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谈养胃: 吃喜欢吃的东西, 就相当于“进补”!

 乡草药效 2017-10-31

最近不少人都感觉到早晚“嗖嗖”的凉意,秋天真的到了。面对一冷一热的刺激,有些人就觉得自己出现反酸、恶心、上腹饱胀等不适。消化内科专家提醒,天气转凉后,“老胃病”要更加呵护自己的胃。

医学指导:

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副教授 陈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张文茹

天气转凉,胃病早防

40岁的陈先生,前两天睡觉忘了盖被子,结果早上一起床就到厕所拉。

陈医生说,最近医院多了很多像陈先生一样的人,他们生活中大便就偏软,进食生冷后容易出现反复胃痛或腹泻。虽然症状不严重,但经常反复。

张医生说,天气转凉后昼夜温差大,人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大量分泌,胃肠出现痉挛性收缩,对温度的适应性及自身抵抗力都会下降。

另一方面,秋冬食欲也变得旺盛,食量变大,这也会加重胃及十二脂肠的负担,使胃肠道疾病多发。

此外,进入第四季度,很多公司工作量都增加,工作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加上三餐不定时,就很容易让胃病找上门。


“老胃病”饮食要当心

陈医生认为,从中医角度讲,饮食上有以下几个原则要把握:

1、胃痛戒酸甜,胃胀戒产气

以胃痛为主的患者平时注意少吃酸味和甜味的食物;

而胃胀为主的患者平时少吃易产气的食物,比如黄豆、番薯等。

2、胃以喜为补

每个人对食物都有所偏好,吃喜欢吃、身体需要的东西,就相当于“进补”,假如是不喜欢吃的,或吃了以后不舒服的东西可以记录下来,今后少吃或不吃。

当然,胃以喜为补的“喜”也不可以无节制食用,尤其是对身体无益的食物。

Tips:

1、中医推荐暖胃食疗方

老胃病的病情反复的关键在于人体的正气强弱。

陈医生表示,有一些简单有效的办法来增强人体的正气。


①艾灸双足三里

足三里穴系胃经合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健脾胃等功能。

对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长期艾灸该穴有明显的补虚祛寒功效。

每天按摩足三里1~2次,每次20~30分钟,也有类似的效果。

②炖服参汤

参类药物有补气之功,长期饮用能够补正气,调整体质。

一般天气较热时选用太子参,天气转凉后改为红参或党参,冬天则用高丽参。

每次10克左右,炖服,也可以炖瘦肉等,每周以2-3次为宜。

2、西医推荐:每天按摩腹部可健肠胃

方法:晚上睡觉前,擦一点风油精在肚脐周围,用手按摩腹部,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每天做30~50次,直至腹部变热。

点评:张医生介绍,大部分功能性疾病,比如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采用此法都会有疗效,一些患者用了这一方法后,都表示自己的肠胃“听话”不少。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39健康网
微信公众号:health39ne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