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大赛【第三期】

 WENxinHANmo 2017-10-30





金缕曲

明日重阳樽酒里,

谁以黄花为主


/花落冰弦


 (共计:207
城外西风猎。立残阳、枯藤老树,寒鸦幽咽。

离雁几声朝天际,苇荡蒹葭如雪。

看秋手、环环铺设。篱畔金英香淡淡,

纵霜寒露冷清姿发。

枝抱老、等君阅。赏花正好重阳节。

忆当年、并肩蜜语,

欲休还说。今日芳醪凭谁饮?

断义割袍情绝。听谁唱、

阳关三叠?对月举樽成三影,

剩黄花瘦骨无蜂蝶。孰有血、为卿热?
 
 

1

小楫轻舟评:

词上片以实入笔,写城外秋景。

取景兼顾远近,上下,有点有面,层次分明。

 看秋手、环环铺设”一语显灵动。

只是景稍嫌繁芜,影响菊花主体突显。另苇荡篱菊同在,

鸦雁齐飞,悖于常理,画面不谐。下片转入回忆抒情,

过片自然,可见词作者深谙填词套路。

但情感表达还欠点自然,缺点余韵。

割袍断义多指兄弟之谊,与“并肩蜜语'前言不契合。

结句“孰有血、为卿热?”语焉不详,有凑韵之嫌。

总体看,词结构完好,表意基本畅达,

仍可见一定的填词功力 80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上景下情,过多渲染,

过片点题显粗糙,流于表面,用典不当,诸如割袍断义之类与整体表达不符,多用古人句,下片结构不稳。65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起句城外西风猎。立残阳、枯藤老树,寒鸦幽咽。交代时间场景,只是用幽咽,来形容鸦有点不达意了,下拍雁几声朝天际,苇荡蒹葭如雪。看秋手、环环铺设。篱畔金英香淡淡,纵霜寒露冷清姿发。镜头扭转有点频繁,从章法上说没抓住一个点,不可取之处。卸拍,枝抱老,等君阅。可以看出这里枝是指菊花,等君阅是为给下片作铺垫,这样看前面的物向皆浪费了。
换头由此展开简单带入回忆,既有密语,何来欲说还休?遣词上有待加强。接拍引申个人情感,是想把自己的感情引进高潮,只是前面的铺垫多废笔了,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所著的一首送别绝而成的古琴曲,作品整体和此曲无任何关联,这里意为作者在用典上有欠水准,对月举樽成三影,再次化用,立意可取,从而使下片结道出作者的心声。作品整体可行,遣词上薄弱了一些。谢谢参与62分

金缕曲】 

明日重阳樽酒里,

谁以黄花为主

/茶韵

(共计:191

谁种花如玉。似玲珑、娇容淡泞,饰秋装束。怡释丛中迷人处,慰恸寒霜露沐。看嫩蕊、叶条幽绿。明日重阳添寿韵,客兴谈、对月斜依菊。酒未足,咏不足。

问天慈护黄花馥。喜秋寒、夜凉香睡,致情离俗。不畏干枯身为药,解热消炎方熟。有一首、菊花台曲。醉了悠悠龙凤句,做主时、移植高瓶宿。姿淡雅,养心目。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词通篇咏物抒情。起句脱俗,见性情。喜“饰秋装束”一语,有情思,惜“似玲珑、

娇容淡泞”形神特征描摹不足,否则辉彩更具。“怡释丛中迷人处,慰恸寒霜露沐。看嫩蕊、叶条幽绿。”

摹写亦如前语之泛泛,昔有潇湘馆主人咏菊“毫端蕴秀”之句,或可供鉴习。“对月斜依菊”


菊可依倚,

君身何轻也?当欠思量。但喜从拟写菊花形貌到写菊花可为重阳添韵助兴,抒写山转水转,承转自然。

 过片句犹可炼。下片写菊花可助清眠,可枯干入药,已跳脱了“明日重阳樽酒里,谁以黄花为主”中

重阳主题,后句菊花台曲更跳得无绊无羁,跑得无踪无影。总体而言,上片好过下片。79

 

2

习常子老师评:

开篇章法以问句,属于有问无答。於题而言过于徘徊,层次不明。下片结构疏散,所言无物。缺乏逻辑。62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小女子的笔法。起句用玉来形容菊花应有不妥,菊品行淡雅高洁,宁可抱枝死,不随秋风落,而玉却是一种石头,石之美者,润泽以温,从品行上来形容有不协调之处,所以有不妥说法。玲珑②指物体精巧细致:结构玲珑|小巧玲珑。似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转拍写实,歇拍 带入情感。换头由此展开,感问上天风如何对菊花另眼相看,让它生於清寒,而清新脱俗的,接着从其他侧面进行了阐述,整体下片在此上迂回,而却是了引申,在手法没有做到得心应手的感觉,立意更是浮了一些,对于主题完全忽略不计了,从而使上下片各说各话,无任何关联。谢谢参与,50






金缕曲惜菊友

/绿水兰舟

(共计:193)

久住南山麓。
踏青痕,聆听燕语,畅观飞鹄。
最解雁归声声切,一阵衔来秋馥。
百卉枯,迎霜唯菊。
蔟蔟丛生深浅色,倚东篱,笑对青峰矗。
结益友,更相笃。
寒来腊月飙风起,虏黄英,凋零碧树,泣悲藏屋。
闷酒一杯浇愁绪,感叹流离孤独。
思倩影,凭空飞逐。
花谢花开年年有,那时分,已是新生木。
念旧日,弃金斛。


1小楫轻舟评: 

此词借菊写一己情怀。上片起拍“南山麓”这一富象征内涵的物象为全词定了抒情主调,

令人想起陶元亮笔下的“悠然现南山”一语并感知到词境的超然闲适。“蔟蔟丛生深浅色,倚东篱,笑对

青峰矗。”当是化用陶的句。“结益友,更相笃。”生发自然,良辰美景,知己情笃,其乐何如。但惜词中许

多语句诸如“虏黄英”“那时分,已是新生木”等皆非诗家语。下片也和上片隐逸情怀的表达两相脱离。”

闷酒一杯浇愁绪,感叹流离孤独”嫌直白空洞费字。下结“念旧日,弃金斛”因前面未谈及


旧日怎个情形,

缺乏铺垫,略显突兀。78

 

2

习常子老师评:

过片起拍脱离,无法承上启下,不成章法,整体意境如云里雾里,歇拍皆是草率收场,不见端倪。63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踏青痕,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释意,从我理解的字面上知道是属于春季,接着听燕语,观飞鹄,解雁归,一系列的景致演绎的一遍,是想说明什么,这里让人有点迷惘了,久住南山麓起句完全可以概括季节的轮回,后面再这样一一交代,到歇拍才引入主题,无意义了,浪费笔墨。换头寒来腊月……依旧在老问题上徘徊,到最后带入个人情感,视觉上很是拖沓,於破题上亦是没有完全把握好,谢谢参与,52分

