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运动论5

 怀柔学馆 2017-10-31

太极拳的源与流

本来是想谈谈太极拳的内劲成因等内容,细思之后,感觉还是有必要把一些问题先搞清楚了。既然是漫谈似白话文因此也没必要太过于刻意前后体系,随感而论吧。

就把所谓太极拳源流的事先扯一扯。前论中说了,太极拳就是通过训练达到手脚一体,手与足能够一体,那么整个身体也就浑圆一体了。“太极”两字在今人看来实在是高大上的样子。不过,太极拳本来并不叫太极拳,有叫陈家拳的,有叫棉拳的,有叫武当拳的,还有其他流传不广已经不为人知的名称。这种叫法能通俗很形象,陈家人创的打的拳所以叫陈家拳,被挨揍的感觉就像是被包着棉花的铁棒子打了似的所以叫棉拳,在武当山上创出的拳也就叫武当拳了。

至陈家拳后,太极拳的“流”是比较明确的,影响广泛且习者众多且关系密切的有陈氏太极、杨氏太极、武氏太极、吴氏太极和孙氏太极。当然还有和氏太极、赵堡太极等。比较有争议就是太极拳的“源”。因争议,有许多人非得让“张三丰创太极拳”成为一种传说,一种故事。

考究“源当然不是坏事,但是既然“年轮”已淡,也不必刻意于具体的人事。如果非要定论,那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中华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今天我们还在传承和宏扬着传统优秀文化。所谓创新也不过是传统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满足现实的需要罢了。最能体现中华古人传统智慧又是什么呢?当然是传统中国哲学了。最能代表中国古人对宇宙、对天地,对人、物、事的观点的哲学当然是《易经》及由其发展而来的阴阳五行学说,这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民族的力量。

阴阳学说一经和某个行业结合,就催出新的富有卓识的全新的理论体系,并促进和推动古代中国的发展。中国传统医学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表现在某个或者几个代表人物身上,中国古代拳术与最优秀的中国传统哲学一经碰撞,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于是一个全新的武术门类——内家拳出现了。随后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极拳也陆续产生了,尽管初始的名称不一定是这么称呼的。从此“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幅全新的武术图景打开了。知道李小龙的《截拳道》吧,正因为他能够把所创拳术与阴阳学说相结合,《截拳道》也最终成道了。

大抵如此吧。

编个故事大家乐乐吧。话说很古的时候,有三个哥们,他们个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什么四书五经,什么孔孟之道,易经呀,阴阳学说呀。就连医学呀,阿猫阿狗之类的动物学也五一不精。但他们真的也够衰的,时运不济,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最终放弃功名。

哥们几个决定脱离事非当个道士、和尚什么的,恰巧他们的授业之师都是武术名家,看到这些哥们天资不错,就传授了他们很多长拳、短拳,南拳、北拳,重钢、轻械等等。但这些拳术打起来很猛也很累,有时还会自己伤了自己,或者互相伤害。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实在是舞不动大小器械了,行拳出脚大不如前了。

这样下去不行哦,哥们觉得要改变这种状况。开始修炼华佗的《五禽戏》,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呢——灵魂!为什么会缺少灵魂?因为没有道可循。难得这三个哥们太有才了,他们不约而同地说道:一阴一阳为之道。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哥们终于个别意见不同难于共识,立志各自修为,于是就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分别。

听说百多年以后,又出了个奇才,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重新冶为一炉,创立了孙氏太极拳。

以上故事纯粹杜撰,只为轻松气氛开心开心,千万不可当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