 3 )介宾词组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和介宾词组不能互相修饰,介宾词组在句子中往往作动词的补语或状语。

( 4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那么,其中—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 5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

( 6 )名词前后用“而”连接时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而”字不能连接名词,它通常是连接动词的。

( 7 )特殊指示代词“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特殊指示代词“所”字只能用在动词前面和动词组成“所”字词组。

( 8 )特殊指示代词“者”字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特殊指示代词“者”字同它前面的动词、动宾词组、形容词或数词组成名词性“者”字词组,而不能和名词组成名词性词组。

( 9 )名词重迭。如果前一个名词作前面动词的宾语,那么,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这种句子不是兼语式就是连动式,所以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 .名词用如动词的译法

把名词用如动词译为现代汉语,要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来对译。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译法:

( 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来对译。

( 2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性词组来对译。

重点四: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而,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叫做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状语,有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和“岁”、“月”、“日”用作状语两种情况。

1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如下几种情况:

( 1 )表示比喻,含有“像 …… 似的(一样)”的意思。

( 2 )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含有“用 …… ”的意思。理解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一个隐藏的关系词“以”。

( 3 )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 …… 那样”的意思。

( 4 )表示行为的根据,含有“按照 …… ”、“根据 …… ”的意思。

( 5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 6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含有“在 …… (地方)”的意思。

名词用作状语,古文中比较常见,其中有的已经凝固成双音词或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裹,如“席卷”、“鸟瞰”、“瓜分”、“鲸吞”、“蜂拥”、“响应”、“蚕食”、“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耳闻目睹”、“道听途说”、“风驰电掣”、“豕突狼奔”、“风起云涌”、“狼吞虎咽”等。

2 .“岁”、“月”、“日”用作状语

( 1 )“岁”、“月”、“日”字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岁岁”、“月月”、“日日”意思。

( 2 )“日”字放在形容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动词前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意思是:“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 3 )“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表示“往日”、“当初”的意思,用来追溯过去。

重点五:古今词义同中有异

古今词义的差异是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新义和原义比较起来,或是词义扩大了,或是词义缩小了,或是词义转移了,或是词义的感情色彩、程度深浅不同了。

1 .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伸,即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了,古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如:

长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 扩大为河流。

2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外延缩小了,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如:

气味。“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韩非子·五蠹》)缩小为秽恶的气味。

3 .词义转移。 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叫做词义转移。转移的特点是弃本义而用引伸义。词义之所以能够转移,是由于新旧词义间有某种联系的缘故。如:

眼泪。 “涕泗滂沱。” (《诗经·陈风·泽陂》) “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毛亨《传》)转移为鼻涕。

4 .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的古今词义不同,不仅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差异上,而且表现在感情色彩的变化上。如:

爪牙 褒义词,武臣。 “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小雅·祈父》)变化为贬义词。走狗;帮凶。

重点六:人称代词

用来代替人的名称的代词叫做人称代词。在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男性女性通用。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同现代汉语一样,分为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三类。

1 .第一人称代词。 指代说话人一方的代词(自称)为第一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予”、“余”。

①吾、我。 “吾”和“我”意义相同,用法略有不同。在文言中多用于对话。

“吾”字,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前置宾语;“我”字,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宾语。

②予、余。“予”和“余”是同音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在文言中,多用于自述,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宾语。

③朕。秦始皇以前,人们都可以用“朕”自称。从秦始皇开始,“朕”专用为皇帝的自称。

2 .第二人称代词。 指代听话人一方的代词(对称)为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有“汝(女)”、“尔”、“若”、“而”、“乃”。

①汝(女)、尔。“汝(女)”字、“尔”字是一种不客气、比较随便的称呼。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者对听话人表示厌恶、轻蔑时,常常直呼“汝(女)”、“尔”。“汝(女)”字、“尔”字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宾语。

②若。“若”字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宾语。

③而、乃。“而”字、“乃”字经常作定语,有时也作主语。

3 .第三人称代词。 指代第三者的代词(他称)为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彼”三字。

4 己称代词。 称代自己的代词叫做己称代词。己称代词又叫“己身称代词”、“自称代词”、“反身代词”、“重指代词”。古代汉语中,己称代词有“己”和“身”两个字。

己称代词和旁称义的名词“人”相对,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定语或宾语。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要前置。

5 人称代词的单数和复数。 在古代汉语里,人称代词没有数的区别,单数和复数是同形的。“我”字、“吾”字,既表示“我”,也表示“我们”;“女”字、“尔”字,既表示“你”,也表示“你们”;“其”字、“之”字,既表示“他”、“它”,也表示“他们”、“它们”。

人称代词复数的表示法。大约从春秋战国开始,逐渐有了类似于表示复数的“侪”、“属”、“辈”、“曹”、“等”字出现,黏附在第一、二人称代词及部分谦称、尊称之后,表示“这批人”、“这班人”、“这辈人”等的意思。

6 谦称和尊称。 在对话或书信里,为了表示尊敬对方,自称常用谦称,对称常用尊称。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如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不能前置)。翻译为现代汉语时,可以用“我”、“您”来对译。