金缕曲

  /卓越

 (共计:187
明日中秋节,
惜流光、柳飞杨舞,
苦情鞭骨。
池水横舟荷枯瘦,
处处凋零残叶。
桐结籽,不禁风烈。
莫若登高寻丽影,
试芒鞋、竹杖雄心热。
五岳险,
九州崛。
岭深仙境云天阔。
菊花鲜、傲霜独立,
宛妆彩蝶。
崖缝清贫黄铺锦,
赞个瑞祥聚物。
半壶酒,
与君同悦。
心有酸甜卿卿语,
但怅然、一道残阳抹。
暮色短,
鬓间雪。


1小楫轻舟评:

此词用字偏实,虽带点老干气息,写来却也还四平八稳。上片“莫若登高寻丽影”前写秋之

肃杀,此后转为写自己豪情及秋之壮美,“竹杖雄心热。五岳险,九州崛。”“菊花鲜、傲霜独立,宛妆彩蝶。

崖缝清贫黄铺锦,赞个瑞祥聚物”等语皆为直白粗豪之语,词味不足,须戒。但喜“半壶酒,与君同悦”


一语。下片“心有酸甜卿卿语,但怅然、一道残阳抹。”为第二处情感转折,登高观景,见景生乐,

乐极生悲,感慨自然永恒,人生短暂,岁月蹉跎也是老生常谈。但上下两片两处情感转折都嫌太快,

生发欠自然。75


2

习常子老师评:

 开篇中秋应是误笔,所用情语唐突,无切入点,词句粗糙生硬,领字时有时无,没衔接作用,所以结构支离破碎。62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重阳,中秋完全两个不同的节日,这里作者先捋捋顺再写,柳飞杨舞,在正常的章法里杨柳通常写春,这里被作者引用费解了,苦情鞭骨,百度下,鞭骨和作品似乎没有任何联系,接下已经景致描绘,用意却是一番凌云壮志,五岳险,九州崛……这里完全抛开主题,自己一边玩去了。

下片绕了一圈又回来了把菊写了个透彻只是半壶酒与君同悦的同时感慨着风华老去的人生是不是已经迟了,。整体作品笔法遣词都有待加强,作品多处不合词之章法,立意上亦是没有层次感,还是多看吧,谢谢参与50



金缕曲又近重阳

  /静虚

(共计:181

念旧重阳节。
采秋华,吟诗山顶,群情争烈。
寻菊相邀明时候,
能否登高齐阅。
趁霞灿、当珍红叶。
枫树亭前今应在,
雁来鸣,对唱由誰接?
满不似,换鹅帖。
天高云淡其光晔。
觑芳姿,风流冷艳,斗奇争郁。
长镜藏娇多宜好,
饱览云蒸霞蔚。
若求渴、朋来心切。
欲让神奇除腐草,
佩茱萸,期盼妖魔灭。
醉梦醒,水中月。


1

小楫轻舟评: 

词的用语太白话且多处读来让人心生疑窦:“采秋华,吟诗山顶,群情争烈。”群情激愤,

争吵热烈么?“雁来鸣,对唱由誰接?”问得没来由,对唱,雁唱还是人唱,教人如坠云雾。“满不似,

换鹅帖。”换鹅贴更是飞来峰。“欲让神奇除腐草,佩茱萸,期盼妖魔灭。醉梦醒,水中月。”腐草、妖魔、

水中月,又是缘何集聚一块?其中深意,唯作者自知。。。以上词评纯属管见,勿予介怀。70

 2

习常子老师评:章法以回忆起式,过片失法度,整体杂於景,滞於物,表达无具体。歇拍不知所云云。61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起句就直奔主题就而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念旧是指去岁重阳吗?还是就是本意?再有已是诗吟山顶,何来能否登高齐阅?这里应是有关联,何又出现疑惑,明时候,是否明指以后,如果是,所指模棱两可,词性上没把握好。枫树亭前今应在,雁来鸣,对唱由誰接?带入感慨,满不似,换鹅帖。小结引用王羲之当年以帖换鹅之典故,满不似带有否定的味道,是作者对当前的一些情和景充满了疑惑。下片迂回,先景后情,有一种大刀阔斧的感觉,至结方有所醒悟。另外,晔其意指光或者灿烂,天高云淡指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其光晔,句法上欠妥。整体上遣词诸多含糊不清,调理不明,相对而言散了一些。谢谢参与50


金缕曲思乡

 /雅梅

(共计:189

九九登高处,远凝眸、桂香馥郁,雁排苍宇。
枫叶枝头霞光染,金菊摇风自舞。
叹阡陌、繁华渐去。衰草梧桐溪水瘦,

问蝉声,可忍寒霜顾。谁识得,暗倾诉。

沙鸥白鹭秋江渚。隐归帆、芦花飘雪,夕阳几度。
无限愁思频斟酒,情在指尖解语。忆往事、怎生分付。
万里家山云漠漠,独凄凉、

望断天涯路。偷拭泪,恨如许。

 

1

小楫轻舟评:

上片登高,意象繁芜,却无刻写生动处,用语也白浅堆砌。过片亦嫌生硬。下片比上片

词味浓,“芦花飘雪,夕阳几度”“忆往事、怎生分付”“偷拭泪,恨如许”。用语虽流熟,然婉约有

韵致,但跟题“明日重阳枕樽里,谁以黄花为主”扣得不足,虽说不无相关,怎样由登高赏菊转入思乡

怀人,却欠了个桥梁生发过渡。79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登高寄怀,平铺直叙,出入尚可循,疏密合度,惜过片意断,领字不注重。韵部不按要求写的统一50分,以示公平。

 

3

风年轻叩老师简评:

这是一首游子思乡的作品。九九重阳节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广为人知的或为王维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看作品在扣题上稍胜前者,整体没什么大出入,遣词亦是循规蹈矩,写尽独在异乡的各种无奈。只是景语多于情语,上下片之间没能衔接到位,景语间各说各话,镜头间扭转过于频繁,这一点有待加强,应该说是写作的一大重点误区,需慎重把握。另外到重阳基本上是听不见蝉鸣,我虽然是在南方,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还有,或许地方差异吧,不多说。谢谢参与60

明日重阳枕樽里,谁以黄花为主”为意。念菊……金缕曲



金缕

 /小雨点

(共计:168
明日斟樽里,
綰清风,碧空琼树,阙寒幽峙。
欲诉东篱情万种,
香熏墨指。
蝶梦逝,唏嘘如此。
曾诺重阳花共语,
瘦西风冷落孤蓬糜。
君莫怨,菊相倚。

霜侵蹊径尘无起。
綰黄花,归来煮酒,月明杯里。
怅望西风谁在岸?
独叹流年难已。
情切切,相思言耻。
待到鸿归春写就,
断桥回眸笑看迁徙。
携菊梦,醉知己。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词抒情脉络不甚明晰。上片想像明日欲诉东篱,唏嘘蝶梦短暂,接着似又回忆过去重阳冷落。

