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看那个乌贼它又亮又光,全靠那群细菌在又聚又聊

 汐钰文艺范 2017-10-30

夏威夷乌贼的“发光隐性衣”

身为一个动物,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吃掉。因此躲避天敌是它们永远的共同话题。有些动物能够急速逃命;有些动物会变色;有些动物会装死。然而你可曾听说过,还有些动物,可以通过发光来隐藏自己。

        

夏威夷乌贼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它生活在夏威夷的海岸,白天睡觉,晚上觅食。夏威夷乌贼痛恨每一个月光皎洁的明亮夜晚——可恶的月亮和星星将岸边的浅水区照得透透的,给每个游动在浅水中的动物都罩上了一团醒目的黑影,告诉捕食者,食物在这儿。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夏威夷乌贼对着哈氏弧菌说:“我们同居吧[1]。”

左图中箭头的方向标识的是夏威夷乌贼每次吞吐哈氏弧菌的线路。哈氏弧菌从绿色箭头所指出来的途径进入乌贼体内,在此快乐地生活。白天,乌贼不需要发光的时候,就把多余的哈氏弧菌排出体外。右图是是夏威夷乌贼的腹侧图片,可以看见左右对称的两侧发光器官。图片来源:左图来源于文献[2],右图来源于Ted演讲《细菌是如何交流的》

        

乌贼在每次换气的时候把哈氏弧菌吞进身体中。每当夜幕降临,哈氏弧菌就在乌贼的腹侧发光。乌贼自己呢,可以依靠内部的组织,把哈氏弧菌发出的光调节到和月光星光差不多的光度[2],这样一来,这个聪明的家伙就像是披了一层发光的隐形衣,捕食者完全就看不见它的影子啦!

 

然而到了白天的时候,乌贼并不需要哈氏弧菌发光。那么,哈氏弧菌是怎么理解了乌贼的需求,做到白天的时候不发光,晚上的时候再一起合作卖力发光的呢?事实上,这些细菌会“说话”。

嘈杂的微观帝国——细菌会“说话”

细菌说话,或是听别的小伙伴说话,靠的都是“化学信号”。


细菌们会分泌一些小小的化学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扩散在周围环境中,其他细菌可以通过叫做“受体”的接收器感知到信号的浓度,你就认为是菌菌的耳朵好了。当细菌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周围信号分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一旦这个浓度到达到阈值,便会启动细菌细胞内部的一系列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合成等过程,诱发它们的“群体效应”——就是让大群的细菌同时做同一件事情。依靠这套机制,小小的细菌们就能“合力完成一件大事”(比如哈氏弧菌发光)。

 

夜晚,在夏威夷乌贼的发光器官中,1mL的地方可聚集着1011只卖力的哈氏弧菌,足以分泌出满足浓度要求的化学信号,一同发光!

 

所以你可以看出来,“群体效应”最鲜明的特征是——数量依赖型。

聚在一起发光——哈氏弧菌

这些能发出美丽荧光的细菌可不是随时随地乱发光的,如果小伙伴们数量少的话,它们就不发光,当小伙伴数量越来越多,它们就同时发光[3]

 

那乌贼身体里的哈氏弧菌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在乌贼的发光器官中,每天都上演着下面的故事。

 

白天,大量的菌菌被乌贼排出体外,菌菌浓度变得极低,信号分子浓度也低得可怜。它们感应不到彼此的存在……也没法一起商量发光这事。不过这个时候乌贼正在沙子里睡觉,也用不上它们。

 

不需要工作,可以不断地繁衍。微生物们强大的繁殖能力啊,等到了晚上,乌贼的发光器官中就充满了哈氏弧菌的大家族啦。

 

就像大家都深处在一个热闹的广场上,每只菌都在说:“我在这,我在这,我在这……”,每只菌在分泌信号分子怒刷存在感的同时,也在仔细地聆听。

“我在这!”

“我也是!”

“我也在呢!”

……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大家都觉得,人数够啦。

“我们人够了,一起干件大事吧!”

“biu~”乌贼的发光器官就亮了。它将自己隐藏在月光之中,大胆地在海水中游动,肆意地吞食自己的猎物。

细菌也有通用语

 人类有不同的语言。细菌也一样。

 

不同种细菌会有不同的语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在空间结构上不同,一种语言(信号分子)只能被一种耳朵(受体)“听见”。

 

人类有自己的家人,也有邻里街坊;有竞争合作,也有你死我活。细菌也一样。自然状态下,细菌群落中会汇集着多种细菌,它们需要交流,计算出自己同类的数量和异类的数量,知道谁占多数谁占少数,以此“摆清楚自己的位置”。

 

就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需要交流一样,成百上千种的细菌住在一起,如果它们只能内部交流而不会说外文也听不懂外文,又怎么和这些邻居友爱和平地相处呢?

 

幸好,细菌界也有自己的“国际通用语言”。大多数细菌都能分泌一类相同的化学分子,也有接受这种通用信号的“第二只耳朵” [4]。科学家猜测,正式因为有这两种语言和两只耳朵的存在,细菌们才知道周围的世界里有多少是自己人,有多少是邻居们。


当环境适宜、食物充足的时候,黄色黏球菌为杆状(黄色),它们快乐地游来游去,互相抢食的现象时有发生;面临压力后,大家变得更加团结,气氛变得更加和谐,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细胞团块,信号分子在细胞团块之间传递,此时,一些圆形的抗压能力更强的孢子(绿色)产生,帮助群体熬过艰难的时光。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