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平屏障十座山,你知道几个?

 369蓝田书院 2017-10-31


富平县境内自东向西横布着一座座山峰,(系乔山余脉)伸入境内,因在渭河以北素称北山。地形北缓南陡,起伏延绵,高度在海拔656米至1439米之间,山势陡峻险要,巍然耸立,形成富平县北部的天然屏障。


万斛山


位于峪岭乡,距县城54公里,山以其石如斗斛数万而得名。山巅建有宝塔一座,当地居民习称塔儿山。南北走向,长7公里,宽3公里,海拔1306米,山峰陡峻,山石丰富,是良好的建材资源。


金粟山


位于美原镇雷古坊境内,距县城42公里。亦称紫金山、菩萨山。海拔1247米,天然林及山坡植被良好,解放后,县、乡均设林场,是良好的避暑观光胜地。


频  山


亦称明月山,蜿蜒于白庙、底店、赵老峪、铜川境内。西南距县城27.6公里,海拔1439米,为县内最高山峰,系墨青色岩石,山坡大部植被良好。频山山峰高峻陡峭,沟壑纵横,多涌泉,为频水源头。


月窟山


因其山势嵯峨,状如月之斑影,其状参差嶙峋,故名月窟山。位于曹村与白庙之间,距县城30公里。海拔1251米。山坡广植杂果,以杏、梨、柿、核桃、花椒为主、灌木丛生,植被丰富。唐代建有崇圣寺,风景宜人,富平八景之“石洞书声”“灵湫夜月”均在此山之中。石洞有王石洞、玉女洞、仙人洞、黑风洞等。自古文人墨客多有题咏,传说纷纭。

锦屏山

主峰将军山,位于长春与白庙之间,距县城36公里,海拔1347米。因建有秦大将王翦庙,故又称将军山,昔时沿山松柏长青,花草茂盛,蔚为壮观。“锦屏列翠”为旧时富平八景之一。山藏黑色、云灰色大理石,是做雕刻之工艺材料。


邑 山


其形如椅,亦名椅子山。位于长春乡境内,东南距县城32公里,东西走向,海拔1094米,表层多礓石,内层片石蕴藏丰富,是建筑之良好用材。


金瓮山


以其状如虎踞,亦名虎头山。位于曹村境内,距县城26公里,海拔1151米,长1.5公里,宽1公里,为石灰岩结构,是烧白灰的绝好原料。山坡多灌木、杂果。唐顺宗丰陵依山面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乳山


位于雷村与齐村之间,距县城19公里,海拔738米,山坡平缓多耕地,广植花椒,是座石灰岩结构的独立山峰,东西走向,面积1平方公里,《富平县志》(吴志)载“两山相对,类如乳形,因名天乳山。”唐文宗章陵位于山之阳,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山


位于宫里镇北部,距县城17.6公里。因其主峰隆起,左右两峰稍低,宛如凤凰鼓翼欲飞,因名凤凰山,亦名龙泉山、玉罄山。东西走向,长约3.5公里,宽3公里,总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802米。天然石料优良,盛产墨玉,色匀质坚细腻,为雕刻与建筑的上等原料。山势低缓,植被尚好。唐中宗定陵位于主峰之阳,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阜山


亦名土山。位于曹村镇西南沿,距县城15公里。山势南北走向,长1.5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海拔656米。山中蕴藏优质石灰岩,表层多为耕地,广植花椒、柿子等,为唐代“红佛寺”故址,系一自然隆起之孤山。


由于千万年地球自然造山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今日之富平地貌,北部众山相连,山山峰峰间天然峪道遍布,大小沟峪1127条 ,较大者有大水峪等九条,故县志有九峪肥田之誉。集雨面积共105.11平方公里,拦洪淤田,从秦代起就发挥了肥田益农的良好效益,秦始皇赐王翦“良田千顷”,可见富平早期农业的发达与土地的开发利用较为充分的景况。

十山之天然矿藏,主要以石灰石量大居首位,墨玉古今驰名。石灰石探明储量1917.5亿吨,品位一级,开采条件良好,为发展建材业之天然原料库。大理石矿有黑色与隐色两类,隐色有茶黑色、豹黑色、云灰色、斑纹状浅灰色、豆绿色等5种,是建筑装饰材料。黑色大理石即墨玉,是碑石最名贵的品种,故称罄玉,储量313万立方米,石质细润,光可照人,宜镌字碑,善耐风化。远自北魏时开始,先民就在这群山叠嶂的矿藏中,开发制作碑石,工艺品,到唐代已享有盛名。


图文来源:渭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