而下片继续写回忆,还是现在?”待到“字眼之后应该又是想像将来了,总之,时序错乱,读去雾水一头。。

另”相思言耻“很费解,”鸿归春写就“鸿归秋季,春如何写就,如果春写就,何来后句“携菊梦,醉知己”

教人纠结莫名。。纯属一己管见,勿介。感谢参与。68

 

2

习常子老师评:

题目以念菊,未跳出来,整体亦杂乱无章,用字刻意,如绾清风之类,句意之间隙过大。不按韵部要求。50

 

3

风年轻叩老师简评:

明日斟樽里,你让今日情何以堪,明日是一个未知数,如何斟樽,用词当慎。若是假设一种场景,欲诉东篱情万种是否过于牵强。香熏墨指。蝶梦逝,唏嘘如此。蝶梦逝,何指?曾诺重阳花共语,瘦西风冷落孤蓬糜。君莫怨,菊相倚。歇拍诸多不明曾经一诺,今当如何,没交代清楚,只是把西方圈进来,到君莫怨,菊相倚很是模棱两可。

下片就是词藻堆积,主题不鲜明,上片綰清风,下片綰黄花,上片明日樽里,下片月明杯里,上片蝶梦,下片菊梦,这一系列造词,让读者眼花缭乱不明觉厉。重新打磨吧,谢谢参与50



金缕曲重阳谒菊

 /柳丁

  
(共计:209)
小字西风阅,又重阳,东篱沽酒,入唇甘烈。

吟咏前朝诗家韵,款款金英舞惬。欲捧起,

翻飞似蝶。樽里黄昏谁饮尽,暗香侵,

唯有云中月。灯火远,水眸澈。

新词无语填千阙。嫁清欢,

眉弯不展,那堪瘦骨。

遥想盈盈花间事,真个心儿恍惚。

错过了,花开时节?拟把青丝编成羽,

伴孤鸿,飞掠千山雪。且为你,与风诀。
1
 小楫轻舟评:

此词虚实相生,上片起句便扣题破题。西风重阳,沽酒东篱,吟咏前诗,金英起舞。”欲捧起,

翻飞似蝶“如果写菊,欠点妥帖。“樽里黄昏谁饮尽,暗香侵,唯有云中月'此句三拍意脉断了,建议“暗香

侵”换成“照清孤”勾连前后方成完整画面。喜“灯火远,水眸澈”一结,绕有余蕴。
下片写相思人儿憔悴寡欢,逬发奇想。“拟把青丝编成羽,伴孤鸿,飞掠千山雪“比较玄幻,稍欠自然,

'把”改为“剪”可否?兼惜结句,未能压轴。84          

 

2

常子老师评:

颇见功底,语句自然,上阙写菊,结句见伏笔。然过片起势不足,用字意境有不成立处,如嫁字,青丝编成羽亦不明。70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小字西风阅,又重阳,东篱沽酒,入唇甘烈。小字五根且随意了,后面东篱沽酒完全把起句抛到一旁而置之不理,到吟咏前朝诗家韵,才有些许牵连,只是后面的描述依旧抛开这些,所以在文字的排列上有欠妥之感,唯有云中月。灯火远,水眸澈。到这里始终没体现小字在开篇带来的效果,当酌。下片迂回无词到千阙自己捋捋好吧。遥想盈盈花间事,真个心儿恍惚。错过了,花开时节?到底错没错过啊,上片金英舞惬,下片有盈盈花间,如如何错过?拟把青丝编成羽,此句倒是漂亮,一种恒心吧,且为你,与风诀,诀,有三种释意:

1.高明的方法:~窍。秘~。

2.用事物的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的便于记忆的词句:口~。

3.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永~。~别。无论那种皆是牵强了。整体作品还是遣词缺乏条理性,多练,谢谢参与55




金缕曲 

'明日重阳樽酒里,谁以黄花为主'为意

/素花姐

(共计:213     
 今作阳关别。看江边,云帆几点,飘然如叶。
岸上菊芳犹如画,开作秋天诗阕。到重阳,知同谁阅。
昨日西窗相对酌,两依依,醉赏中秋月。怎料想,又成缺。
 
从此愁极难能说。向深宵,沉迷杯里,重温情节。
任由霜风翻前事,有泪醒时如决。借鸳枕,偷偷与抹。
唯盼雁传天外信,得晓君,无恙心稍豁。莫管我,冷还热。

 
1

楫轻舟老师评:

此词起句承转过片拓展作结皆处理得当,
 
用字精到。岸上菊芳犹如画,开作秋天诗阕喻妥句新。
上片写离别。借别时情景及想像和今昔对比,频发感叹。
情感表达真挚自然。
下片进一步发挥想像写别后思念,不断渲

染自己难奈的痛苦。却又由一个转句在结末翻出新意。” 唯盼
雁传天外信,得晓君,无恙心稍豁。莫管我,冷还热爱就是
忘了自己,只念对方安好。谁说不是呢?
整首看情感真挚,词气和婉,虽无出彩句,却也别具风致。85

2

习子老师评:

上阙直叙,怎料想处显急,过片此字不改出,歇拍粗糙,由处亦不该出,下阙显得力不从心。65分。

                                            

3

风叩老师评:

阳关作为一管辖要口经常被古人纳入诗词中,久之是作一种分别的标识,更多的时候没有特定的地方,今天作阳关别,看江边,云帆几点,飘然如叶,起句是送别的场景,接着镜头转换,纳入眼前景,马上既将重阳,由于刚把人送走,到了重阳谁同我一起赏阅呢,昨天中秋还在一起,今天却是缺了一人,上片就是一简单的陈述,娓娓道来。

下片由此而生感慨,几番往事加深了作者内心翻涌的波澜,心中唯一的愿望:你若安好,我便晴天的心声,别管我是冷是热。作品整体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感,所以没有扣人心弦的感受,特别上下结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就是一路平平的阐述了自己情感,而没有达到引申的效果。谢谢参与63

金缕曲·明日黄花谁为主
/水影晃树

(共计:219

谡瑟吹蝴蝶。
起金声、乾阳已极,未藏堪杀。
携酒登临家山远,落日眸中成血。
起落处、孤箫呜咽。
点染层峦寻不见,雁南飞、水上霞明灭。
思旧梦,一轻别!

去年手把茱萸说。
约西风、橙黄橘绿,胜春时节。
探取秋花开双鬓,浅醉偎人相挈。
料此事、无关风月。
明日黄花谁为主?更西山、漫捡题红叶。
人不识,发如雪。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此词从词之铺排看,颇谙腾挪之术,当词之老手所为。“谡瑟吹蝴蝶”起笔不凡,

然后句末拍“未藏堪杀'比较费解。“落日眸中成血”用字是否过了?重阳登高,何能有此裂痛?

