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枫林:深秋闲游

 老鄧子 2017-10-29


淅沥的秋雨下个不停,铅灰色天阴沉灰蒙,漫步在公园树林深处,一阵秋风袭来,飒飒的秋叶伴着秋风姗姗落下,秋风扫过敞开衣领的脖颈和发梢,不觉地感到阵阵森然,我不由得裹紧了衣服,拉上了领带,触感深秋已尽,已渐入初冬,又一年将去,随感沧桑变迁,光阴易逝。看着满处深绿而渐变黄的树叶,自然季节四季交替变换,乃自然之规律矣,人亦能不变乎!


我沿着周围的公园闲走,迈着碎步,踽踽独行。这儿有几处比较寂静的园林,树林茂密,树冠高大,亭亭如盖。向深处继续行走,远远听到有丝弦琴奏声,加之有高亢秦腔的吼声,寻声望去,一群退休的大爷大妈们围了一大圈,座在休闲的凳上组织的自乐班正在活动。


一个戴着帽子的老者在那里摇头晃脑,吼着不知曲名的秦腔。老者唱的很卖力,抬着头,吼的半张脸都憋得通红。四五个老汉加一个50多岁大妈拉着二胡、板胡,有敲打的边鼓和木头做的梆子,加之一个突然一击铜箔。


有个花白胡须老者坐在櫈上,眯着眼,晃着脑袋,翘着二郎腿,一只脚在不停地摇晃着,随着曲子在打着节拍,显然他已是陶醉在声乐中。我也驻足在那里聆听,听了半响也没听出个名堂,就姗姗离开继续行我的路。


这里公园套公园,到处茂林修竹,走到另一公园大树茂密处,一个七八十岁苍颜皓首的老者坐在条櫈上拉着板胡,前边乐普架放着一个简谱和收音机。收音机放着地方方言戏,好像是豫剧或碗碗腔类,那老者给收音机的唱腔在伴奏,面部木木得没有一丝表情,我静听好像指法也不娴熟,技艺也不咋的,但那老者自拉自乐,旁若无人。



待穿过一条小溪,那小溪流水潺潺,蜿蜒曲折,水清而冽,渠中大石突兀。渠下游有一小桥,桥后有一小亭,亭中有一瀑布而泻下,汇入一小湖中。有一群穿着古装的男男女女在那里不知是拍婚照,还是演戏,有摄影和拍照的技工。只见那对男女面部都使着粉黛、着古装,头上插着玉簪、装饰之类,也不知在背着什么台词,脸带着表情及姿势,口里唧唧哝哝。我想现代的年轻人真是会玩、爱时髦,浪漫而新潮,但我想,这是不是在上演现代版的廊桥遗梦。


来到一小广场,看到有好多穿着戏衣以秦腔剧中为原型的雕塑,男女老少造型各异,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还有以金属铜铸的雕塑,大多以表现关中民俗,底层人民生活为素材雕工而成。


我正在兴致勃勃察塑观景,突然被一声长号声吸引,转头过去,这才又看到一老者头戴军帽,腰间勒了个军用皮带,手里撰了把军用号在那里不时吹着号角,也不知吹着什么曲调,号声单调,没有一点的连贯性。广场里人众多嘈杂,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我喜欢清静,就又走回到公园树丛里。


我想,我们国家现在已到了老龄化社会,这些老人们,也许是一些孤寡的老人,他们过着凄清孤独的生活,如果没有子女,或失去老伴,没有人来关心他们。他们只好找一些兴趣,寻找一些乐趣,以打发自己无奈的孤寂生活。即就是有子女,50-60年代这代人,也都是独生子。或许他们在国外,或者在国内其它城市工作和父母不住在一块,就是工作住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结婚后生子,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孩子,现在生活压力大,孩子们自己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照顾老人,虽然我们国家养老的各项措施正在逐步完善,社区居委会对老人的关爱和以社区互帮养老的模式也在试点发展,但由于人力原因,仍有纰漏照顾不到之处。


我们都要面对这种情况。所以,我想,我以后也许是他们其中的一员,我也可以把我好久不动的小提琴拿出来,来参加他们的自乐班,或像那拉板胡的老者,自娱自乐。只是不知道到那时我有没有他们的勇气……


在公园中行走,抬头眺望,透过那高大树林中茂密的树叶,无意间看到了那千年古刹的高塔,那古塔高高地耸起,展现着它的雄伟、古老、和沧桑,古色古香的塔身显得浑厚、庄重而肃穆。这古塔的南北边是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整日的车水马龙南来北往,人口熙攘。庙宇本是修身念佛之地,普度众生,晨钟暮鼓之清静之处,在这里却和现代、繁华、时髦、热闹、灯红酒绿成功地被融合在了一起,真是一个了不起创举。


这里已成为全国的旅游5A景区,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美女如云,不知这些和尚们天天见到这些美女们还能否有静心,专心致己佛事。


我在这园林之中闲情逸致地漫步,慵散地无目的游荡,不知不觉


已近黄昏,天阴霾着夜幕落得更早,不一会周围花灯已全然开放,景区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探照灯的光束熠熠,如一条急速水流,奔向远方。


远处还是人声鼎佛,林荫道上人群交错,路上车、人亦是络绎不绝,全然没有夕阳西下,黑暗降临,人们扶老携幼而归,麻雀栖树,鸟畜归巢,作鸟兽散状。


我在想,我们都已将要慢慢老去,养老问题是现在社会面临一大问题,尤其我们中国,是老龄社会较严重的现况,也许是未富先衰。再过些年,我们国家老龄人口迅猛增长,而劳动力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价值人工如保姆的价格越来越昂贵,以后当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将请不起保姆来照顾和提供服务。


我想我们不如早作打算,择一城栖之而养老,觅一处居之而终身,找一处幽静,环境优美自己喜欢的地方,附近饭店、各地著名小吃琳琅满目,有自己喜爱的美食。退休了不要整天待在家里,多活动、多转转、多走出去国内外游。多学习、多用脑、与时而惧进。


在保证资金需求的同时,并祈求自己身体无大病,能够行动自由,自己能够管理自己,玩累了,也无需做饭,就近饭店美食一顿。这样自己生活过得好,也减少了孩子的负担,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临到实在已不能动弾了,病入膏肓,估计阳寿已尽,也就不进医院治疗,花钱还活受罪,那就自己痛快的做个了断,免得拖累子女,自己也免遭折磨。


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生活,岂不美哉!这难道不是人生命中的福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