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昵称48074306 2017-10-30

今日小九为什么要重提苏轼《功甫贴》真假鉴定迷云,是有着这样的缘由的:

近日,“2017年全球顶级藏家棒TOP200”火热出炉,一度将艺术品市场投资热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大家也十分清楚的是,就在这两日已经结束的大会,似乎也点燃了艺术品市场的一处星星之火——古钱币收藏将更加火热,需求日趋增加,供应持续紧张。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在榜的一位收藏家,小九非常关注,也就是王薇&刘益谦夫妇, 从“小件大气”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到“红绿大美”的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再到“极富神采”的《功甫贴》,而后“旷世之作”的《平安帖》,而今龙美术馆的辉煌,小九实在是艳羡,无论其是出于艺术品投资热还是出于艺术品收藏热,无法磨灭的事实是,这对夫妇为我国的艺术品做出了贡献。

是的,《功甫贴》正是今天要说到的《功甫贴》,为刘益谦从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竞拍得来。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没有王羲之《平安帖》的拍价高(其拍价3.08亿),不过以小九屌丝的心理去衡量的话,《功甫贴》才9个字,却有5000多万,那么落到每个字上的钱,着实是一点都不便宜。

不料,这《功甫贴》当时刚到刘益谦手上,却立马有人,还是专家出来指正,此贴并非原贴,而是“双钩廓填本”,因而引发了一场真假辩论热。

这是发生在2013年底的一件事,事实上,直到2014年2/3月份,真假迷云才算是拨开,刘益谦未为祖国拍购来“双钩廓填本”,而是苏轼的墨迹本。

最终这一《功甫贴》被评定为苏轼墨迹本,有着非常详细的一套研究说明,乃苏富比在舆论之下,力排众议,以专业的研究说明所佐证的,并且龙美术馆也出面当众以高科技检验设备,以高倍影像否定上博“双钩廓填说”。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大凡在圈内混迹了数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上面提到的“双钩廓填”为何物——为利用线条钩描物象的轮廓,通称'钩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两笔钩描合拢,故此亦称'双钩'。沿字的笔迹两边用细劲的墨线钩出轮廓,也叫'双钩';双钩后填墨的称为'双钩廓填'。

这一技法,本意是为了保护历代书法名作的原记,从而以双钩廓填临摹真迹,以供后世子孙所研读。毕竟胶矾水刷制也只能对其氧化速度进行延缓作用,并不能保证其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仍然如新作一般。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不过奈何到了明清时期,这一技法被乱用至牟利的工具,大量的伪本因此而出。

不过时至今日,即便是惟妙惟肖的双钩廓填,也不能掩盖真迹的光芒。原因有下:

用毛笔先双钩勾勒出字划的外形轮廓,再相继填入墨色(有深淡干湿的墨笔线条)完成的书法作品,再怎么完美,在墨色变化上,是达不到自然书写效果的。在足够明亮的光线下或以高清照片在电脑上放大后观察分析,因非一次性完成的书法线条所呈现的不同墨色、因笔划顺序线条与线条先后覆盖交叉所呈现的不同墨色,自然形成和非自然形成的书法是能够被识别出来的。

所以在这点上,小九认为,我们如今的学习,先至临摹这一阶段,大体还是不要以双钩廓填这类技法去做学习。

我们在追求好书法的同时,也必然要追求自然之法。朋友们在临摹之前,不妨先练练这些书法口诀,熟读这些训练技巧。(此处所指的书法口诀和训练技巧,可以在小九以前的文章里查看到,或者直接关注“盛世九五”GW就可以看到。 )

说了伪本的出处,自然是要说起鉴定方法的。即便是我们这些经常要逛逛古玩城的人。

字画的鉴定,没有那些高科技,那么必然,我们不可缺少的就要有:

首先看'用笔'。这是关键。从用笔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几何。几十年的艺术修为与几年艺术修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从用笔中体现出来。鉴别中须将每一笔拆开,看其是否到位。

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层次,前笔和后笔能分开,该重则重,该淡则淡。而且有韵味,如同'余音绕梁三日'黑白分明,前后层次分明。

第三看'用水'。要会用水,如'泼水法'。

第四看'用色'。矿物质颜料,历史愈久越漂亮,不会褪色,而植物质颜料则会随时间而逐渐褪色。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墨迹本与油笺双钩本《功甫帖》对比

其中,笔墨不可造假,这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因为仿造笔墨达不到原本的境界。所以对笔墨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往往会在书画鉴定上掌握主动权。

同时,书画的时代风格不可忽略。如北宋以全景山水为主,而南宋则以局部画为主,主题更易突出表现。所以若看到全景山水多为北宋年间的,局部画则是南宋年间的作品。掌握了时代风格,就可大致判定时期。

另外,还须从题款、图章、纸等方面进行鉴别。例如,题款分上、下款,上款若题'大人''先生'的属清代。而图章多在名字的下方,从风格可鉴别时代。若是复制的就比较模糊,刀法粗糙,无神韵。书画用纸在唐代多是麻料纸(含麻的纤维),宋则用皮料纸(纤维很细)。

以上,朋友们可以在网上找到的一些依据。这里,小九要为大家重点提到的一点是,在收藏字画时,最好以人为主体,再去选择其作品,这样也能了解得更为透彻,其实也是指的风格之说。

就好比苏轼的《功甫贴》,很多对其有异议的一点在于其中的“别”和“奉”二字的笔墨,与我们所熟知的苏轼的笔法略有不同,“不自然”成为了其是“双钩廓填本”的佐证。

大书法家黄庭坚曾评苏轼书法谓:“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书姿媚似徐季海(浩),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真卿)、杨风子(凝式),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邕)。”(黄庭坚《山谷题跋》卷五《跋东坡墨迹》)如书于熙宁三年(1070年)的《治平帖》,用笔精致,有着取习《兰亭叙》的潇洒形态;书于熙宁十年至元丰元年间(1077-1078年)的《北游帖》,呈现瘦劲硬朗的姿态。《功甫帖》正书写于上二帖之间,书风近于《北游帖》,在清劲中已有转为丰腴的笔致。

最后,小九送上浔陌老师的一副书画《高山流云》欣赏:

旧事重提!从5000多万的真假迷云中,我们该看出点什么?

这云似乎随山而漂,随风而动,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