真伤心人别有怀抱耶?下片转入追忆,赏其“约西风、橙黄橘绿,胜春时节。探取秋花开双鬓”

一句的句子铺排及细节描写。“明日黄花谁为主?更西山、漫捡题红叶。人不识,发如雪。”黄花谁主?

引入自然;白发题叶,更是喟叹深深,拟想为常人所未及:爱如炼狱,纵老何曾获释?好词!88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上今下昔,起拍不明,每歇拍皆各自成意,衔接问题,词之尽也难自圆其说。63

 

3

风叩老师简评:

谡瑟,我理解为风起萧瑟的模样吧,只是在重阳节气还有蝴蝶飞舞?是不是地方差异,不得而知。起金声、乾阳已极,未藏堪杀。秋季属金,顾金声即秋声,乾阳已极,乾阳一词始见于洛阳乾阳殿,是说阳气已极。未藏堪杀,此句甚是不解,不作多说。携酒登临家山远,落日眸中成血。起落处、孤箫呜咽,这里写尽眼前景,而思起旧日告别的情景,由此为下片埋下伏笔,去年手把茱萸说。

约西风、橙黄橘绿,胜春时节。

探取秋花开双鬓,浅醉偎人相挈,去年的此时,俩人相偎的情景,虽说是无关风月,,却是无人可信,探取秋花开双鬓,何等的风情万种。明日黄花谁为主?更西山、漫捡题红叶。人不识,发如雪。而此刻情景依旧,却是物是人非,谁能认识如今满头白发的我呢?此作品依旧是一种感怀的文字,情愫字里行间的感觉很是有感触。谢谢参与,68 

【金缕曲】

/征西


(共计:201

久立蘅皋渚。浸黄昏、秋衣微动,离愁无数。望里家山尘烟隔,空寄鱼书奔赴。更何奈,喑喑难诉。又见天边横雁字,一声声,淹没云深处。腮上泪,西风抚。
如今回首来时路。似飘萍、随波倚伏,他乡留住。耽有经年心如故,踏破沧桑几度。恨杯里,黄花兑错。愈是消愁愁不尽,问余生,何日才能聚,如落叶,归根去!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词上片写景抒情,景语情语,相融相谐。“秋衣微动,离愁无数”,“腮上泪,西风抚”有细节,

别离相思的抒写便落到了实处,不空泛。下片进一步迂回递进地抒写思乡情怀。重阳思乡,也是人之常情。

常情如何道出不寻常的精彩,却也费人思索。“恨杯里,黄花兑错”一句耐品。
结句有力,只略嫌语熟。整体看,用字妥帖,表达自然,词气酣畅,有感染力 86

 

2

习常子老师评:

遣词造句的功夫有待多提高,触景无由,生情泛滥,章法缺乏虚实。犯规,50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蘅皋,是指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渚,水中小块陆地,两者其实择其一即可。黄昏时久久的站立在湖边,任由秋风吹动,起句很是萧瑟的场景,是因为离家千里,只能寄书信往来,只是隔山隔水的,解不了乡思之愁。望着远去的大雁,淹没云烟深处,不由得泪满腮上。上片就乡愁而起。

下片纳入回忆,客在他乡的种种感受,只是对于故乡的那份痴恋依旧于怀,不能忘却,如落叶,归根去,叶落归根,这个每个游子的心愿,这份浓浓的情感不能释怀,于是才有消愁愁不尽的情怀,整体作品没有太多的亮点,一路平平道出属于自己的情感,就破题上不是很贴切,一直迂回在题目的边缘。总体遣词章法没有太大出入,谢谢参与,…65

【金缕曲】

/白衣

(共计:200

不惧霜天晚。
立寒秋,枫林似怒,菊英开遍。
时序逡巡频更换,漫道红消翠断。
待重九,登临望远。
浊酒盈樽邀鹤伴,醉相扶共看云舒卷。
凭振臂,壮怀满。
凉沾衣袂归宜缓。
饮千觞,杯浮花影,味清香浅。
休说飘零心长倦,惆怅流光飞转。
且莫问,晴空一雁。
翅带烟霞何时返,啸西风豪气冲霄汉。
留背影,任人羡。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此词写得壮怀激越,亦是难得。上片“枫林似怒,菊英开遍”画面壮、宏阔绚丽,

“怒”字颇有表现力。“时序逡巡频更换,漫道红消翠断”“漫道”改“休道”,可否?方不与前

句富生机的秋天抒写矛盾。上结虽有力量,却嫌用语偏白。
下片 “凉沾衣袂归宜缓。饮千觞,杯浮花影,味清香浅”细节生动。“休说飘零心长倦,惆怅流光飞转”

句犹可炼。“莫问,晴空一雁”借雁抒情,不写离乡之苦,只抒搏击西风,追逐梦想的豪情。也算别有

新意。整体看,词意清通,惜用语偏于粗豪直露,失之蕴藉。82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直抒胸臆,结构无领字,过片失败,口号皆响亮,不知开合度,望收敛。犯规50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看了十余首参赛作品,独此词有不再萎靡的感觉,不惧霜天晚。立寒秋,枫林似怒,菊英开遍。起句点出菊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虽然时光流逝,红消翠减,但此时登高远眺,俯瞰眼前的一切,别样的情怀油然而生。醉相扶共看云舒卷,这里的醉不仅仅是因为饮酒而醉,更多是作者由眼前景而自我舒畅的感觉。下片登高归来,继续畅饮,凉沾衣袂归宜缓。1饮千觞,杯浮花影,味清香浅。这里借此表述作者淡雅的情怀,不必感慨人在异乡,无需感叹时光流逝,更不用问去雁何返,只需豪情满怀,冲煞云天的气概,而后华丽转身,留人去叹。作品整体条理分明,可读性略胜一筹,只是上下片有相对冲的之处,浊酒盈樽邀鹤,伴饮千觞,杯浮花影,味清香浅。此两处需调整下,方不失承转的效果。谢谢参与,68

【金缕曲】  

/葬花人

(共计:194
路远天涯近。
值重阳,菊花开遍,暗香成阵。
满目萧条西风紧,草色葱茏惊褪。
莫叹惜,浮沉历尽。
际遇高朋须痛饮,有知音三五应无恨。

醉且卧,似陶隐。

霜华渐染消青鬓。
感飘零,他乡故里,思潮翻滚。
更漏声催眠不稳,性本疏狂休问。
翘首望,羁怀谁悯。
频劝芳醪添酒困,赏金英倦客愁肠寸。
何处觅,雁传信。


1

小楫轻老师舟评:

