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车时不能打电话,但为啥能跟副驾聊天?

 蓝调闲人 2017-10-31




交通事故每一天都在发生,其中很多都是由于司机开车不专心所造成的。因而很多地区也出台了明文法律规定开车的时候禁止发短信、打电话。发短信,打电话会分散司机的注意力不难理解,然而,似乎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跟乘客交谈


是因为难以管理?还是说跟乘客交谈没有那么分散注意力?


今天,我们就用科学的实验,实在的数据,来告诉大家打电话vs与乘客交谈之间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者之间是否真的对注意力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区别。


Waugh等人(2000)做了这么一个实验:12个24-49岁之间的司机在一个环形赛道内进行驾驶,这个赛道大概长这个样子:



那些黑点是一个个的交通锥,也就是下图这货,是用来方便测试司机的开车速度的:



司机们只要在这条赛道内开车就好(不是赛车),同时要用手机和实验人员进行交流,或是与作为乘客的实验人员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嘿嘿,是需要思考的标准测试题目,比如记住一个句子啊,猜个字谜啊什么的。


正式实验之前,司机已经通过练习对这个赛道非常熟悉了。结果发现,同样难度的题目,如果司机是通过电话交流,那么他们的车速要显著低于与乘客交流。说明什么问题?使用电话的时候,这种交流更会占用司机的认知资源,说白了就是脑力,所以他们为了安全不得不降低车速。


OK,结论有了,到底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Ostrand等人(2016)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首先,研究者们让司机进行了模拟的开车实验,大概就是这样:



适应了这种开车环境以后,就开始真正测试了。


司机的开车环境有不同难度,比如大雾天、雨天或晴天。司机旁边有个乘客,他们的任务是互相给对方讲童话故事。而乘客分两组,一组看得见屏幕,另一组被蒙上眼睛看不见屏幕。实验结果显示:


1)无论乘客能不能看见屏幕,乘客语速都不会由于天气情况降低;


2)当乘客可以看见屏幕,司机在天气情况不好的时候会降低语速;但当乘客看不见屏幕的时候,司机并不会因为天气情况不好而降低语速。


这说明了什么?


首先,说明乘客一般不会有意识的因为开车的难度而调整自己的语速。


当路况复杂,开车更困难的时候,开车这项任务要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个时候,乘客没有降低语速,那司机就不得不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来理解童话故事,这就给开车带来隐患了(此处严重表扬生活中因为路况不好而主动闭嘴/降低语速而让司机专心开车的乘客)。


然后司机这边也很有意思。实验显示,如果司机知道乘客能看见路况,他就会在困难的时候降低语速,把有限的认知资源更多的分派到开车这件事来,他相信乘客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他知道乘客不能看见路况,他就不会这么做。这时有限的认知资源被“讲故事”这件事占用了,开车就有点隐患了哦。


那么问题来了,亲们,打电话的时候,电话另一头的人是看不见路况的,对不对?所以一方面他不能根据路况调整语速,降低司机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司机自己也不会因为路况复杂而分配更多的认知资源到开车这件事来,所以必然就容易出交通事故啦~~


综上所述,开车的时候聊天,或多或少都会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当路况良好,开车任务简单的时候,聊聊天无伤大雅,可能还可以防止司机犯困。


但是路况复杂,开车任务难度大的时候,如果司机在聊天,尤其是跟看不见路况的人聊天时(比如打电话!!!),这就会大大增加安全隐患了。


结论:

1:广大司机朋友们,不要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


2:跟乘客聊天,也要视路况而定。


3:跟副驾聊天比跟后排乘客聊天要安全一些喽。


4:乘客们看见路况复杂的时候也尽量自觉一点闭嘴或者说话慢一点哦~~


祝大家都能安全驾驶,平平安安的上班和回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