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而不贵的千万富翁

 老刘tdrhg 2017-11-01

作者: |朱辉   图 | 石海

来源:特别传媒  

  

20世纪90年代初,家财百万级人士,往往被冠之以“百万富翁”的头衔,对此,我们不觉得有什么语病。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百万富翁”这样一种称谓,似乎只适用于内陆非省会城市。百万元固然还算富有,只是相对工薪族而言,在富翁这个群体中,百万元顶多只能“擦边”,或者“候补”,富翁的及格线,渐渐被提高到了“千万”。

  

如果富翁的档次可以折算成行政级别,亿万富翁以上者,相当于高干,一般人接触甚少,千万富翁相当于中层干部,许多人都能近距离接触到。

  

好几年前,鄙人在一家杂志社工作,内容是挖掘一些爱出风头的私人老板,有偿替他们做个人宣传。我的第一个专访对象,就是钱老板,那时,他经营一家效益不错的装饰材料厂,有几千万元的身价。

  

多年以后,我还记得他,因为采访那天,他特意穿了一件有几个破洞的旧汗衫,以示他不图生活享受,一心追求事业发展的性格。

  

从他的厂子出来,我们都忍不住笑了。为什么笑?做这样的秀,对于一个千万富翁,似乎有些不合适,如果由一个知名大富豪来穿这件破汗衫,效果就不一样。破汗衫不是每个富翁都能拿来做道具的,得有相当资格。

  

后来,鄙人跳槽到一家公司,老板也是千万富翁,也很低调。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迫不得已。公司业务主要来自某特大型国企,老板接触的大多是这家企业的科级干部,偶尔接触处级以上。与这些级别并不高的企业干部交往,他的千万元资产固然让人羡慕,并没有高人一头的感觉,相反,常常要有求于人。到自己公司下属工厂逛逛,固然让该老板自我感觉好了一点,与底层工人接触,常常需要用粗话训人(他的个人经验)。不定期说粗话,显然不利于小资风度的形成,因此,几千元一套的西服,只能穿出几百元的感觉,让人始终觉得他只是一个有了钱的小市民而已。

  

“我们这批人,看起来成功了,毕竟有缺陷,富而不贵……”一位文化产业的千万富翁对我说。他是靠打擦边球,在出版领域迅速起家的,速度之快,让同行羡慕不已。不过,他并非土包子,有本科学历,清醒地总结出千万富翁普遍的“富而不贵”的状态。我问他,怎样才能算“贵”,他说,起码要在地方行业协会,挂个理事、副会长,或者挂着象征社会地位的头衔,不至于见个科长,都要点头哈腰。这些东西,现在,一般亿万富翁才会拥有。

  

看来,富翁的标准快要提高了,就“千万富翁”这个群体而言,其实,他们是最有进取精神的,这种进取动力,很大程度来自“富而不贵”的状况。在物质追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精神追求能促使他们继续奋斗,对于社会是一件好事。起码他们的发展能促进就业,增加税收。

关注特别关注

遇见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