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昵称48074306 2017-10-30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三国混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蛮族入侵的一次预演。各国在大量招募外族军人的同时,也制定了各有特色的对外族政策,不同的政策影响到了后来汉人的命运。

今天,我们再说说占据西南一隅的蜀汉政权。

严重依赖外族的蜀汉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三国时的益州 蜀汉的地盘基本上都在这里了

蜀汉疆域虽然较小,但是其境内陆形丰富多样,海拔落差大。南部是云贵高原,西边和西北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再加上这里也是多民族迁徙的必经之地,所以蜀汉境内有丰富多样的外族。各种外族的分布地占蜀汉的一半领土。

由于蜀地政权的特殊性,外族兵被当地统治集团大量征用。在西汉时代,蜀地已十分富饶。再加上地理阻隔,这里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本地大族有排外传统。而刘焉,刘璋父子是外来者,与蜀地豪强大族关系比较紧张。所以依赖外来人组成的军队来抗击侵略、镇压豪族。比如南方少数民族的部落兵,川外流民组成的东州兵,直到请来刘备集团终结了自己的统治。

反客为主的刘皇叔也有用外族兵的传统。由于前期缺乏稳定的根据地与兵源税源,所以麾下队伍里有北地流民和部分乌桓,匈奴的杂牌骑兵。在荆州稍微安定下来之后,形成了以将领部曲为核心,由窜入荆州的流民为主体的荆州兵。在《隆中对》 就有提出和戎抚越的指导思想。在夷陵之战中,他就联络了东吴境内,顽强对抗东汉的武陵蛮,对敌人进行渗透。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蜀汉时代的行政区域划分 其中的一半地方居住着大量外族

经历了汉中争夺战-荆州战役-夷陵之战的大起大落之后,盛极而衰的蜀汉元气大伤。军事主力荆州兵伤亡惨重。到了诸葛亮和后主时代,蜀汉人口仅有百万左右,为三国中之最弱者。而益州本土大族重视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不敢明言,但也对诸葛亮耗费国力的北伐心怀不满。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流落巴蜀的小汉朝一直很紧张。

诸葛亮除了推行法家政策,打造精良军械。还要求汉民轮番服役,类似于汉代的兵役制度。对境内少数民族沿用汉代属国体制的同时,也试图将一些部族郡县化,让他们提供兵力来补充军力。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没有外族部队的诸葛亮 根本无力北伐

南方的游牧骑兵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行进在崎岖北伐路上的蜀汉军队

史书中一笔带过的刘备的精锐亲兵,被称为西方上兵的白牦。从其名号看是用特殊装备指代全军,很可能就是来自西部地区的游牧精兵。

在蜀汉的外族臣属中,有很多来自云贵高原的游牧部落,比如南中的叟夷。早在先秦时代,云南地区就有与北方草原接近的游牧基础与游牧文化。马骨的分布按照年代顺序,从滇西北延伸至南部,清晰地反映了他们迁入云南的征途。在族名与地名上,西戎里的渠搜,汉代朔方郡的渠搜县,很可能就是西南叟夷的祖先与故地。斯基泰三件器:马具,武器与狩猎纹饰物也在云南大量出土,几乎与亚欧内陆的斯基泰人毫无二致。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云南出土的滇国武士骑马狩猎图

到了汉代,《华阳国志》记载武帝开益州郡,虏获了 牛马羊属三十万。东汉时,刘尚击益州郡头人,得马三千匹,牛羊三万余头。可见当地游牧规模相当可观。在汉末,《后汉书》记载刘焉曾遣叟兵六千帮助马腾讨伐李催。

对于这些人,蜀汉主要采用镇压加掠夺的策略。不论是否情愿,这些南中的部落为为诸葛亮的北伐提供了赋税,粮食,牛羊,犀牛皮,金银等战略物资。他们也以部落兵或者部曲的形式直接助战。总而言之,在丧失了荆州还叛乱四起的情况下,南中的热带森林,牧场,矮马成为了蜀汉重要的战略储备。

除了流落西南的戎狄后代,蜀汉更经典的外族部队是羌人骑兵。蜀汉一直在拉拢凉州的羌族。不论是为了遥遥无期的复兴汉室,还是更加实际的续命图存,蜀汉政权努力地出秦川争夺雍凉。那里有着战马,物产,兵源,更是庇护蜀地的北方屏障。而蜀汉有过一张震慑雍凉的牌----汉羌混血的马超。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马超实际上正是蜀汉联络西北外族军事力量的重要人物

