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4BC-320BC,马其顿帝国崩溃,苏秦私通被揭张仪免职

 金色年华554 2017-11-01

有段时间没有和大家说说公元前三百的事儿了,上一次,我们讲到329BC—325BC,亚历山大入侵印度,秦国君称王

今天,逗比鱼再和大家讲讲公元前324年—公元前320年的世界史。上个五年中,亚历山大东征到印度,将马其顿帝国的土地扩充到了地跨三大洲的大小。在这个五年中,从印度归来的亚历山大一回到苏萨之后就开始秋后算账那些在他东征时打着小算盘的部下。

在这次的清算中,亚历山大换了三分之一的总督,并且杀了被撤换总督中的六个。这一次的大换血,实际对于亚历山大的统治而言弊大于利。第一,自然因为这些被杀的总督本是马其顿的贵族,马其顿虽然与希腊部分城邦一样是寡头政治,但却是权力集团,彼此间即便频发利益冲突,但根本却是一致的。他们所提出的泛希腊化,并不是说要让东方的波斯帝国过上希腊化的日子,而是让波斯帝国的民众臣服于他们,让他们奉希腊为上等人。而他们之所以要跟着亚历山大来攻打东方的国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长期以来被波斯帝国“调戏”的复仇,但更多的是来抢夺东方的财产。谁都知道波斯帝国财富巨大,就连出门打仗的士兵都要披金戴银的,更不用说整个波斯帝国国土。为什么希腊雇佣军最多,就因为缺的就是财富。虽然出了许多哲学家,但是大部分的人都逃不过财富的诱惑。

这是财富的“毒”。

亚历山大西征是苦活,马其顿贵族当然不乐意,他们出兵打仗的目的就是要财富,两者之间是有价值观,世界观的不同。杀死,撤换总督,也就意味着亚历山大与贵族们之间的分歧放到了台上。那么贵族们就会盘算牺牲这个曾经被他们碰上天的“神”——亚历山大。第二,亚历山大急需的应该是各地的稳定,即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比急于开撕的好,新上任的总督势力一来也会盘算自己的前程,二来是否能迅速掌控当地局势也是不得而知。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亚历山大还在苏萨举办了八十多人的盛大集体婚礼,并且让自己手下上万人娶了东方人。贵族们两大欲望——钱与女人破灭,钱还不能拿回希腊,女人还得找劣等女人。看似喜事,却将他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推向悬崖的边上。为他而鸣的丧钟渐渐敲起。

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的好基友赫菲斯提翁去世,几个月之后,亚历山大在伤病十天之后去世,被人谋杀的传闻传到了今天。

324BC-320BC,马其顿帝国崩溃,苏秦私通被揭张仪免职

(上图勾勒地有点不完全贴切,粉红色为马其顿帝国,也称为亚历山大帝国,蓝色区域为战国时期的中国,不包括后来归附于秦的西南与的南部地区)

在亚历山大去世之后,整个国家迅速被亚历山大原来的近臣们瓜分,希腊诸邦见势立刻也来趁乱蹭一脚,之前因为得罪马其顿而被流放的雄辩师德摩斯梯尼也恢复了公民身份回到雅典。血雨腥风,风光数年的希腊联军因为各自心怀鬼胎,也因为马其顿国内部的宫斗与政变而彻底解散。

一百年后的中国,七国统一文字,大一统思想形成,而此刻的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因为亚历山大的去世,错过了一次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大一统。一般历史学家都会认为简单而粗暴的融合是导致亚历山大帝国迅速崩溃的根源,然而,在一个没有前人给予任何点滴的经验的那个时候,亚历山大的宏图是一个超越了当时时代的构想。中国,因为嬴政而使得统一的思想流传至今,欧洲却仍保留了小国形态。用电影《亚历山大大帝》里托勒密的话来形容:亚历山大是接近神的人。

324BC-320BC,马其顿帝国崩溃,苏秦私通被揭张仪免职

在西方发生这一巨变的时候,中国仍旧处于战国时期。在燕国的苏秦因为勾搭了已故燕文公的遗孀,结果被人发现了。苏秦新生一计和燕国君说假装逃到齐国,用疲齐的方法,让齐国衰落。燕国君同意了,于是苏秦就去了齐国。

公元前323年,韩国与燕国称王,赵国当时的赵武灵王仍旧命令百姓称呼他为君。在这一年,秦国,齐国,楚国的丞相在啮桑开会,会后,秦国国相张仪被免去了国相,随后,他跳槽去魏国,希望魏国臣服秦国,然而,魏国国君拒绝了。

324BC-320BC,马其顿帝国崩溃,苏秦私通被揭张仪免职不过,整个五年,最重要的事还莫过于周天子驾崩,周慎靓王登基。

顺道提一下这五年中的印度,印度孔雀王朝的旃陀罗笈多成为摩揭陀的国王。

喜欢这一专栏的,记得关注“逗比鱼大千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