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𠫓 说文解字

 stany112 2017-11-01

汉字:𠫓   

𠫓在说文解字
卷标:卷十四
拼音:tū
部首:𠫓部

《说文解字》:「𠫓」

 查看:扫描版《说文解字》页码:2974
 查看:汉字「𠫓」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
【卷十四】【𠫓部】  他骨切

不順忽出也。从到子。《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内也。凡𠫓之屬皆从𠫓。

𡿮

或从到古文子,即《易》突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不順忽出也。
謂凡物之反其常。凡事之屰其理。突出至前者。皆是也。不專謂人子。
从到子。
到今倒字。倒子、會意也。他骨切。十五部。
易曰。突如其來如。不孝子突出。不容於內也。
此引易而釋之。以明从倒子會意之恉也。離九四曰。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鄭注曰。震爲長子。爻失正。突如震之失正。不知其所如。不孝之罪、五㓝莫大。故有焚如死如棄如之㓝。如淳注王莽傳亦曰。焚如死如棄如謂不孝子也。皆與許合。許葢出於孟氏矣。子之不順者、謂之突如。造文者因有?字。施諸凡不順者。
?卽易突字也。
倉頡之?卽易之突字。非謂倉頡時巳見爻辭。正謂周易之突卽倉頡之?也。此爻辭之用叚借也。突之本義謂犬從穴中暫出。?之本義謂不順。故曰用叚借。按小徐本有此六字。大徐本刪之。由其不知許意也。若近惠氏定宇校李?祚同易集解改作?如其來如。則爲紕繆矣。
或从到古文子。
㜽古文子也。故?爲倒古文子。大徐於此下安卽易突字四字。惠氏之誤本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