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篱说诗】另一首岳飞所作的满江红,其实也很不错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0-30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宋 / 岳飞 /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昨天写了文徵明写岳飞的词,感觉意犹未尽,今天就说说这首岳飞写的词吧,说起岳飞的满江红,大概所有人都会立刻接上“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首岳飞在更早些时候写下的满江红。

这首词写于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这一年的春天,岳飞上书宋高宗,提出愿意出兵收复当前在伪齐政权统治下的襄阳六郡,并陈述“恢复中原,此为基本”的长远打算,这份奏章得到了宋高宗的认可,同意岳飞出兵,但却批示岳飞只以收复襄阳六郡为限,不得称言北伐或收复汴京,其实,从这个批示,就已经看出宋高宗的心理了。

四月,岳飞率军抵达武昌,开始准备向伪齐政权发起进攻,军议结束后,岳飞和部将登上了黄鹤楼登高望远,此时,岳飞身边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连十六岁的儿子岳云也已经崭露头角,勇冠三军。此次率兵前来,势必收复襄阳六郡,此时的岳飞,踌躇满志,斗志昂扬,慷慨激昂的指着前面的长江对众人说道:“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此后的三个月,岳飞以弱势兵力连续击败伪齐军和金军,每次恶战,岳飞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而其子岳云更是每次都是作为前锋冲杀在最前面,并在攻克随州和邓州的战役中都是第一个冒着箭矢登上城头打开胜局。岳飞也几次险些被流失和炮石击中,最艰苦的时候,面对十倍兵力的金军和伪军的联合进攻,岳家军没有后退一步,所有将军都身先士卒的冲在最前面,最终顽强的打垮了敌军,进而收复了襄阳六郡。


此时,本可以乘胜北进,最起码收复汴京,可是,朝廷的诏命再次来到,一方面嘉奖岳飞,授予清远军节度使和湖北路荆、襄、潭三州制置使,这让岳飞成为整个宋朝历史上最年轻的节度使,可另一方面,却要求岳飞必须按高宗的批示,收复六郡后便退兵防守,岳飞无奈,只得在各地布防后再次回到武昌,又一次登上黄鹤楼,此时的心情颇为复杂,有胜利的喜悦,有退兵的无奈,有眼见转乱地区百姓疾苦的痛心,也有渡过长江收复中原的希望,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就的。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登高远望长江那边的中原大地,​在荒烟蔓草之外,放佛看见了那些在侵略者蹂躏下的残破城郭,暗指汴京城。自己本可以挥师北上解救他们,此时却只能在这里望江兴叹。“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记得当年的汴京城,花团锦簇,柳绿江清,宫殿壮丽,“凤楼龙阁连霄汉”是被宋朝灭亡的南唐后主李煜追忆故国的名句,用在这里,讽刺意味尤为明显。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万岁山艮岳是宋徽宗为享乐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据洪迈《容斋三笔》记载:“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这一方说宋徽宗挥霍无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宋朝的国库充盈,建这样一个亭台楼阁数不清的地方,这得多少钱啊!那时候的汴京城多富裕多美好啊,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可如今呢?金兵占据了大宋的首都,战乱频发,形势险恶,我们却只能远远看着,收复京城的大好机会就这么消散在了风尘之中。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难道是没有愿意征战的将士么?当然不是,他们血战沙场,献血沾满了刀锋。百姓们哪里去了?他们都在在战乱中丧生,尸体填满了沟壑。真是可悲可叹啊,大好河山,就这么沦落敌手,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百姓流离失所,村庄田园荒芜,饥民遍地。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什么时候才能准我率兵北伐,故国长江,扫清河洛,收复汴京,光复中原。那时候再来汉阳,再上黄鹤楼,一定是见很畅快的事,为了这一天,哪怕让我战死也无所谓,古人也用驾鹤形容离世,所以这里的骑黄鹤,即是一语双关,没想到也是一语成谶,几年之后,不到四十的岳元帅,就真的带着爱子岳云和爱将张宪驾鹤而去了。

这是岳飞取得的第一场大型会战的胜利,虽然敌军主力是伪军,但一旅孤军以弱势兵力打攻坚战还连克六州,这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而作为诗词界豪放派的一员,本就戎马生涯的的岳元帅,诗词中自然多了一份自然流露的豪壮之气,哪怕是写景抒情都透着干云的豪气!

——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