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自然为现场,建造人文之所 | 高碑店•列车新城

 夜空黑鸟 2017-10-30




自然启蒙

LOCATION

生态探索


高碑店列车新城位于京津冀未来超级城市群核心板块,定位为未来城市的生态化探索的设计思路。项目依托紫泉河的地理优势,在生态与人文之间寻找连接,并以此回应周边环境,延续历史文脉,旨在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节点。同时,高碑店市处于雄安新区的边缘区,两者将相辅相成。



 项目总平


 实景图






人文筑居 


ORIGIN

文化缘起


和历史相遇,犹如一个知己,读懂它,尊重它,是设计该秉持的态度。项目以紫泉行宫为设计原型依托行宫文化,利用古典造园手法、东方韵味色彩,融入现代简约元素,打造东方色彩浓烈的景观空间兼具人文和自然特征。

紫泉行宫,为清朝皇帝南巡驻跸之所


示范区解读紫泉行宫礼制空间,融合自然展开空间布局,“隐”、“礼”、“桥”、“庭”、“溪”、“堂”。形式上是山水的抽象表达,每次驻足,每一个画面都如山似水, 形、境、韵的层次上进行感官的叠加。




高碑店·列车新城


开发商
:北京龙湖

景观设计:山水比德 

项目地点:河北

设计时间:2017年






ENTRANCE

入口空间


“隐世”哲学向来是东方人的生存哲学。本案入口采取“隐”的做法,没有沿用传统的入口门头形式,而是用简约、厚重的片墙,赋予山水的艺术设计,以竹子、松等植物围绕,以丰富的细节,共同营造现代而不失东方意境的空间感受。




Transitional space

过渡空间


穿过林荫路来到了第二重空间“礼”我们从山水画中提取灵感,将山水进行改编、重制,作为示范区的山水文案符号。这里多处采用古典园林的框景、借景的设计手法,站在亭中透过镂空的景墙亦可见紫泉河的局部景观屏风的圆形花窗宛如一轮明月,半遮半透。



廊架结构,是对胡同精神的承袭,用廊架延续了京津冀地区的活力密码,构建共享社区,在此,可行可栖可游。柱廊的序列感和特定的黑灰空间感受,让展示在内院的建筑赋予了新的表情,通透而舒朗。




Bridge

山水为桥


行至玉带桥,桥提取了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玉带桥的神韵与意境。桥体的两侧是一幅山水画卷,身在其中,犹如行走于山水云之间。



这座桥是传统桥体与现代材料的结合桥的侧壁如同半月状,隐喻着月亮的形状。在远处看,宛如圆月浮于海面之上,「设计师期望,这座桥,既是物质的桥,亦是精神上的桥,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Water pavilion

依依水庭


穿过玉带桥,至于水亭,简约的大理石,衬托着圆形静水面,并与庭顶圆形的虚空间相呼应,沉稳而又不失灵动,可谓“天道圆,地道方”



由实见虚,虚实结合。透过半透的玻璃幕墙的月洞,若隐若现的叠水瀑布,精致的造型松,反复推敲的置石,皆有考究。围合性的墙体,划分出不同的空间,空洞则是开放的,可以联通不同的空间——以此实现这个空间凝聚和开放的共存。





The Stream

寻溪而上

走过毛面板桥,穿过月亮门,豁然开朗,宛如桃花源。迎接我们的是山水叠瀑。向前行。寻溪而上,曲径通幽,精心雕琢的置石错落有致,其间夹杂着花草、涌泉。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Yard

四水归堂




沿着轴线行进,走过禅意的巷道空间,来到前广场,中心为张大千的青绿山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户外艺术树脂地面,色调与建筑互相衬托,形成广场中心的视觉焦点。两侧的叠水景墙,作为空间氛围的调节剂,形成中心景观轴的视觉转移点。


挖掘地域自然和文化的底蕴

处理好与历史的关系

内外之间、上下之间、远近之间

我们希望是自然的、生态的、共享的

高碑店·列车新城

以生态探索之名

营造情境,安放历史,意境从此而生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