上片以写菊花入笔,继而发时序轮转的感叹。知己共饮的欣慰,也算能接住,

使词意流转顺畅。下片进一步生发万千感慨:韶华之流逝,异乡之飘零,难觅之雁,肠断之饮,

都让自己难以入梦。情感抒发有层次,并能扣住主题,未步步行远。惜词情抒发流于泛泛。

无特别动人处,也缺乏的别具亮彩的句点亮全词,,以上评论纯属个人管见,不当之处,

还望海涵。84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开篇从远到近,各拍跨度过大,无过度语,下阙泥古。犯规50分。

 

3

风轻叩老师简评:

抛开起句,从转拍看起,值重阳,菊花开遍,暗香成阵。道出菊花盛开,满目萧条西风紧,草色葱茏惊褪。承接上句,菊花开遍,又何来满目萧条,菊花开遍,暗香成阵,从画面应该能够感应一片祥和的景象,转脸就萧条,於章法不合。莫叹惜,浮沉历尽。际遇高朋须痛饮,有知音三五应无恨。醉且卧,似陶隐。虽然如此景致,却莫要伤怀,人生历经种种,有三五良朋即可,亦可以如陶公归隐南山岂不快哉。

上片看似洒脱,下片依旧摆脱不了柔肠百转的情感,那个身在他乡的落寞情怀在此时此刻翻然而生,借酒而眠却是无法沉睡,更加深了作者的寂寞,盼望能够有家乡片纸信息,遗憾的是无从可寻。上下片解读完,看起句路远天涯近,和整体没有一点内在的联系,如果说上片是因为有高朋的存在,而提现天涯咫尺,那作品整体是描绘一个游子寂寥的情怀,高朋仅仅的作品中的一个过客,所以无需起句纳入,而由此带来浪费笔墨的效果。谢谢参与,60


  【金缕曲】  明日重阳樽酒里,谁以黄花为主

/作茧囚心

(共计:194
佳节同斟酒。
绕东篱,金英怒放,暗香盈袖。
交错觥筹频问候,莫叹霜华渐厚。
且共醉,明朝重九。
惆怅青衫凉已透,向天涯步履蹒跚又。
辞故里,他乡走。

浮沉无碍初心守。
试登高,家山隔梦,几番回首。
归思牵萦人空瘦,世事沧桑知否。
纵逆旅,飘零依旧。
不惧路长风雨骤,菊花开遍野谁曾嗅。

清到骨,远尘垢

 

1

小楫轻舟老师评:

上片“佳节同斟酒”实写,虚写?因后面一句“且共醉,明朝重九”不甚明了。

上结结得不响。力度稍欠,“他乡走”句意与前面重复。用字欠经济。下片过片较成功。

“家山隔梦,几番回首”能形成时空张力。“归思牵萦人空瘦,世事沧桑知否”属感慨进一步

展开,生发也自然。嗅菊细节设计有新意,但此句句内节拍失当,而“清到骨,远尘垢”显突兀,

与前面情感表达格格不入。个人管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85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上昔下今,上景疏,下言情密,不得点染之法。犯规50分。

 

3

风轻叩简评:

这是首践别的文字,上片由节令而展开,佳节同斟酒。绕东篱,金英怒放,暗香盈袖。起句老生常谈了,毫无出新的感觉,交错觥筹频问候,莫叹霜华渐厚。且共醉,明朝重九,朋友间的聚首,感叹光阴的流逝,既日还要既将远行,更加深了作者惆怅的心里状态。下片感慨身在他乡的各种机遇,再回首,世事沧桑,人老衣瘦,故乡的菊花绽放依旧,欣赏的人却远隔千里,清到骨,远尘垢。小结这里加以引申,以菊喻人,显示菊於己高洁的本性,只是作品整体并没着手从菊花喻指,到结处突然着笔而出,而前文没在这个方面作铺垫,如此看得,似有突兀的感觉,败笔了。谢谢参与62




  【金缕曲】 重阳节


/韵思红

(共计173

庭院红棉蔻。
正芳华,菊枝陪衬,鸟儿相守。
小巷秋风卷黄叶,
漫步中人未瘦。
今又到,重阳九九。
似水流年迁境变。
两鬓华发已成霜色。
吟绿草,赏花秀。
.
登高望远香盈袖。
感微凉,盏杯浅酌,品诗词秀。
邀友凭栏横趣在,
方晓时光辜负。
当此际,随缘邂逅。
愿意同歌同赏曲,
遇知音妙语心门叩。
抬素手,茶当酒。

 

1

小楫轻舟评:

上片起句表达别扭。“漫步中人未瘦”句内节拍处理失当。“两鬓华发已成霜色”非诗家语。

“庭院红棉蔻”,“正芳华,菊枝陪衬”“吟绿草,赏花秀”句意雷同表达犯“步步相逢”之

忌。且“绿草”,

秋天气息不够,在画面里不调和。
下片抒情较为空洞。出现了较多平铺直叙的散文化口语化的句子,词味不足。一己管见,不当之处,

还望海涵。73分。

 

2

习常了老师评:

整体缺乏词味,如口语,思路亦不清晰。犯规50分。

 

3

风轻叩简评:

起名院红棉蔻,正芳华、菊枝陪衬。先抛开出题的本意,就此作者的立意,重阳节,众所周知的当是何为主角,而作者反其道而行之,菊枝陪衬,让红棉当了主角,不妥也。所谓应时应景,虽然不是一个特定的框框,但也需遵循古人遗留下来千百年的产物,如果一定要别出心裁,当有一定的说服力,或者有代指物,也可。所以这里遣词需当慎。小巷秋风卷黄叶,漫步中人未瘦。今又到,重阳九九。镜头扭转,只是如果我把作者的句子提炼下,看看如何:小巷秋风卷黄叶,今又到,重阳九九。这样是不是有紧凑感,所以被拿掉的那句毫无意义,看见秋风轻卷落叶,算算应该是重阳节了,这样看是不是很贴意。似水流年迁境变。两鬓华发已成霜色。吟绿草,赏花秀。

这里虽然是感慨人生如梦,却无顾这些依旧赏心悦目。

下片又登高,跑的真快,写尽此时此景,各种身神态,当是快哉,倒是承接了上片赏心悦目的心情,只是作品上片在一个乱字中行走,完全把出头的立意抛之脑后。谢谢参与50  




  【金缕曲】 

/纤尘若莲

 

( 共计:206    )           
黄菊知时节。趁重阳、金钱点点,漫山花拂。芳气徐徐飘落盏,世事呵成酒沫。只落落、离尘清骨。谁佩茱萸登高处,寒翠凝尽顿生开阔。障我眼、一张叶。
雁行一字言秋末。露微凉、风携桂子,告辞明月。飘坠天香仙滋味,一种清幽芬馥。容玉魄、酬情几抺。许我从来清淡客,白黑清浊本人间物。凭菊桂、独清澈。


1

小楫轻舟评:

起拍点题,摹写秋菊,唯不喜金钱一喻,降低格调。“只落落、离尘清骨”没接住上句

“世事呵成酒沫”,词意断裂。“寒翠凝尽顿生开阔”句内节拍不对。上结一张叶突然障眼,是什么情况?

