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无论是武器的打击精度还是杀伤威力都迅速提高,特别是核武器的发展,对有核国家、无核国家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很多国家都开始修筑坚固的地下工事和防护掩体,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各自都修筑了深入地下数百米的坚固的抗核打击的防护掩体。为了能够有效打击这样的地下目标,国际上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研制和制造专门用于打击地下坚固目标的钻地弹。 一般来说,钻地弹是一种携带了钻地弹头(或者称为侵彻战斗部),专门用来攻击机场跑道、地面加固目标、地下坚固目标等的特种弹药。钻地弹头主要由侵彻弹头、高爆炸药、引信等部分组成,比普通弹药相比,其最大的特征就是长径比明显增加了,壳体厚度也增加了一倍,而且弹头和弹壳都采用了高强度合金钢和重金属合金材料制造,在弹体内外都涂覆了防热涂层。 从目前来看,钻地弹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别:整体侵彻型和复合侵彻型。 整体侵彻型钻地弹,采用整体式战斗部,其原理是利用弹丸高速飞行的动能,撞击、穿入掩体内部,再引爆弹头内的高爆炸药。这种钻地弹的特征是弹头较为尖锐、弹体细长、对着角(弹轴与地面夹角)和攻角(弹轴与弹的速度矢量夹角)较为敏感。 复合侵彻型钻地弹,也被称为串联式钻地弹,首先利用前级聚能装药产生的高速字锻破片或者高速射流在土壤、岩石、混凝土、装甲板等介质表面产生一个较大直径的孔洞,然后使直径较小的第二级随进战斗部通过这个孔洞进入目标内部再爆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