谦称

( 1 ) 借用一种表示卑下的称呼。

( 2 ) 自称其名。

尊称

( 1 ) 称呼对方的官职、身分等。

( 2 ) 称呼对方的字。

难点一: 判断句

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判断句的主要作用是对事物进行解释或分类,表明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种类型或不属于某种类型。肯定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为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主要是用判断词“是”来表示的。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表示形式比较多样。

1 、古代汉语判断句式的表示方法

① 用虚词“者”、“也”相呼应表示。

用虚词“者”、“也”相呼应表示判断,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其表示形式有以下四种:

1 )用“者”、“也”相呼应表示判断,构成“ …… 者, …… 也”的形式。

2 )只用“也”,不用“者”,构成“ …… , …… 也”的形式。

如果主语是代词,就一律不用“者”。

3 )只用“者”,不用“也”,构成“ …… 者, …… ”的形式。

4 )“者”、“也”都不用,构成“ …… , …… ”的形式。

② 用副词表示。

表示判断的副词,常用的有“乃”、“即”、“则”、“非”等,构成“ …… (副) ……” 的形式。

③ 用动词“为”表示。

“为”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含义广泛的动词。在判断句中,它可以用来表示判断,构成“ …… 为 …… ”的形式。

④ 用判断词“是”表示。

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就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式一样了,构成“ …… 是 …… ”的形式。

2 、古代汉语判断句式的活用

古代汉语判断句式的活用,是指古代汉语的基本判断句式,即用虚词“者”、“也”相呼应表示的判断句式的活用。

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果不是同一关系或隶属关系,不能用形式逻辑来解释,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就是判断句式的灵活运用,简称判断句式的活用。活用的判断句式,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原因,有的表示内容复杂的逻辑关系。

① 表示比喻。

② 表示原因。

③ 表示内容复杂的逻辑关系。

难点二: 被动句

动词或动词词组作谓语的为叙述句。在叙述句中,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叫做主动句,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承受的,叫做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于”字句

及物动词后而加上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动词 + 于 + 名词(施事者)”的形式。

在有的语言环境中,“于”字可以省略,构成“动词 + 名词(施事者)”的形式。

既然“于”字可以省略,可见“于”字本身并不表示被动动意义,其被动意义是由动词所在的语言环境决定的。在主动句和被动句相比较的复句中,“于”字不能省略。如果省略了,就会引起歧义,并造成前后矛盾。

在有些被动句中,介词“于”并不引进主动者,而是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

介词“乎”与介词“于”相同,也可以用在及物助词后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 、“为”字句

①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为”。构成“为 + 动词”的形式。

② 及物动词前面加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 + 名词(施事者) + 动词”的形式。

③ 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所”字。构成“为 + 名词(施事者) + 所 + 动词”的形式。

④ 上式中,介词“为”的宾语省略。构成“为 + 所 + 动词”的形式。

⑤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为”,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 + 动词 + 于 + 名词(施事者)”的形式。

3 、“见”字句

①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见”。构成“见 + 助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中的“见”字和指代性副词的“见”字容易混淆。

②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见”,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见 + 动词 + 于 + 名词(施事者)”的形式。

4 、“被”字句

①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被”。构成“被 + 动词”的形式。

“被”字原是个动词,意为“覆盖”、“遭受”。

表示被动意义的介词“被”,是由动词“被”虚化来的。

② 介词“被”引进主动者,用在及物动词前面。构成“被十名词(施事者) + 动词”的形式。

③介词“被”引进主动者,用在及物动词前面,动词后面带宾语。构成“被 + 名词(施事者) + 动词 + 名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是魏晋以后从上面那种句式发展过来的。这样一来,宾语成了直接受事者,主语成了间接受事者。

④ 介词“被”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并在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所”。构成“被 + 名词(施事者) + 所 + 动词”的形式。

⑤ 上式中,介词“被”后面的宾语省略。构成了“被 + 所 + 动词”的形式。

5 、“受”字句

①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受”。 构成“受 + 动词”的形式。

② 及物动词前面加助词“受”,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构成“受 + 动词 + 于 + 名词(施事者)”的形式。

6 、能愿动词句

及物动词前面加能愿动词,构成“能愿动词 + 动词”的形式。

7 、形容词句

及物动词前面加形容词,构成“形容词 + 动词”的形式。

难点三:语序

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是相同的,都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状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补语在后。由于时代不同,古今汉语的语序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下面,就古今汉语语序某些不同的地方、古今汉语语序虽然相同而古汉语用得较多的地方讲一讲。

1 、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叫做谓语前置。谓语前置又叫倒装句。

谓语前置主要出现在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中。

① 疑问句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疑问对象,谓语往往前置。

② 感叹句谓语前置。为了突出感叹中心,谓语往往前置。

③ 祈使句谓语前置。为了突出祈使内容,谓语往往前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谓语前置。如:“快去,你!”由此看来,谓语前置不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现象,只是古代汉语中的谓语前置比现代汉语中的多一些罢了。翻译时,可以保持原来的语序,也可以把主语提到谓语的前面。另外,由于押韵或平仄的需要,诗词中的谓语前置现象是比较常见的。

