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学】果断收藏!6招看懂英文文献,高效刷文献!

 阿狸bgktduy5mr 2017-10-31


G
M
T








文本转语音功能仅限200个字符


选项 : 历史 : 反馈 : Donate关闭

1. Title

一篇文章中,题目是其灵魂,它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应文献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首先要读透文章的题目。外文文献标题常常让人乍看之下,不知所云,因此所谓读透就是看完标题以后,可以推测出作者重点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听起来有点玄乎?新手们不急,在阅读过一定数量相关领域特定方向的外文文献后,这个过程就会成为条件反射了~

G
M
T








文本转语音功能仅限200个字符


选项 : 历史 : 反馈 : Donate关闭

 2. Author and Department

作者的姓名和单位,一般出现在标题下方,主要是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很多同学常常苦于某篇外文文献始终找不到全文,这时可以考虑到该作者的个人网站上去找,或是给作者发邮件,英语国家的作者会把喜欢把自己的文献给别人,因为他把这些文献给别人,也相当于在传播他自己的学术思想。尝试过发现不行?不急,戳这里→【研学】敢不收藏?外文文献查找超强攻略!

3. Abstract & Key words

摘要是文章的心脏,概括全文的精华。一般包括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所以,摘要要精读,哪怕外文看不懂也要往下看!(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所以在你第一眼看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是正常的。)读的时候带着问题,效率更高这篇文章研究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是否新颖?得到了什么结果?这篇文章与我研究的内容是否相关?采用的方法我是否感兴趣?结果是我想要的吗?等等。

4. Introduction

引言是对全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勾画。可以理解为:一篇简单的该领域内的文献综述。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进入某一领域最好的教科书,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某领域,还请认真的阅读每篇论文的Introduction,你可以详细的了解到你所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今的进展,这是你爬上巨人肩膀的梯子。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

5. Analytical Methods / 

Data and Methodology

简单地说,这部分就是介绍试验方法,作者是如何做试验的。刚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材料与方法是很重要的,你需要从大量的方法中总结你需要的方法。通过阅读此部分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6. Results

结果是对实验情况作一个总的介绍。在阅读外文文献时,我们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外文作者通常会侧重以图的形式表现各种结果,所以学会看外文标注的图很重要。

7. Discussion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将阐明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原理,并进行综合、推理和归纳,探讨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该部分会指出本研究成果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一致或不同的地方,讨论该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可能性。所以,这是重点,必须精读!在读之前可以先想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的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

8. Conclusion

结论部分会简明扼要地归纳出该研究的新发现、新观点、新理论等。若是带着扩充知识面的目的来阅读文献,那么结论部分就很重要啦。观察作者提出的主题,以及该主题目前的进展,然后在reference中找寻相似的文章,每天读个一两篇外文文献,一个月后就基本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9. Reference / Bibliography

如果你想继续深入的了解文章,参考文献为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通过参考文献,可以观察一些特定领域大牛们的名字,和一些日期较新的文献。同时,如果对文中某一些专有词汇弄不明白,也可根据参考文献进行“追根溯源”,找到需要的文献。

(二)不同的阅读目的,不同的阅读重点

(图片仅供参考)

Tips

1. 划关键词 / 关键信息


相信广大同学们都习惯一边看文献,一边涂涂划划了吧~小编在此要强调的是:请准备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如果是电子版文献,采用不同颜色的高光),划关键词时按照以下范畴:①对我直接有用的,②可能会拓宽我的研究领域的,③可能会启发我写作的。(可以方便读完后的笔记整理以及日后回顾。什么?你说阅后即焚?泥萌在开玩笑嘛?!)

 

2. 精读 + 略读


阅读文献时要有所侧重,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在关键词的引导下进行精读和略读。一般情况下,摘要都是要进行精读的!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外文文献相比中文文献,其阅读困难一般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领域词汇量不够,遇到专有名词就卡壳。二是专业领域知识不够,遇到专业知识也卡壳。因此,在精读时需要快速找出其中的生词,火速查字典,标注上意思(先标中文,觉得中文意思不够贴切时,再补充上英文释义,这个过程尽量要快!)这样,在阅读时就不会因为要不停地查字典而变得心浮气躁,保证思路的流畅~(大牛们可根据泥萌自己的方法)。此外,对于一些诘屈聱牙的论文式英语表达形式(这可能是英语基础薄弱同学的硬伤),一定要分析并弄懂,这可从本质上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哦~

 

对于跳读 / 略读的部分可以不用纠结生词:要明白读文献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若是一边读一边查字典,思维可能会出现断层,效率低下,并且读完全文后不知所谓。

 

3. 联想阅读


一篇英文文献,如果对其背景知识所知甚少,读起来将相当吃力(具体表现为刚接触一个领域时)。因此,除了不断提高阅读量来增加相关领域的了解外,阅读外文文献时要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带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寻找联系,联系越多越强越复杂,我们捕捉信息的网就越大越密越严谨。同时,要注意甄别信息的优先级,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信息上。

 

4. 做笔记


首先,为自己的想法分类哪些是对文章的质疑、哪些是对论述的补充、哪些是顿生的灵感、哪些是费解和困惑(通过选择不同的批注图形、标签样式、或批注颜色来实现)。此外,还可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方法、包括看不懂的地方和疑问等集中记录在一个文档里。

 

笔记尽量简洁。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的有很多,那很可能是没有get重点!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有严格的提纲,每一段落都有主题,并且文中将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因此,找到重点很重要!大量的次要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 用自己的话概括和梳理文献,及时回顾


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中英文皆可,最好是英文)。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ion里确认一下。如果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

 

重点文献要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不断重温文献的core value之外,要有意识地记忆标记过的生词,这些可能是专业领域里的术语,将其嵌入文本语境并在自己的脑中进行循环往复的记忆才是最有效的背单词方式~(对于其他不是那么重要的文献,也可以准备小本本记下遇到的生词哦)

 

6. 提高效率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


编后语: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量的积累,如果能养成每天阅读文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外文文献阅读就会变得so easy了~祝大家能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乐趣和知识,成就事业~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