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号是这样炼成的

 费眼图书 2017-11-01
  2013-03-20 09:22 星期三
  

外号,又叫绰号、别号、诨号或诨名。是根据一个人的特征、特点,名字的谐音,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特殊的事情,说过让人难忘的语言等等,的非正式名字因而含有亲昵、纪念、玩笑、憎恶或嘲弄的意味。

 

这么多年,听到人的外号了,有的纯属骂人没什么意思,有的很搞笑,让人难忘,有时候想起来,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比较容易给人起外号的地方有这么几个:学校、工厂、机关单位等等;还有就是农村,村民们劳动、生活在一个小天地里面,天天见面,邻里之间长短是非都知道的很清楚,慢慢外号也就随之而来了。总之,常常聚集在同一地点的人群,最容易发生相互之间起外号的事情。

 

比如在学校,学生首先爱给老师起外号,尤其是比较严厉的老师或者特点比较显的老师,往往很快就被学生起了外号。比如黑脸、妖婆、、大肚子,猫脸等等。

 

中学的时候,有个姓董的老师也不知是懒还是爱美,自己的黑布鞋脏了以后不用水洗,而是往上面打点鞋油遮住,时间长了,布鞋穿得就跟皮鞋似的,学生就给他起个外号叫“鞋油”。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后来大家叫着、叫着不知怎么就把“鞋”字给去了,就剩下一个“油”字。新同学来报到,就跟他们说你们的美术课是“油”老师教,新同学不知就里,以为老师姓“油”,第一次上课,就叫一声:“油”老师。不答应吧,显得没礼貌;答应吧,实在是违心;解释吧,又不知从何说起。弄了个脸红脖子粗,后来我们听说了,笑得岔气。

 

单位也有同类事情,有个爱吹牛的同事,大家叫他“老牛”,时间长了,外面的人不知就里,来找他办事,常常递一根烟,很客气地称呼他一声:“老牛”。后来最初的同事走了,没有人给他“平反”,现在很多人就以为他真的姓牛了。

 

如果有个人叫“猪八戒”,大家是不是以为他就一定又黑又肥,是个丑人呢?其实不然,我们同学长得白白净净,瘦瘦高高,很帅气的一个小伙子,外号却叫“猪八戒”。那还是初中的时候,大家晚上没事就挨个儿讲故事,轮到的时候,给我们讲《西游记》,但是他嘴笨,每说一句话都带好几个拉长声的“嗯……”,大家听着都犯困,一会儿就睡着了。而他那里却并没有停,也不知道讲到了什么时候,有个同学起夜,听见他还在那里讲“嗯……猪八戒,嗯……猪八戒吃西瓜,嗯……猪八戒……”。那个同学告诉了我们,大家笑了一回,以后就叫他“猪八戒”。

 

还有一些外号,第一次听到就感觉很特别,就知道里面有故事。比如两半、十四块半、滴一滴油、大板筋、点蜡,这些个,如果不说你怎么也猜不着来历。

 

先说两半,两半这个外号是小时候给他取的,那时候刚刚懂事,就知道21多,家里给他吃一个馍,他哭,说:好、好给你两半!他高兴了。于是得名“两半”。

 

十四块半呢,这个故事有点荤,但是真事儿,而且是有点让人心酸的真事儿,大家看了不要骂我才好。说那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很穷,没什么钱。东村的王老五欠了西村的张家三小子二十九块钱,好长时间没有还。张家三小子要娶亲,愣头愣脑地上王家逼债,王老五被逼的没法,就躲出去,出去的时候告诉他媳妇,要是能顶账的话,你就跟他顶一下算了。王老五媳妇也是跟着王老王穷怕了,就跟张家三小子商量顶账,三小子快三十岁了还没有碰过女人的身子,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但也不知道是太紧张,还是没经验,两人比划了一阵,三小子也没有找着门道儿,没干成。

 

既然没干成,三小子还是要和王老五媳妇要债。王老媳妇说既然已经顶账,债就没有了,还要什么要?两人你来我往,各说各的理,官事就打到了村委会。村委会主任听了也没办法,这事儿,旁的人谁能断了?最后活起稀泥来,各打五十大板,判张家三小子账顶了一半,王老五家再还他十四块半。以后大家就叫王老五和他媳妇以及张家三小子“十四块半”,三个人一个外号,也算是外号史上的奇闻了吧?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村里常常闹停电,家里正看电视剧看到精彩之处,突然没了电,于是女人赶紧叫孩子:“三儿、三儿,赶紧点蜡,再看会儿电视……”。也不知道谁把这事给传出来,于是说起这家人的时候,就说“点蜡”他们家。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相信每个人身边也都没生过不少,不如讲出来,大家乐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