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过秦论》里面写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那么这六世主要是哪六世呢,这六世到底有哪些功绩,导致后来秦始皇可以轻而易举的统一天下呢? 秦孝公 第一世:秦孝公 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在位23年 秦孝公是六世里面唯一一个称呼是公不是王的,也是秦国最后一个公了。之后的称呼就都变成王了。之所以六世从秦孝公算,因为这哥们的贡献可以说是要多大有多大了。我们知道春秋五霸有秦国的秦穆公,但是从那之后秦国一直不怎么样了。主要是因为地处最西边和蛮夷接壤,而且东边又是晋国。可以说只要晋国一直在的话秦国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战国初期的时候也是,晋国虽然分裂成三个国家了,但秦国这回还是很弱。有一次中原诸侯会盟,没有通知秦孝公,这下秦孝公嬴渠梁受刺激了,怎么说我也是一个山头的老大,你们开会不叫我,分明是觉得我没有资格,看不起我。于是就开始发愤图强。 这哥们发愤图强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任用商鞅变法。这个可以说不仅影响了秦国,甚至至今对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商鞅可以说是彻底的把这个国家打造成一个战争机器了,所以人都是战争机器上面的零件。具体的变法内容就不多说了。本来这个地方就民风彪悍,这下打起仗来就更加不要命了。之后为了,秦国以后的更好的发展和减少变法的阻力,秦孝公又迁都咸阳。外外交上面,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之后重要的就是把魏国占领的河西之地给夺回了。我们知道魏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想打谁打谁的。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在位23年。虽说在对外战争上面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这下秦国的内功练的已经无人能敌了,这也为之后的秦国吊打别人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第二世:秦惠文王 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在位26年 秦惠文王 如果说秦孝公为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秦惠文王就是更上一层楼了。我们知道战国初期变法的很多,魏国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等。但是虽说变法初期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一旦支持变法的国君死后,之后的国君可以说都毫无列外的废除之前的变法。因为有时候太子是容易被人忽悠的,而且守旧的人在变法中都是吃亏的,所以一旦新君登基,这些人肯定想尽一切办法废除之前的变法。 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人,而且对于坚持商鞅的变法可以说是最大的功劳。虽说在登记初期的时候把商鞅杀了,但是在史书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其实并不是一个完人,尤其是秦惠文王登基的时候商鞅真的是一个彻底的权臣。杀了他可以立威,而且当时秦国已经走上正轨了。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尤其是平巴蜀,就是现在的成都平原,这可以说后期是秦国的粮仓。后来重用张仪,可以说完全是秦一国之力和其他六国玩的。而且还一直是赢得状态。之后就继续打魏国,楚国和西北的义渠。可以说为秦国的统一增砖添瓦了很多。 第三世:秦武王 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在位3年 这哥们是来凑数的,看谥号就知道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还顺便把张仪给赶走了。他虽说好战,但是还喜欢自己上战场。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也是非常逗,举鼎累死的。我觉得他为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死的比较早。 第四世:秦昭襄王 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 在位55年 秦昭襄王 光看年数就知道可以做很多的贡献了。秦武王累死之后没有子嗣,他弟弟就上来了。这哥们可以说作为非常的打。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尤其是这个策略可以说是秦国后期的基本国策了。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可以说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过能与秦国抗衡了。 第五世:秦孝文王 在位时间3天 秦孝文王 这哥们是纯属来打酱油凑数的。我们看数字就知道他是公元前302年出生的。他爹干了55年大王,死的时候他都52岁了。结果刚登基还在为自己的爹守孝就死了。正好三天。不过他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就是立异人为太子,异人大家并不清楚,但是他儿子就是秦始皇嬴政了。安国君生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成为太子后,便将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立为正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一直没有子嗣。安国君有一位排行中间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因生母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而作为秦国公子在赵国作人质。后在吕不韦的活动下,华阳夫人成功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接班人。不过这班接的确实有点早。 第六世:秦庄襄王 前250年—前247年 在位三年 秦庄襄王 这个人就是秦孝文王的那个儿子异人了,他的最大的贡献估计就是有了个秦始皇的儿子。之后早点同意国家了。这哥们在位时间也比较晚,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污点,不过灭了当时的东周国。西周国被他爷爷灭了。之后就是秦始皇登场了。 可以这样说,一共是六世,但是秦武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都是来凑数打酱油的,没有他们也照样不会影响秦国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