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充满不确定性,正如人类一样

 lilyitqrv04g70 2017-10-30
 视觉,只为呈现人性!




萨宾娜·维尔德


萨宾娜·维尔德(Sabine Wild)1962 年出生于意大利帕多瓦,德国完成研究生学位,现工作生活于柏林。2003 年开始自由摄影艺术生涯,2006 年创办艺术家画廊恩帕桑特,2009 年担任波恩艺术基金会评委,2007—2011 年担任柏林GEDOK当代艺术协会艺术顾问。




萨宾娜揭开的面纱展现了城市的基本建设的结构和在建筑外立面内外的速度感建筑群落像骨架一般撒射开去被不集焦与一点的各色的垂直、水平线给于多样性的变幻从而脱离了他们的构造.,荒芜的街道被转换成了透明的清晰的多彩空间。

      --艺术史家安德里亚-卡特丽娜.斯里普勒尔 (Kunsthistorikerin Andrea Katharina Schraepler)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科技、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下差不多能控制所及之处。人类的想象力不单单在地球表面,也跨进了星球的那一面。多了成就感还是更觉失落,多了幸福感还是更觉孤单。

 

艺术与建筑界的多个大型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确定性的强烈冲击。艺术家尝试用多媒体几天方夜潭般的材质去完成创作。不管是巴塞尔的艺术展,还是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以及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当代艺术馆的全年展览内容更能清楚这股不确定性的精神面貌。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摄影艺术网Fotoscala 专访萨宾娜   

采访者马克培西克



亲爱的萨宾娜维尔德女士,您的摄影是通过数码图像后期制作而成名的,而带给观赏者一种介于绘画和摄影之间的视觉感受。然而,这是不确定的开始,您是何时涉足摄影的呢?


其实是一个偶然。我原在德国机构联邦建筑家协会工作,主要负责对外新闻部的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一个小数码相机,但是质量和技术功能都非常差,不过我一直是对电脑和软件都很着迷,于是便自己开始将数码摄影的图像通过特别的软件进行制作。从此以后我便与摄影结缘,再也离不开相机了。



您的大部分作品如”城市投影”基本都是以大都市和特大城市为主题的,如纽约,上海,香港,伦敦,巴黎以及罗马。为什么这些大都市那么吸引你呢?


我对大都市的最大的兴趣,其实是比较喜忧参半的。如果可能,我还是想一路骑着自行车去体验和感受特大城市。因为大都市特有的的魅力使我兴奋,使我激动,但同时也使我感到惊慌。

我试着将摩天大楼和城市空间通过分解,推迟,陌生化,撤开成碎片而把城市空间和摩天大楼的氛围体现出来。从而使观赏者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人们被这些建筑拒之门外,无法入内的感觉。

有时甚至有人说,看到我的作品感觉好像进入一种科幻片的感觉。我通过僵化死板的,图像性的与流动图形成对比,通过模糊,非常密集的彩色和彩色流而来表现大都市的交通的密度和速度节奏感。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的确是这样的,你创作风格是完全反纪实的。您将作品里现实的痕迹完全进行模糊,尤其是把现实与艺术的一种反差作为题材。您是否可以想象在您以后的艺术创作里将“真实”的世界完全放弃呢?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因为我目前正好在和一位从事数字信息的设计师在做一个项目。即通过数码化所设计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陌生化处理。我本人认为是一个非常迷人和具有吸引力的。

因为现在很多大都市基本一样,都没有面孔,是随时可以互换的。数码城市是没有过去的,所以很接近我的作品。比如在中国,可以在非常快速的在绿地上建起密密麻麻、重重叠叠的高层建筑区。而在建筑的设计方面根本就不考虑它的文化背景。这些新建区基本是一样的,统一着装,有一种隔离感。没有灵魂,精神,没有根的感觉。有的只是一种混乱和迷失,这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缺少可识别的模式和核心价值观。所以我可以将数码设计的城市景观随时替换,因为一切都是可替换性和匿名性的。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您对绘画有怎样的感觉呢?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吗?


有。如里希特。但可以肯定许多人多很崇拜他的。


您曾经说过的,模糊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性。您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由于将建筑进行模糊化处理,都市的空间进行分解和拆散而使得画面有一种不确定性视觉感,这种有意识的处理方式也是我作品的一个的标志。在这种模糊的图像前,观赏者无法把目光固定在某处,而在图像里的清晰组成部分给人一种似乎也更像是脆弱的骨骼。

在我的作品里我采用将不确定性和含糊不清的效果相结合。甚至有观赏者说:“我根本无法看,画面在与我调情!“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 《不确定的城市》,上海



您创作的作品除了以大都市为题材,也有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全是在森林里拍摄和取材的。那么您认为这两种创作的过程是否有不同呢?


说起自然景观的创作,其实得感谢我的那条宠物狗。因为她,所以我常带着去市内的森林散步和遛圈。比如我常去Grunewald 森林散步,我甚至可以在几周时间内,每次都选择同样一条路。

森林每天都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眼前,我为自然的美而作迷!在我创作森林之美的系列作品里,我也采用了后期数码制作将图案进行重叠和抽象化而营造除一种特有的气氛,使森林变得更有灵气。所以自然景观作品系列对我来说是非常个人的东西,毕竟从作品里我能看到我每天的足迹。


2003年您自从结束了您的日耳曼文学的专业后,便开始了您的自由摄影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了.您是否只是做艺术性的项目?


是的,除非我的朋友们请求我为他们拍摄肖像。但我认为不一定会拍得好,因为我没有这种适合拍摄肖像的设备。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您不仅和传统的艺术画廊有合作关系如杜塞多夫的Petra  Nostheide-Ecke画廊以及波茨坦的 GOLDROTSCHWARZ German Arthouse 德国艺术馆有合作关系。自2006年起您也和当今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摄影艺术品精版限量艺术机构卢马斯合作。自2005起您还作为创建人之一成立了柏林艺术家出品画廊  en passant,可是这三种不同形式的艺术机构的营作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吧?


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营作模式,他们都是各有所长吧。Lumas卢马斯的营作模式非常成功的,为了满足他们的收藏家的愿望,对于经典作品的发行和销售采取限量。Lumas卢马斯将艺术变成人人都消费得起的这样理念,这便是他成功的秘诀。


由于Lumas 活跃于全球的国际市场,所以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由艺术家自己创建的出品的画廊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家10多年来同甘共苦,艺术家之间已经发展成为朋友了,毕竟我们所以的创建人必须要参与,无论是策展,布展,所有的组织工作都得靠我们自己来完成.。这个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办展,展期时间的长短,所有这些完全是我们自己说了算。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未来的城市,中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不确定性之下,艺术所寻找的不是答案而是过程中所有的遇见和遇上,更多是一种态度,让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的非结构性轨迹。


▲ 《不确定的城市》,纽约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 《不确定的城市》,香港


▲ 《不确定的城市》,迪拜


▲ 《不确定的城市》,迪拜


▲ 《不确定的城市》,迪拜


▲ 《不确定的城市》,东京


▲ 《不确定的城市》,东京


▲ 《不确定的城市》,东京


▲ 《不确定的城市》,东京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 《不确定的城市》,德累斯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