下片也多处表意含混, 前后不答腔,或许词人下笔前思绪紊乱,疏于整理,,一己管见,不当之处,

还望海涵。72分。   

                 

2

常子老师评:

阙歇拍失败,结构脱离整体,过片无法启承,下阙拟人手法处亦失败。64

 

3

风轻叩老师评:

黄菊知时节。趁重阳、金钱点点,漫山花拂。起拍不错,小清新的感觉,虽未出新,却有亮点,相比诸多萎靡的文字,这样看算是耳目一新。芳气徐徐飘落盏,世事呵成酒沫。只落落、离尘清骨。很得体的写法,巧妙的应换,由此看出作者良好的心态,谁佩茱萸登高处,寒翠凝尽顿生开阔。这里作者启用一个问句却是无答,把另外一个高度展示在读者的眼前,障我眼、一张叶。小结联系到那个问句,到结处有一丝无奈的成分,参於其中。

下片镜头转换,从容描写眼前景,由此而引申出人间物本是浑浊不清,黑白参夹,只是在如今这样的体系中,何不如菊桂如此作一清者自清的人呢。作品整体立意稍高一筹,章法得力,不错的作品,谢谢参与70


  【金缕曲】重阳

/小米糕

(共计:216

池畔秋声切。更西风,浮萍吹乱,断鸿飞越。独向孤亭空怅望,著眼红枫
乱叶。难计算,飘蓬尘绝。明日重阳须长醉,叹今生浪迹伤离别。衰鬓影,断肠诀。

韶华苦恨谁堪说。笑当年,书生磊落,剑琴相悦。回首匆匆还似梦,赢得登高空厌。今世念,相思苦结。明月当时应笑我,问几回鮫泪歌云霓。花纵好,只虚设。


小楫轻舟评:

起拍平稳。秋声凄切,秋景衰颓,只是摹写并无动人处,承转还畅,但词句欠精粹。

上结有点不知所云。
下片 追忆及感慨现在,能言之有物。但词句亦欠精到,锤炼不足。喜“花纵好,只虚设”一结。

一己管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82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上阙切题不准,结句模棱两可,整体主观意识,自言自语,相思不见来历。62

 

3

风轻叩老师评:

这是首遣怀的作品。起拍池畔秋声切。更西风,浮萍吹乱,断鸿飞越。简单的眼前景,独向孤亭空怅望,著眼红枫乱叶。难计算,飘蓬尘绝。由景入情,带入感慨,一种短平快的手法,明日重阳须长醉,叹今生浪迹伤离别。衰鬓影,断肠诀。转拍加重的这样情感。下片继续上片的感慨,前世今生的种种,在镜头交差出现,花纵好,只虚设。漂亮的小结,完美收官,红尘虽好,皆若云烟,能够如此看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作品整体有始有终的阐述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把人世间的点滴参悟的很是透彻谢谢参与,72分


【金缕曲】 

/若寒


 (共计:222

轻别。问重阳,谁同菊酒,谁酬佳节?应是霜风和霜露,将我千翻磨折。徒复叹,情深为孽。本似玉轮般玉润,奈离人,憔悴如残月。愁易积,恨难歇。
此怀又可凭谁说?对重九,枉劳魂梦,忍教虚设。挽断青衫何留住?直恁怨深愁绝。且忘却,人中词杰。当此炼成真道体,想这般,一片心如雪。天地静,星河阔。

 1

小楫轻舟评:

全词流畅,“霜风和霜露”非并寓秋凉,另有喻指。但词间自怜自惜之叹太盛,

兼多表达的蛇足。“本似玉轮般玉润,奈离人,憔悴如残月”过于直露,词情欲得和婉,琵琶遮面,

半露为宜。

下片同病,歇斯底里抒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应戒。下片后半部分继续抒情并跟主题渐行渐远,

未予回扣翻新,读之索然。一管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83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章法以情起式,一问一答,但言之过重,不留余地,使得下阙如同虚设。68

 

3

风轻叩老师评:

轻诺成轻别。问重阳,谁同菊酒,谁酬佳节?起拍很漂亮,委婉的一个假问,为什么会轻诺成轻别。这里作者没有更多的交代,却把镜头交给了时间,谁沽酒,谁同节?那一抺谁也无法替代的情感,跃然纸上。应是霜风和霜露,将我千翻磨折。徒复叹,情深为孽。本似玉轮般玉润,奈离人,憔悴如残月。转拍从正面阐述轻诺成轻别种种原由,这样如果的际遇是以轻愁难聚,幽恨未绝。下片加深对此番情感的纠结,却是遭人辜负,在此同时也明白没能挽留这份情感的真正原因,想到这里,自然而然的由此而释怀了,在夜静时安然的默守那份属于自己的情感。于是便由了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寂寞情怀。作品整体在呢喃细语中诉说着一个如若雷同的故事,上片至情甚是感人,下片弱了一些,属于笔力不继,没让人眼泪一直流到故事的结尾。总体说这样闺怨的作品还是不错的。谢谢参与71



   【金缕曲】 

/香洲
(共计:197

云东华府,
菊花开、玉樽倾泻,几番思绪。
挥就浮生千千字,一任西风掠取。
但真意、实难付与。
纵得黄金三万两,
买不来、蚀骨挠心句。
人独醉,凭天妒。

梦遥犹懒移仙步,
若重回、恐惹凡思,泪飞如雨。
依旧无聊天涯月,凉暖时来相顾。
短长笛、倩谁私语。
明又重阳情更怯,
应红尘、总有销魂处,
卿未至,我何去?

 

1

小楫轻舟评:

词上片起拍响了,“云过东华府,菊花开、玉樽倾泻,几番思绪”玉樽倾泻,

思绪也倾泻,情感凭动作得以外化。句虽寻常,品去有味。“挥就浮生千千字,一任西风掠取”

尚能接住上句展开,而“但真意、实难付与”所指不明,是对人不可真心,还是填词不敢付之真情?

