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进口净水器市场有点浑
2017-10-30 | 阅:  转:  |  分享 
  
进口净水器市场有点“浑”

作者:旭日净水

款式五花八门价格高低不等“经常看到水污染的报道,想买台净水器。”近日,家住福州的准妈妈陈女士听说进口净水器可净化自来水,便开始四处挑选。跑了几个卖场后,她傻眼了:“各种概念满天飞,品牌五花八门,到底该怎么选?”

和陈女士有着同样烦恼的市民不在少数。超滤膜净水器、反渗透净水器、陶瓷滤芯净水器……走访福州各大家电卖场净水器专柜,一连串陌生的概念扑面而来。“净水器中的战斗机”、“水污染的终结者”、“喝出健康,喝出美丽”……各个品牌的广告语,更是说得天花乱坠。

记者注意到,在家电卖场或专卖店销售的专业进口净水器,价格多在千元以上,贵的甚至上万元。此外,各大超市还有各种价格在百元以内的简易进口净水器。销售人员称,只要简单接在水龙头上,就能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铁锈、泥沙、余氯和异味等。

记者搜索发现,淘宝等网上商城在售的净水器价格悬殊,最低仅6元,最高超过4万元。进口净水器品牌多达上百种,不少还宣称有治病、保健功效,能降血压、清烟毒、控制糖尿病等。

卖家陷入乱战买家优劣难判

一家从事净水设备生产与销售的福建企业负责人坦言,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更高,进口净水器市场前景光明。与此同时,相对于传统家电的低毛利,进口净水器行业的毛利率超过50%。更重要的是,这是家电行业少有的“耗材行业”,除了制造利润和销售利润外,还可通过销售滤芯等耗材来持续获得服务利润。

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企业纷纷抢滩该市场,净水器行业异军突起,成为家电行业中的黄金产业。据悉,国内净水器企业已超4000家,净水器市场进入群雄混战的“战国时代”。然而,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净水器孰优孰劣?采访中,几乎所有消费者都表示无从判别。花了3600多元买了某品牌净水器的林先生坦言:“说实话,那些专业介绍咱根本听不懂。销售人员说这是上海世博会和中南海都采用的净水设备,我就买了。”花了39.6元在网上淘了款简易净水器的网友NONONO则表示:“不知道有没用,反正不贵,图个心理安慰吧。”不久前刚买净水器的王先生吐槽:“我看到报道,售价万元的净水器出厂价不超800元。此外,听说国内现有净水器企业4000多家,持有卫生部门相关批文的仅1000多家。净水器是不是物有所值,甚至是不是安全健康,心里都没底。”监管留有空白国标亟待出台

进口净水器市场一片“乱战”,说到底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据了解,2001年,国家卫生部门发布净水器两个行业规范,分别是《一般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和针对反渗透处理技术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但这些只是行业规范,并没有强制性。然而,真正对整个行业能起到强制性规范作用的净水器国家标准早在2007年就已开始筹备,至今仍未出台。

近日,记者从省卫生厅和省疾控中心等卫生部门得知,我省也并没出台相关的地方标准。“我们只负责对自来水的安全进行监测和监管,净水器处理的水目前不在监管范围内。如果消费者不放心,可拿净化后的水样到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有偿检测。”省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净水器属家电产品,经其处理过的水质各不相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水质差异,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监管。

“水是生命之源,净水行业关系到民众安全饮水、健康饮水。监管再难,也该管好。”采访中,消费者呼吁,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各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确保净水器在生产、流通、售后服务各方面得到有效监控。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尽快制定并发布国家强制性标准,提高行业门槛,制定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审核细则,并加快制定售后服务标准和规范,对净水器的安装、出水水质检测、滤料更换、移机等服务做出详细规定,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只

标准就像一把尺子,衡量水安不安全。这把尺子的制定以及拿着这把尺子去监管,原本就是政府责任。该制定的要制定,该规范的要规范,只有制定完善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维护整个市场的秩序和公正。咱老百姓想说的是:我只想喝一杯干净的、放心的水。希望这个愿望的实现,不要太遥远。自来水+净水器=健康水?本报记者潘园园按过滤程度,净水器可分为粗滤(活性炭吸附)、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四类过滤模式。其中,反渗透净水器的过滤效果最好,经处理的水能达到纯净水标准,可直接饮用。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反渗透净水器是最佳选择?福建医科大学营养与保健医学系阮国洪教授表示,这四种净水器各有特点,选择什么样的进口净水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非去除异物的能力越高就越好。

献花(0)
+1
(本文系太公望oww4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