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针见血的7本人性经典,给你当头棒喝

 歌白8fzubxlfxb 2017-10-31

- 1 -

《恶意》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推荐理由 |        

作为一部手记体杰作,《恶意》多年来在票选中始终名列前茅,同时被评论界和众多读者视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与《白夜行》同享光辉与荣耀:环环相扣的侦破进展百转千回,将手记体叙事的无限可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复杂人性抽丝剥茧的深刻描画,令人眼花缭乱、哑口无言。看完整本书,不禁脊背发凉,冷汗直冒。如果说《白夜行》中的爱情极度炽烈,令人粉身碎骨,那么《恶意》中的怨恨则无比深沉,令人万劫不复。        

   

精选书摘 |    

1、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2、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一份错觉上。老师错以为自己可以教学生什么,而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重要的是,维持这份错觉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为看清了真相,反而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在做的事,不过是教育的扮家家而已。    


- 2 -

《鼠疫》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推荐理由 |        

《鼠疫》这样隐喻人性本质的书看多了后,再看现实时,也会带着类似的悲悯,会更容易原谅他人,也更愿意放过自己。        


       

作为人类,最无辜且令人悲悯的地方在于,我们永远没办法选择生命最初的遭遇。在尚未形成自我意识、获得良好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时,若不幸受到伤害,便很容易将“病菌”激活,若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会愈演愈烈。这世上的人不是携带着大病菌,就携带着小病菌,好一点的也只是控制着病菌不让它传染给别人,我们都是一样的残缺。加缪认为:没有绝对的英雄主义,所谓英雄,不过是在看透了这样的宿命后,选择同情与抗争之路。毕竟这条路能救他人,同时也能救自己。        

   

精选书摘 |    

1、人是一种概念,不过,一旦脱离了爱情,人就成为一种为为时级短的概念。    


   

2、每个人身上都有鼠疫,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的,没有任何人是不受鼠疫侵袭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留心自己,否则一不小心,就会把气呼到别人的脸上,从而把鼠疫传染给他。    


- 3 -

《罂粟之家》

作者: 苏童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 |        

苏童笔下的人物总是生活在真正的水深火热中,被环境烤着,被自己熬着。在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群体的意识下,人性也变得极为扭曲,那是一种既认识到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的黑暗,却没法去抗拒的无奈,也是一种眼睁睁看着自己沦陷,走向毁灭的悲凉。        

   

精选书摘 |    

1、人们记得刘素子十八岁被一顶红轿抬出枫杨树,三天后回门,没有再去她的夫家。我们看见她终年蜗居在二院的厅房里,怀抱一只黄猫在打盹,她是个嗜睡的女人,她是爱猫如命的女人。许多个早晨和傍晚,窥视者可以看见刘素子睡在一张陈年竹榻上,而黄猫伏在她髋部的峰线上守卫。窥视者还会发现刘素子奇异的秉性,她一年四季不睡床铺,只睡竹榻。    


- 4 -

《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 余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