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对终生未嫁姐妹的田园归隐生活

 黑猩猩表哥 2017-10-29

童年的记忆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摄影师纳迪亚(Nadia Sablin)的两位姑姑也是如此。记忆中静谧的乡村、古朴的小木屋、茂密的松树林一直是她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纳迪亚的两位姑姑终生未嫁,每年4月到9月,两人都会回到童年的小木屋里共同生活,并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纳迪亚用了七年时间拍摄两人的田园独居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纳迪亚带领我们一同回归心灵深处的宁静与丰盈,思考人的衰老与归属。她希望借此表达对逝去传统的挽歌,并向平凡而坚强的女性致敬。


姐妹在一起玩数字游戏,屋外的光线打在了她们脸上。



在俄罗斯西北部,有一个叫作阿列霍夫希纳(Alekhovshchina)的小村庄,村庄中有一座古旧的小木屋隐藏在松树林里,这是阿勒夫蒂娜(Alevtina)和卢德米拉(Ludmila)姐妹童年的居所。

两姐妹曾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到城市工作谋生,也早已适应了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她们一直将生活的重心都放在照顾父母和弟妹上,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父亲去世后,姐妹俩承担起打理家乡木屋的职责。因为木屋没有防寒设备,她们每年只能在天气暖和的春夏季,一同回到木屋里,相互扶持,过着最质朴的生活。



▲头戴黄色花环、手扶木质门框的卢德米拉。她们的父亲在二战时到前线打仗,受伤归来后,举家搬回家乡所在的小村庄。父亲把原来屋子的木头一根根拆掉,顺着奥亚季河(Oyat River)的流水运到新家所在地,再一根根地搭建起来。


▲阿列霍夫希纳是个僻静的村庄,村中屋舍都驻扎在苍翠茂盛的松树林里。屋舍外还种了苹果树,每年两人回到木屋的时间正是苹果树成熟的季节。


▲在木屋里的姐妹俩。


童年时,她们的父亲由于战争造成的伤残,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只能找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打发时间,比如编织篮子和袋子。

作为家里较为年长的两个女儿,她们与母亲一道挑起大梁,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并照顾其余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两人从小便帮助母亲做各种体力活,童年对她们来说并不都是惬意美好的。


▲富有年代感的火柴盒,以及做体力活用的工具。


▲两姐妹做惯了重活,虽然上了岁数,许多事情仍亲力亲为,比如为了修补栅栏,她们独自从树林里搬回长长的木条。


▲姐妹俩在院内配合着一起锯木头,这对已是七旬的两人来说并不轻松。


▲许多邻居都购买了自动的洗衣机,姐妹俩仍然坚持手洗衣服和布料。


她们不仅回到了童年的木屋,还重拾了童年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种植,挑水,砍柴,做手工作品。自给自足,仿佛与外界隔绝。

两人的亲人常常会给她们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什么需求,她们都会婉拒,并说自己过的很好,不需要担心。弟弟曾提出给她们购买一台电脑,也被她们拒绝了。

她们砍掉了一些巨大的松树,开垦了一片地来种土豆,自己种植收获,过着朴素而又宁静的生活。


▲在树林里采摘苹果。


▲这所老房子里,虽空间不大,却应有尽有,芬芳淡雅的鲜花总是摆放到屋子的各个角落,香气怡人。


▲从屋外打水归来。


▲在屋内铺桌布。


两人的日常生活规律简单:她们每天清晨7点起床,各自梳洗后,细致地把头发编成粗长的大辫子。然后生火把炉子热上,开始做燕麦粥。

每天11:30是喝茶的时间,每当这时,她们会准备好干净的陶瓷杯,烧水煮茶,在桌上摆好涂满果酱的面包和糖果。

因为自己种了许多土豆,午餐和晚餐通常都以土豆为主角。地板一周清洗一次,偶尔也会把衣服整理出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缝补的地方。


