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可夫斯基,孤独的高阶是繁华(终)

 阿里山图书馆 2017-10-30
在小提琴音乐史上,能与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比肩的作品,大概只有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了。与贝多芬、布拉姆斯、门德尔松一样,柴可夫斯基一生也只写过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所以现在有人称这四部作品为“四大小协”(但小编不喜欢这种说法)。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四位音乐大师都不具备小提琴演奏水平,或者根本不会。


此曲写于1878年,它对柴可夫斯基来说真可谓是一个新的开始;但也好事多磨:首先柴可夫斯基摆脱了让自己头疼的婚姻,经济和精神上有梅克夫人的支持,又结交了新朋友,住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克伦斯小村疗养。期间他与俄国小提琴家约瑟夫·柯泰克偶遇,得到了在创作小提琴音乐方面的指导……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写得很顺利,全部完成也只用了20多天。作品完稿,柴可夫斯基自然会把乐谱寄给梅克夫人,要听听她的意见。梅克夫人虽然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毕竟不是音乐家;但她的意见,柴可夫斯基都一一做了回应。

柴可夫斯基尊重朋友们看法,却不会动摇自己;但他还是希望得到专家的肯定——如果没有演奏大师的认可,这样技巧性极强的作品怎能轻易定稿呢?他选中了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利奥波德·奥尔。

奥尔是小提琴历史上不可被遗忘的名家,是他开创了小提琴的俄罗斯学派。但奥尔看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后,反应相当冷淡:他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只回应了“无法演奏”的纯技术性鉴定。原本想题献的对象居然让柴可夫斯基当了回“剃头挑子”,换做是谁都会心里不快;不过奥尔只是在技术上给予否定,对作品的音乐本身并没有恶意攻击,二人的友谊也不至于跌落冰点,但这部作品还是被搁置了。 

后来,在维也纳发展的俄国小提琴家布罗兹基拿到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乐谱。经过两年多努力,解决了演奏上的技术难题。1881年12月,布罗兹基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在维也纳首演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但以失败告终。 


更令人沮丧的是:这部作品竟遭到来自维也纳的严厉指责,甚至是恶意攻击,其中措词最激烈、语意最刻毒的是维也纳大乐评家汉斯立克。

汉斯立克是当时欧洲著名的评论人,并在维也纳大学教历史和音乐美学。汉斯里克对音乐中有过多的民间色彩颇为不满,而且过于热烈的节奏也不合维也纳音乐传统的规范……但布罗兹基对恶评如潮充耳不闻,依旧在各地坚持演出,最终使这部作品赢得该有的尊重。为了表达谢意,柴可夫斯基把这部作品献给他。

奥尔后来也改变了当初的看法,亲自演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尽力推广;在他的学生中教授这首曲子,为这部协奏曲能获得如今的显赫地位立下汗马功劳。


在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小提琴这件浪漫的乐器写协奏曲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种种磨砺,柴可夫斯基一生再也没有创作过小提琴协奏曲,但一曲封王是足够了。

这首乐曲明显能看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的影子,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 D大调 四四拍 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主部主题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管弦乐奏第一主题的片段,把情绪推高,小提琴轻柔进行独奏起到装饰作用,接着出现著名的第一主题,具有斯拉夫乡愁般的哀调与民族色彩。仅管是大调但也带着哀伤,这是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特色。

第二乐章,短歌 行板 G调 四三拍 三段体,被称为“小抒情曲”。木管乐器奏出静静的序奏部之后,附弱音器的小提琴独奏出保函忧愁的甜美俄罗斯民谣。主旋律真挚动人,沉思般的抒情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这是全曲中民族色彩最浓厚、最吸引人的乐章。

第三乐章,终曲 活泼的快板 D大调 四二拍,回旋奏鸣曲形式。在最强音的管弦乐演奏之后,接着是无伴奏独奏小提琴部分,然后出现小提琴所演奏的第一主题。主题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着,勾画着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长卷。整乐章都被俄国民间舞曲风格的节奏所支配,全曲在高度狂热的兴奋之中结束。


关于柴可夫斯基,我们的鸿篇介绍到这里就要暂时画一个句号了。在浩如烟海的音乐长河里,谁的旋律写的最棒?在小编眼里,柴可夫斯基永远是第一位。不过,是什么时候大家开始关注他的死因、八卦他的性取向;胜过关注他的音乐本身了呢?拨开历史的烟尘,当我们不再为音乐之外的俗事所扰,或许才能真正明白柴可夫斯基究竟想用音乐向我们诉说什么。

或许他会说,“美,是我一生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