羌汉混居,长期与中原政府对抗的凉州一直是曹魏手里的烫手山芋。所以曹魏经常虐杀羌人,以弱其种。流亡蜀地的马超,因此甚得羌胡心。这个没有领地的蜀汉凉州牧对西凉地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蜀汉后来就通过马超马岱,联络羌民配合北征,以达成获取凉州的目标。从后来第一次北伐里凉州迅速叛魏就可见一斑。诸葛亮还派人用蜀锦与羌人交易战马,来弥补蜀军战马的劣势。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蜀汉军中的各类外族骑兵

非常重要的南国步兵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通常人想象中的诸葛亮伐南中

除了南方游牧的骑兵和轻步兵,悍勇的南方诸蛮族也为蜀汉所用。与汉代时的屯田不同,由于国力兵力捉襟见肘,诸葛亮平南中后在委托当地自治的同时内迁一部分蛮族。这些力量以部落,家族,或者郡县为单位提供人马。

广泛分布于汉中,巴郡的賨人种类刚勇。他们提供了连弩士,射猎官这样的弓弩手,赤甲军这样的披皮革甲的步兵。还有老弱组成的助郡军这样的辅助兵。孟获的同族,南中大族孟琰带领部曲万人参加北伐。在第五次北伐中担任虎步监一职,掌管精锐步兵。

南中的步兵在北伐战争中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陇西地形复杂,和云贵川的山地复杂程度有的一拼,这样的地形则利于蜀军步兵长项的发挥。

蜀汉的北伐中有骚扰战,土木攻城战,伏击战,野战壁垒,机动战,后勤战等多种战争形式。蜀军多次在山区布置疑兵,或者在退军的过程中在要道伏击对手。王双,张郃就死于这样的据险伏击中。或者如在街亭那样居高临下保卫要地,或者翻山越岭,在山地迂回穿梭长途奔袭。这都是生活在丛林地带,装备了强弓劲弩与毒箭,而且善于狩猎与射击的山地民族的拿手好戏。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蜀汉的北方战事往往都集中在山地地区

农牧合营的羌人和小月氏很不团结,喜欢互相抢劫,所以他们的自保意识很强烈。这些互不统属的小部落在十分隐蔽,易守难攻的山地建造固定的过冬据点,储存物资。这一技能势必也会为蜀汉军所用,用于建造山地壁垒和军营。在北伐之前的平南中的热身作战里,蜀汉军中的汉人战士也曾受苦于蛮族的这些技能。但经过了学习之后,他们也可以将这些技术用在对手身上。

从《三国志》有限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少数民族军队的出色表现。比如孔明从遥远的南中内迁了五千户青(衣)羌组织了无当飞军。从族属和名字看,很可能是机动性较强的精锐骑兵和山地步兵,由王平担任无当监。在第一次北伐的街亭之战中,王平所部军纪严明,临危不乱。在虚张声势之后从容撤退并收集残军,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战应该给张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后,王平负责守卫南围,在与老对头张郃的交战中稳守营盘,魏军也没有占到便宜。

乱世三国:蛮族入侵的前传(中)

三国时代的弩机

建兴九年第三次北伐。诸葛亮退兵之后,司马懿派张郃前去追击。此前多次与蜀汉山地部队较量,深知其悍勇的张郃以不可追击有组织地撤退的归军为由反对。结果司马懿执意让张出战,张郃中弩而亡。延熙七年,面对曹魏十多万军队对汉中的迅速进军,王平驳斥了部下依托汉中盆地南部的汉乐二城消极待援的计划。熟知敌我优劣的他命令部下坚守傥骆道口的要地兴势山,自己在后方率领机动性强的军队随机应变。

在此之前,蜀汉军队已经有丰富的阻击战和山地战经验,只要山地兵运用得当,曹魏的步再多也无能为力。一旦敌军想从其他山道渗透,就前去封堵。王平依托险阻利用蜀汉有限的山地精锐积极防御,而非消极等待涪陵的援军。最后成功阻止了曹魏的入寇。这都是蜀汉军发挥所长利用地理的表现。

总而言之,蜀汉军中的外族为蜀军提供了从精锐步骑兵到后勤人员的齐全兵种,虽然不占绝对多数,但在实际作战这些精锐必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汉帝国的小后裔,居然需要这些被它欺负过的蛮族续命。(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