▲姐妹俩一起用餐,一般吃的都很简单。


▲编头发。虽然头发日渐稀疏,姐妹俩仍然不愿将其剪短,一直保持着及腰的长度。


▲每年6、7月是醋栗的成熟期,姐妹俩会将其采摘下来做成果酱,放进玻璃罐子里储藏起来以备用。


▲两人一起做果酱。尽管超市已经进入了村庄,且出售价格低廉的果酱,许多村民都选择从超市中购买。姐妹俩却不辞辛劳,仍然选择自己采摘并制作。


▲手工缝制的窗帘遮阴柔软,挂在墙上的时钟一点一点转动着指针,静静陪伴着姐妹俩。


▲夜读,昏暗的灯光渲染了静谧的氛围。


虽然都是琐事,但姐妹俩也有自己的一套章法,并分配好各自要干的活儿。

比如阿勒夫蒂娜负责做饭,到镇上去采购,去牛场里取牛奶;而卢德米拉则负责室内打扫,或是到园子里打理草坪。

虽然爱唠叨又时常抱怨,但在家务事方面,卢德米拉却是不折不扣的一把好手。

她总能记住什么东西该如何摆放,从而让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经她手摆弄过的东西都会变得让人眼前一亮,看起来舒心愉悦。


▲在院内清理杂草的卢德米拉。


▲一起外出采摘浆果。


▲干净整洁的厨房,空间虽小,所有物品却摆放地井然有序。


▲两人采摘归来,站在草地里休息、喘口气。她们并未随大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便不再年轻,依旧认真努力地生活。


姐妹俩的性格有很大不同。阿勒夫蒂娜个性鲜明、热情似火,年轻时曾因为对电影剧情太过投入,无法克制自己激动起伏的心情而晕厥在影院里。

卢德米拉则内秀腼腆,通晓诗词和歌曲和俄罗斯历史,不大喜欢言谈。

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两人却很少聊天,只是有事商量的时候才会交谈几句。她们安静平和地生活着,无声却温暖。彼此依赖、扶持,一同抵抗随衰老而来的孤独感。


▲安静内敛的卢德米拉,内心像孩子一样单纯而宁静。


▲坐在沙发上玩数字游戏的阿勒夫蒂娜,柔和的阳光从窗外倾泄进来。她曾是家里的主心骨,无论大小事大家都会过问她的意见。比如迎接到访客人需要准备的事宜,或是组织家庭旅行。她总是游刃有余,办得妥当漂亮。


▲大多数时候,她们都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或者独自发呆,相互陪伴却互不打扰。


卢德米拉一手包办了两人衣服的裁制,从衣衫样式到花纹图案,她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

她这个年纪的俄罗斯女人一般都会选择到成衣店里去买裁剪工整、板板正正的衣服,但她有自己的一个旧式小提箱,里边保留很多老式花纹布料,而她总能用这些来制作出花色奇异、色彩出挑的衣服。

她喜欢给袜子加上亮红色的扣子,把它们绣制成“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图案,穿上后整个脚踝都显得更灵动秀气。


▲熨烫裙子。


▲穿着自制衣服的卢德米拉坐在沙发上休息。


▲下雨天,穿着雨衣的姐妹俩。


随着岁数的增长,她们逐渐减少外出活动,也很少干体力活。

大多数时候,她们会待在室内,看看电视,织织衣服,玩一些填字游戏,或者躺在床上发呆。

她们把小木屋和这片松树林视作自己人生的最后归属。


▲躺在床上休息。


▲多数时候她们会坐在屋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些刺绣或者缝补衣衫,如此度过一天。


▲姐妹俩在屋内交谈,客厅墙壁上仍然挂着父母的旧时合影。


▲随着年龄增长,她们的视力开始衰弱,玩数字游戏时,不得不借助老花镜。


▲在木屋外的松树林里,斑驳的光影似乎是从另一个世界投来。


虽然死亡是所有人的归途,这种传统缓慢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成为历史,但每当看到这对七旬姐妹生活在过去木屋里、做着与过去相同的事情,我们便很难相信她们连同她们的生活方式,终有一天也会逝去。

她们在老去,但她们依旧朝气蓬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