2 、宾语前置

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或介词的前面,叫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②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莫”、“未”、“毋”(无),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中,前置宾语必须是代词,否则不能前置。

如果动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代词宾语,既可以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前面,也可以放在能愿动词或副词后面。

③ 动词前面有结构助词“之”、“是”、“焉”、“之为”等。

前置宾语前面加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惟)……之(是)……”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句子,强调了宾语,具有单一性、排他性。现代汉语成语中还有这种形式。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听”等。

如果前置宾语是代词,那么,结构助词只能使用“之”字。

代词“是”作前置宾语,动词前可以不用结构助词。

“是”字是代词作前置宾语和“是”字是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二者形式一样。 ④ 介词“以”的宾语往往前置。

另外,介词“于”字的宾语有时候也可以前置。

3 、定语后置

为了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到中心词后面,叫做定语后置。

哪些词可以作后置定语呢?根据观察,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其词组都能作后置定语。另外,主谓词组、介宾词组、无定代词也可以作后置定语。

① 名词或名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② 动词或动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③ 形容词或形容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④ 数词或数词词组作后置定语。

另外,数词词组和动词词组放在一起作后置定语,动词词组定语在前,数词词组定语在后。

⑤ 主谓词组作后置定语。

⑥ 介宾词组作后置定语。

⑦ 无定代词作后置定语。

4 、状语后置

副词、形容词、动词词组、介宾词组等用在谓语后面(如果谓语后面有宾语,则用在宾语后面),是单音节词的,前面使用结构助词“之”,是多音节词或词组的,前面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就是状语后置。

难点四:句子成份的省略

所谓句子成份的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句子成份分析时的一种认识。由于古人尚简,又多不用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就造成了句子成份的省略。句子成份的省略,是指句子或词组中某些成份的省略。凡是省略的成份,都是可以添补上去的。翻译时,应该根据添补以后的句子来翻译。句子成份省略有对话省、承前省、蒙后省、泛指省、语意自明省等。省略的成份有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和宾语、兼语、定语的中心词、介词、介宾词组等。

1 、主语的省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主语往往被省略。

2 、谓语的省略

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是有时候也可以省略。

3 、宾语的省略

动词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4 、谓语宾语的省略

在有的情况下,谓语连同宾语可以一起省略。

5 、兼语的省略

兼语式中,兼语有时候也可以省略。

6 、定语中心词的省略

定语的中心词及其前面的结构助词“之”,往往因为语意自明而省略。

7 、介词的省略

介宾词组中的介词有时候也可以省略。

难点五: 常用固定搭配

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起来使用,形成一些固定的格式,叫做习惯句式。习惯句式又叫固定句式、凝固结构。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习惯句式有以下几种:

1 、如何 若何 奈何

“如何”、“若何”、“奈何”是词组。其中,“如”、“若”、“奈”为动词,含有“办”、“处置”、“安顿”等意思;“何”为疑问代词,可以译为“怎么”、“怎样”。“如何”、“若何”、“奈何”,可以作谓语或状语。

动词“如”、“若”、“奈”和疑问代词“何”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这些被插入的词或词组作“如”、“若”、“奈”的宾语,组成“如 …… 何”、“若 …… 何”、“奈 …… 何”的形式,可以作谓语或状语。

2 、何以……为

“何以 …… 为”是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以”是衬音助词,“为”是语气助词。

3 、何……之有

“何 …… 之有”是反问句。其中,“有”是动词,作谓语;“何”是疑问词,作后面名词的定语;“之”是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 、 不亦 …… 乎

“不亦 …… 乎”,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句式。其中,“不”为副词,表示否定;“亦”也是副词,可以用“也”来对译;“乎”为语气助词。

5 、 无乃 …… 乎 得无 …… 乎

“无乃 …… 乎”、“得无 …… 乎”,都是表示猜度语气的问句。

① “无乃 …… 乎”。“无乃”是副词,表示猜度,作状语,可以用“恐怕”来对译;“乎”是语气助词,可以译为“吧”。

② 得无 …… 乎。“得无”是副词,表示对事实的怀疑或猜度,作状语,可以用“恐怕”、“该不会”来对译;“乎”是语气助词。

6 、 孰与

孰与”是个固定词组。其中,“孰”是疑问代词,“与”是介词。“ …… 孰与 …… ”式是由“ …… 与 …… 孰 …… ”式发展而来的。

“孰与”用于比较问句中,作谓语,用来询问或比较人物的高下、事情的得失。“孰与”的用法有两种:

① 有疑而问,没有倾向性。

② 无疑而问,有倾向性。

倾向于肯定“孰与”后面的人或事。

“孰与”用在后一个分句中,前一个分句中用连词“与其”配合使用,其倾向性就更为明显,可以译为“与其 …… 哪如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