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凯里发展“新地标”|下司中学(新址):新校园、新气象、新征程!

 dinggenbao 2017-11-01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2017年3月份,在凯里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管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下司民族中学搬迁到了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可容纳36个教学班级的新址,同时,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凯里市第十七中学!新校园、新气象、新征程由此开启......


(建议在wifi情况下收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0月30号上午,下司民族中学的操场上,雄壮的国歌响起。仪式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崭新漂亮的楼群静静伫立,宽敞整洁的篮球场敞开胸怀,身着正装的老师和穿着校服的学生们一个个意气风发。

据悉,下司民族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有60年办学历史的乡镇中学。由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原校区因基础设施滞后、配套功能不全,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凯里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工管委的关心和帮助下,经过近两年的施工建设,位于下司古镇核心区的新校址拔地而起,东靠百米大道,南沿开司大道,西临清水江,北有金源大道,17路、28路、301路等公交通达,交通便捷,人杰地灵。

如今,一座崭新的现代化乡镇中学拔地而起,高楼矗立,环境宜人,寓教于境。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地理科学教室、科技活动室、标准化实验室、高清录播教室、网络及主机系统、智慧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大数据中心机房、智慧班班通、实验食品设备及课桌椅、智慧教育云、智慧一卡通系统、智慧问卷系统等设施设备一应齐全,为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龙晓娅

七一班学生

“走进这个教室,这里的一切让我充满了好奇!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兴趣,更加容易记住!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正在地理科学教室上课的七一班学生龙晓娅告诉记者。

“学校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048人。这是一所集教学楼、综合办公楼、专用教学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标准塑胶运动场(在建)于一体的学校,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为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2017年中考中,我们学校共有360名考生参加中考。总体水平在全市16所乡镇中学中位居前列。”下司民族中学校长文光胜介绍。



(记者采访下司中学校长文光胜)

此外,学校创新提出学生自治管理思路,除规范组建团委、学生会机构,成立丰富的社团组织外,还设置了功能强大的文明监督岗,进一步优化校风学风。

“我们这个文明监督岗主要是为了监督同学们有没有扣衣服,戴校牌,乱扔垃圾,希望以此来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丽!”正在执勤的八七班学生龙小燕说,当记者问她,搬到这所学校有什么感受?龙小燕回答:“现在的环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

当然,除了紧抓教学质量,学校也积极倡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动起来!”除了日常的体育教学,还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丰富了办学特色,独竹漂、龙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州一枝独秀,曾多次选派选手参加全省乃至全国性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中午十二点,我们跟随着学生们一起来到食堂,大家在自己班级排队打饭,整个现场井然有序。“原校区的学生食堂非常小,位置也不够,很多学生吃饭时或站着,或带回宿舍,那时候条件确实非常艰苦,现在好了,食堂共有900多个位置,同时我们实行了班级分餐制,希望他们自己主动培养吃多少拿多少以及吃完自己打扫,洗碗的好习惯!”文校长说。

吃完了午饭,终于到了午休的时间,看着洁白的学生宿舍,我们也忍不住实地探访一番,“崭新的储物柜,明亮的房间内洗漱区、生活区、厕所区域分明,贴心的夜间自习室,有专人24小时值守,全新定制床铺,温馨的小床,实在是'高大上'!

下司民族中学鸟瞰图

下司民族中学(新址)的建成使用,对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打造乡镇中学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品牌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