语焉不详。“纵得黄金三万两,买不来、蚀骨挠心句。人独醉,凭天妒”承上解释可谓越说越混,

古往今来谁肯出万金买人词句?言之理屈,对之唯有一哂。
下片“梦遥犹懒移仙步,若重回、恐惹凡思,泪飞如雨”自诩为仙么?“ 依旧无聊天涯月,

凉暖时

来相顾”当是偷药灵娥了。总之,抒情主体定位不明。喜下结两句亮了“应红尘、总有销魂处,

卿未至,我何去?”别有深情,自然流露。87

 

2

习常子老师评:

东华二字着实耀眼,我得带着眼镜阅读,整体来看,章法不得虚实之用,唯卿未至我何去句可赏,犯规50

 

3

风轻叩老师评:

简评:云过东华府,一虚一实,云为虚东华为实,虚实之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菊花开、玉樽倾泻,几番思绪。由此看作者的心结在某点上。挥就浮生千千字,一任西风掠取。但真意、实难付与。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文字,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是这份情感却是真实存在的。如此的情感不是世间之物所能替代的,也是这份醉人的情感让作者看淡一切。下片,梦遥犹懒移仙步,若重回、恐惹凡思,泪飞如雨。依旧无聊天涯月,凉暖时来相顾。貌似看破了什么,短长笛、倩谁私语。这里有问无答,明又重阳情更怯,应红尘、总有销魂处,卿未至,我何去?抛开出题的立意,小结煞是漂亮,独特的神情,感人至深,只是重阳这节日所要描绘的情感不是两个人的世界,这里作者重笔了男女之间那份感情,很忽略了主题,在遣词上亦有不足之处,多看多练吧,谢谢参与60


  【金缕曲】

 /听风


(共计:211

万里商风拂。趁重阳、登高临远,拾阶而达。频觉随行侵衣袂,爽籁环山深郁。
看沿路、微黄草末。中有金英相点缀,夹茱萸、绛紫缤纷迭。映夕色,尽如血。
喟然此岂无情物。幸吾来、采其入酒,留斯清绝。期返乡关当时饮,余醉将成一阕。
诉羁旅、每犹秋叶。坐久何知花满笠,正游思、明日为佳节。谁与共,菊同月。

1

小楫轻舟评:

词内容较空,且多处词意不很畅达。“商风拂”“爽籁环山深郁”“每犹秋叶”等不知所以。

“喟然此岂无情物。幸吾来、采其入酒”此类大白话不宜入句,失了词味。全篇唯“谁与共,菊同月”

一语可取。一管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72

 

2

习常子老师评:

起拍有笼罩全词之势,过片显唐突其词,手法难一致,导致格调难以统一,整体有零落处。65分。

 

3

风轻叩老师评:

万里商风拂,素商是一种对秋天的雅称。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元朝马祖常《秋夜》诗曰:“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这里作者引用一个商字,不错。趁重阳、登高临远,拾阶而达。频觉随行侵衣袂,爽籁环山深郁。

看沿路、微黄草末。趁此节日登高远眺,收入眼帘的一片秋意浓浓。上片在秋意阑珊中完成自己的认为。下片由感慨拉开序幕,喟,引申义:因事发愁而发出的叹息。喟然此岂无情物。幸吾来、采其入酒,留斯清绝。感慨这些没有感情的植物因遇上作者而以入酒,留其清香,以菊花入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作者似

懂养生之道,留以回归故里时於友痛饮,借着酒意诉说着在他乡的种种际遇。坐久何知花满笠,正游思、明日为佳节。谁与共,菊同月。时间坐很久了,花已满了斗笠,不由想起明天就是重阳节了,除了菊於月还有谁能陪同呢?作品整体不错,遣词得体,破扣主题,有章有法,不错的作品,谢谢参与74



  【金缕曲】

  /小草清诗



      (共计:201   
久伫危楼阁。
怅秋风、寻消问息,孤鸿难托。
明日重阳凭栏意,谁与黄花共酌?
闲却是,伤今无约。
拟向樽中觅殢酒,远不知,徙倚东篱落。
吹帽袂,惊魂魄。

依稀旧里多离索。
忆荒村、惟有丘冢,音容断却。
杳隔天涯人千里,兄姊天南北漠。
但垂泪、蓝裙凉薄。
六处乡心同是念,肉烧红、寄味犹迟觉。
幽恨得,金笳作。


1

小楫轻舟评:

上片抒发重阳怀人之情,没能找到更新好的抒情媒介,读去比较平淡。“明日重阳凭栏意,

谁与黄花共酌?”上句属泛论,下句是细节,但上下句不能很好对接。“闲却是,伤今无约”也是前后没

能连贯。“吹帽袂,惊魂魄”也语出突然,与前面没勾连好。
下片 以依稀一语过片还是妥的,惜话没说囫囵。“肉烧红、寄味犹迟觉”怎么理解?……红烧肉,

寄去味变?可以尝试空投的呵呵。总之,读来感觉艰涩得很。一管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74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李玉贺新郎有词句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此处化用尚可,久

伫凭栏有重复之嫌,结句过重了,下阙情倒真切,奈词穷味乏。63分。

 

3

风轻叩老师评:

这是首怀人的作品。久伫危楼阁。楼阁指建筑物,两字选其一即可,诗词毕竟是一种语言简练的文体,尽量简节。怅秋风、寻消问息,孤鸿难托。

明日重阳凭栏意,谁与黄花共酌?尝试调整下句子,寻消问息,孤鸿难托,处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孤立在高楼上,面对着秋风萧瑟,无限惆怅,明日又到重阳节,却有谁能够同饮菊花酒呢?想找人,却无约,拟向樽中觅殢酒,远不知,徙倚东篱落。

吹帽袂,惊魂魄。天天沉醉酒中,却无视身边一切事务,。下片依稀旧里多离索。

忆荒村、惟有丘冢,音容断却。醉意朦胧中想起荒凉的山村,隔断了所有的联系。杳隔天涯人千里,兄姊天南北漠。

但垂泪、蓝裙凉薄。

六处乡心同是念,肉烧红、寄味犹迟觉。这一歇拍回忆着天南地北相隔千里的兄妹,平日里在一起的情景。六处好像於佛学有关,不得而解。幽恨得,金笳作。想到这里,幽恨顿起,金笳指一种管乐,作品整体还算扣题,把重阳节这一气氛领悟很是透彻,只是在遣词上有晦涩的意味。谢谢参与64



  【金缕曲】

 /蝶儿


(共计:196

瑟瑟西风起,叹飘零、乱空枯叶,几多追思。犹恋昨日繁华景,凝碧枝头明媚。又重阳、金英玉蕊。独抱清寒霜风对,为谁芳、朝暮仙姿丽。空寂寞,任憔悴。

纷纭乱绪残阳里。独凭栏、登高眺远,群峰迤逦。一水烟波萧萧去,无尽绵绵怅意。忒无奈、人生若戏。一管寒凉谁解味,忆经年、雨打凄风吹。苟在世,若蝼蚁。


1

小楫轻舟评:

全词词意流畅。起拍能振起,后面能接住,拓展描摹,借景抒情,但上结“空寂寞,

任憔悴语不精炼,意没翻新,没结响。下片纷纭乱绪”“无尽绵绵也都太费字,抒情不具特点,

语言未能去熟词滥调,读后将给人印象平平。雨打凄风吹,吹字出韵。下结以“苟在世,若蝼蚁”

表明处世态度,收束得巧。一管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海涵。84分。


2

习常子老师评:

发端力足,但以情切入过快,导致结构松散,过片起拍虽合理,然和上阙成直线陈述。下阙言重了。结句无意义。犯规50分。

 

