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号称元末明初天下第一谋臣的刘伯温,为何没被朱元璋重用下场悲惨?

 十方第一佛 2017-10-30

刘伯温(刘基)可说是今天大众最为熟悉的元末明初历史人物了,被誉为“开国文臣第一”,在近代更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甚至哲学家的诸多美誉。然而,真实的刘伯温身前的处境如何?其为什么始终没有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呢? 著名史家杨讷先生在其参加海峡两岸蒙元史学术讨论会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阐述,这里给大家归纳一下。

谈到刘伯温在明王朝建立过程中的处境,其实是颇为尴尬的。不可否认,他在归附朱元璋集团后建策不少,尤其在平定苗军诸将叛乱及如何处置小明王、刘福通等龙凤政权君臣等方面,但刘伯温本人自归附后,从没有获得独立掌军的机会,自没有资格被评为杰出“军事家”称号的。此外,由于其非朱元璋军队高层将领的主流——淮西集团成员,更由于性格使然,长期被该集团视为异己分子,故在政府粗创的建设过程中,也难有大的建树。更由于朱元璋出于平衡权力的权谋,有意识培植浙江文官集团与淮西勋贵对抗时,刘伯温出于自保心理,不愿被皇上利用,屡次推辞,既使得朱元璋大为失望,又使得淮西勋贵们侧目而视,可谓两头为难,这是其很快萌生隐退之意的一大原因。

而另一大原因,则与刘伯温曾经在元朝为官,并曾辅佐浙东元军统帅石抹宜孙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经历有关。就在洪武三年,刘伯温刚被认命为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后,朱元璋借元顺帝去世,百官恭贺之际,突然在朝中抛出了“曾经仕元者不得恭贺”的旨意,其强调了忠臣不事二主的君子之风,使得包括刘伯温在内的大批曾经仕元的朝臣们无地自容,在这场关于忠君不二的政治运动中,危素、刘炳等大臣遭到罢黜,刘伯温虽然因投效较早,未受影响,但前政治地位也遭到了重大削弱,之后已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了。

关于刘伯温的死,杨讷先生以史料扒梳的细节,驳斥了朱元璋暗害和胡惟庸下毒的传闻,刘伯温是自然病逝的,尽管去世前其精神状态很是不好,惶惶不可终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