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样,每一个成年人也希望自己在人生和事业的竞争中一直赢下去。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有人能够真正一帆风顺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因为漫长的路途之中可能有许许多多陷阱在等待我们。《孙子兵法》指出,如果我们想要有效地避免自己陷入“人在囧途”的困境,就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做出正确的取舍: 1.路径取舍 孙子讲:“涂有所不由”,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做事情不择手段,而要对于成功的方法和路径有所选择。有很多看起来直达目标的“捷径”其实恰恰是“陷阱”,会让我们为之付出超出想象的代价。而有些看起很“绕”的间接路线(或方法),反而是出奇制胜的妙招。毛主席当年“四渡赤水”就是坚持走一般人所不削的“弓背路”,一举甩开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然而当时甚至是林彪这将才都难以理解。 2.对手取舍 国外有一句话很有名:“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其实在《孙子兵法》之中也阐述了同样的道理,“军有所不击”,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同行都是对手,并不是所有的对手我们都应该攻击。我们应当怎么理解关于对手的取舍问题呢?第一,明白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用于攻击最为主要对手,不应该与次要对手去消耗资源;第二,理解复杂的博弈关系,某些角色虽然跟自己有局部利益冲突,但也可能是制衡主要对手的重要棋子;第三,坚决不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错误。一代兵仙韩信当年就是没有理解到项羽存在的潜在价值,为了一时之快而将其消灭,反而让自己整个家族最后毁在刘邦吕雉这对夫妇之手。 3.问题取舍 孙子讲:“城有所不攻”,就是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并不是工作上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个一个去解决。那么怎么来理解问题的取舍呢?第一,费力不讨好的问题不需要解决;第二,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不需要解决;第三,不影响自身根本利益的问题不需要解决。诸葛亮就是对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个问题过于执着,反而让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劳而无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兵法韬略更是实用异常,即使是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也对我们工作生活大有裨益,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学习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