3

风轻叩老师评:

这是首感怀的文字。作品上片以景造意西风起处,落叶飘零,追忆旧时的繁华,其中菊花独抱枝头,任由风霜的冷酷相对,甘守寂寞。

下片由景生情,登高远眺,对着大好河山,惆怅顿起,感慨风雨飘摇中的人生,个中滋味,却是万般无奈,人活於世如同蝼蚁一般,微不足道。作品上景下情,调理还算分明,只是立意徘徊在主题的边缘,而不入其中。还有文字终究颓废了一些,缺少亮点,这个是重点。谢谢参与62


  【金缕曲】 

/如玉


(共计:221

雨住秋声切。近重阳、东篱小朵,正堪清绝。手把清樽心沉郁,此景与谁相悦。

凝望里、残阳如血。隔却重山何万里,恨迢迢、云路无穷阔。君与我,遥相契。 

柔肠百转痴和热。正此情可待,相惜一襟冰雪。江水何深山千仞,不抵我之愁结。

问何日、不伤离别。记取蓝田归种玉,再纵谈、今日风和月。携日影,双蝴蝶。

1

小楫轻舟评:

以景起,借东篱乐景反衬沉郁之情,手法较新。“正此情可待,相惜一襟冰雪。

江水何深山千仞,不抵我之愁结有看点,所谓香象过河,语能深入。记取蓝田归种玉,再纵谈、

今日风和月。携日影,双蝴蝶用语别致,抒情婉曲。以景结语,饶有余韵。88

 
2

习常子老师评:

秋声即风声,有词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有过度之语,故残阳如血未隔,何字余字,过片承上启下,江水何深句有重复之嫌,此阙见情深,有寄托。69

 

3

风轻叩老师评:

这是首怀人的作品。雨住秋声切。近重阳、东篱小朵,正堪清绝。雨后愈发感觉秋深了,重阳临近,菊花开得正艳,手把清樽心沉郁,此景与谁相悦。对着眼前景色,心情却郁郁不欢,如此美景却无人同来赏悦。

隔却重山何万里,恨迢迢、云路无穷阔。君与我,遥相契。是因为远隔千里,但是依然能於所爱的人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下片进一步抒发自己情感,这里用了一词江水何深山千仞,不抵我之愁结。如此看出作者是何等的情深,问何日、不伤离别。记取蓝田归种玉,这里引用了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这一典故,是暗喻一对璧人相恋相守的至真情感,,再纵谈、今日风和月。携日影,双蝴蝶。到那时比翼双飞,这里可以充分看出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作品整体围绕一个情字,遣词还算流畅,就立意上浅了一些,谢谢参与64





  【金缕曲】 

/此际嘉声

  (共计:221

重逢明日。应清秋、独行携酒,登高遒逸。时见黄花如星灿,妆点逶迤阡陌。方接近、冷香染屐。酣赏流连酬雅兴,举金瓯、但蕴诗情觅。浅醉问、谁为客。
羁游数载青丝白。挣功名、终成过眼,归于沉寂。吾也凡微同蒲苇,更似蜉蝣朝夕。则不若,抛开得失。快意平生山水寄,尽淋漓、挥洒凌云笔。写菊性、犹心迹。

1

小楫轻舟评:

词意清通,抒情有特色,上片登高,见景生情。下片抒发万千感慨“羁游数载青丝白。

挣功名、终成过眼,归于沉寂。吾也凡微同蒲苇,更似蜉蝣朝夕。则不若,抛开得失。

快意平生山水寄,语言铺排不错,言近旨远,形象洒脱。惜结句弱了。87

 

2

习常子老师评:

此词端的见情怀与依托,有稼轩之风骨,陶潜之意趣。但个别处用字显刻意。诸如挣功名等,69分。

 

3

风轻叩老师评:

这是首遣怀的作品。仲秋恰逢重阳,而独自一人登高远眺,由眼前景而激发雅致,吟诗纳句。举金瓯、但蕴诗情觅。浅醉问、谁为客。醉意朦胧感慨顿生,自己始终是在异乡为客。羁游数载青丝白。挣功名、终成过眼,归于沉寂。下片由感慨而展开,为争功名利禄而羁游数载,到头来依旧如过眼云烟一般。吾也凡微同蒲苇,更似蜉蝣朝夕,蒲苇,蜉蝣这里作者引用两物来暗喻自己的微不足道,也是一种自谦。但是终究是一俗人,若能抛弃这些红尘事物而寄情於山水事物之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作品整体不错,虽然漂泊于世却不萎靡,有一直正能量的精力在鞭策着自己。同时也有一种口号的味道,遣词上调整

下,当是不错的文字。65



  

  【金缕曲· 当初一诺 

/书香亘古


(共计:210

欲把平生托。退江湖,依山傍水,蓬莱村阁。
沐雨栉风三两点,轻濯千年世浊,赴桃源,闲贤邀约。赏菊东篱皆雅客,插茱萸,把盏讴山岳。真洒脱,逸云鹤。

恼人花事成斑驳。忍将看,飘零一地,恨西风薄。
个中况味谁与说,上下几番离索,欣还念,当初一诺。
安得晴光云出岫,满园芳,更胜春如昨,歌锦瑟,纵仙乐。

小楫轻舟评:

词意畅达,唯嫌浅直了些。“真洒脱,逸云鹤”洒脱不当直说,直说失味,可藏景借物,

使之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另话也不可尽说,当如神龙在云,偶露一麟方妙。“轻濯千年世浊”,

表达欠当。下片同病,不复赘言。84

 

2

习常子老师评:

起拍向往,至赴桃源处显啰嗦,用桃源典故也不符合,下阙硬生把上下求索改成离索,当初一诺也实无依据。整体表达失方向。64分。

 

3

风轻叩老师评:

欲把平生托。退江湖,依山傍水,蓬莱村阁。起句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志向,选一依山傍水处,做一隐士沐雨栉风三两点,轻濯千年世浊,赴桃源,闲贤邀约。沐雨栉风,指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这里指不管如何的辛苦,自己却没浑浊於世。赴桃源,闲贤邀约。赏菊东篱皆雅客,插茱萸,把盏讴山岳。真洒脱,逸云鹤。去一个自己要的地方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里要说的,蓬莱村阁,赴桃源,皆是精神所寄托的地方,选其一即可。上片看似洒脱,下片因俗事恼人,看枫叶飘零,唯一能恨的只有这恼人的西风,个中滋味却无以言表。想想经年仕途迢递,能够安慰自己的还是当初的承诺。安得晴光云出岫,满园芳,更胜春如昨,歌锦瑟,纵仙乐。看着眼前景致,犹似春天一般,使得作者心情大好亦可载歌载舞,自行而乐。作品整体在结构上没规划好,上片写尽洒脱,下片却翻看旧事,各自说着自己的故事,尤其小结把自己圈起来,没放得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