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熟的人永远不会这样发微信

 黑猩猩表哥 2017-10-31

后台有一位朋友,向熊表达了这样的困惑。

熊爷觉得,如果说沟通是一门艺术;

那么,用微信沟通,就是一门现代艺术......

比起传统的面对面与电话沟通,微信沟通有自己的特征与小玄机;

或许,这位男生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个中奥秘,才导致了发微信时的一些“不成熟”做法。

所以,今天熊爷想要为大家推荐一本沟通神书:《沟通的艺术》。

这本书由沟通大师:罗纳德·B·阿德勒所写的书,熊爷也曾为大家介绍过。

不瞒大家说,每当有小伙伴遇到沟通上的问题,熊爷第一时间想起的,都是这本书......

今天,熊爷则借由书中的“人际沟通与社交媒体”部分,向大家介绍一些发微信时要注意的禁忌,希望大家都能引以为戒~

“成熟的人,永远不会这样发微信。”

1

不发容易引起歧义的微信

当我们在与别人面对面聊天时,不仅是在听别人说话,还能通过对方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明晰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比较不会误解对方的真实感受;

然而微信的文本消息,因为只包含字词,没有视觉上的线索,而比较容易引发歧义。

比如,以下就是一个容易引发歧义的反面教材:

A君因为好几个星期没有收到好朋友B君的消息了,于是决定发微信关心她。两人的对话如下:

A君:“发生什么事了吗?”

B君:“没什么,我很好。”

B君回的这句话,虽然字面意思是“我很好”,却很容易给人造成歧义,看起来就像是大写的“冷漠脸”。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在发送一条信息前,多想想自己的信息够不够明确,会不会引起歧义;只有这样,误解才不会发生。

比如,在这个时候,B君其实回个电话,真实地传达自己的情绪;或者,用一些表达欢乐情绪的表情包。

熊爷觉得,表情包就是弥补微信聊天“容易造成歧义”这种缺陷的神奇存在;

擅长使用表情包的人,大概也是懂“微信沟通”这种现代艺术的赢家吧....

2

不会随意在朋友圈发布隐私

“互联网不会遗忘,你在今天发布的消息,会一直跟着你。”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所以,我们才不应该随意在朋友圈发布隐私。

在书中,作者举了一些发朋友圈的负面事件:

一些调查显示,在美国70%的雇主都曾因为应聘者在网上发布的信息(照片、对事物的言论等),而拒绝聘用他们。

比如,一位16岁的英国女孩因为在facebook上抱怨:“我觉得太无聊了!”,结果失去了她的工作。

而且在国外,发布在社交网站上的内容,经常会被用作法庭上的证据——从证明离婚案里的某一方不忠,到辩称父母不适合取得孩子的监护权。

作者说,尽管这些例子比较极端,但至少说明了:仔细考虑你在网上发布什么内容、谁有权限查看这些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

3

不会让自己的言语“失控”

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面沟通时无法说的话,却能在微信聊天时轻易“说”出口;

特别是一些比较情绪化的、极端的语言,无论它们是好的,还是坏的......

正如作者所说,这是因为:通过微信,相对于面对面交流来说,可以更加自由地抒发情绪;

这种现象甚至还有一个专属的称谓,叫作:“网络抑制解除效应”。

“沟通者在使用微信等媒介渠道时,变得不那么谨慎,较少进行自我监控,通常不加掩饰地表达爱慕、批评与不满”。

比如,比起面对面聊天,在微信上,我们更容易使用“爱你”、“么么哒”等字眼;

同时,在微信上与别人发生争吵时,难听的话、脏的字眼,也更容易出现。

对此,作者建议我们,在向对方发送微信之前,想一个问题:

如果对方就在你的面前,你会对TA这样说话吗?如果答案是“不会”,最好在按下“确认键”之前,再仔细思考一下。

不会忽视聊天对象的年龄与身份

有一些人,无论和朋友、同事、客户还是长辈聊天,都喜欢用逗比怪趣表情包,开口闭口就是“宝宝”、“亲爱的”的称谓;

这其实都是忽视聊天对象的年龄与身份的不成熟行为。

“给你的信息接收者发怎样的微信,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他的年龄再决定。”

比如,当我们与长辈发微信时,不应该忘记“您”、“请”等敬语的使用;与客户沟通时,也应该要慎选字眼......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微信使用习惯;特别是对于长辈来说,微信可能不是他们首选聊天工具。

因此,“是要给你的信息接收者发短信、写邮件还是打电话,你可能需要考虑一下他的年龄再决定。”

不会无视他人的感受

相信很多人,都受过这样的苦:

朋友圈被微商代购的“微店宝贝”刷屏;被群发“帮忙投下1号,每天一票”的信息骚扰......

作者说,这些行为,其实是一种“技术滥用”,也是一种无视他人感受的表现;

而想要做到尊重别人感受地“发微信”,有一个“白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熊爷觉得,适度地发朋友圈、在征求别人意见的前提下请人帮忙,都是可取的;

但成熟的人,都不会无视他人的感受,而随意地发布、发送这些可能造成困扰的信息。

不会因为有了微信

就忽略面对面沟通的时间

“时刻在线,会偷走你进行面对面沟通的时间”。

虽然微信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方便;

但是,对于我们的家人、朋友,没有什么比得上面对面交流来得更加温暖。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的爱人、家人暗示或者直接告诉我们,想要有更多时间面对面相处,那么,我们最好接受对方的要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