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塔湖传说———华佗仙师

 白塔湖风 2017-11-01
     湄池西南有一座玲珑小山,形似盘踞而卧的睡犬,自古以来都称作“犬眠山”。小山虽然名不见经传,却因为有了这个生动的名字,而闻名于诸暨北部的三江之滨。

  犬眠山的北面有一个小山坳,竹篱荆笆之中居住了数户姓石的人家。石家祖先于明朝初年从河南来,见此地三面环山形似燕窝,明堂开阔青龙抱水;南有犬眠山,书案呈前;北靠黄绵山,宝盆中做;故而定居于此约有二百余年。

  石家小村名唤下坞。朝东的村口有一棵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蓬勃稠密的树荫象一把金刚的巨伞,罩着村里一座最豪华最古老的大台门。

  台门的主人姓石名刚,年纪在四十开外,长得面皮黝黑,人高腹圆。只因父母早已作古,因此二十多岁时便独承祖业,以采药种药为业。临浦杭州一带的中药堂每每坐船逆流而上,争相采购。

  俗话说“一分药万分利”,经过几代积聚,石员外良贾深藏,家业明里只是富裕,暗地里却能富比陶朱。

  这石刚最擅长识药炒炙,平日里操劳生意之余却爱喝酒练武;好结三教九流四方之客,对待朋友挥金如土豪气吞云;因此远近富翁穷潦都慕名前来结识。乡邻近居但有捕获山珍野味,都来送与石员外,石刚笑纳之下每每多与钱资,碰着好酒的熟人非要硬拖着喝上几杯。算来每日里必摆五六次小酒,肚子里除了酒和肉几乎从来不吃五谷粗粮,因此得了个“酒石刚”的绰号。

  话说这一年的八月中秋日早晨,杲杲秋阳染尽雾霭。浦阳江湄池埠头又有一条从杭州方向上来的大商船靠岸。一时间,挑夫吆喝远客熙攘,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上岸的客人中有一个精瘦的矮子向人打听下坞村怎么走,因为他说的是北地官话,众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有此村名,等他说出了村口有一棵大樟树,众人方才知道他要去的是犬眠山的下坞村(方言念荷坞)。

  矮子问得路径,将近中午才转折来到了下坞村。果然,见村口有一棵苍老大樟树,树荫近傍石员外的大台门坐北朝南正在当口。矮子大喜,急忙向正在台门前土坪里练把式的石刚打听情况,石员外听了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细问远客来意。

  原来矮子此次来浙江诸暨,要寻下坞村冯家台门的拳师冯锏故友。冯家十八堂兄弟俱有武功,只因争地犯了人命官司,住地风水又被仇家冲破,家产也经大火烧劫,三五年内兄弟们死的死迁的迁,相继离开了居住了几代的下坞村。老十冯锏也带了老母亲几年前远投山东,凭了一身好武艺,在山东济宁州开馆授徒。不想老母亲在异乡也不顺溜,吃不甘食不香,常常肠鸣腹胀,三年内冯锏请遍了齐鲁名医,喝了无数方药,也说不出有甚大病,总是日见消沉,气短神暗。冯师父忧虑重重却也没有办法,猛然想起老家风传的一位神医,也不知姓甚名谁,能治百病,因此派徒弟前往故乡诸暨,意欲先找故村旧友,再一起寻访百草神医。

  石刚听罢,方知其要找的不是这里,而是白塔湖南岸的同名小村———下坞村。

  见来客个头矮小象个孩童,石刚似有轻慢,嘻笑着张开薄扇一般的右手,乐呵呵地拍向矮子肩头,要向他道明原委。那知矮子身如芦花,不待石刚手到,便随风荡出数步之远。见客人竟有如此高的轻功,石刚肃然起敬,抱拳向客人表示歉意:“这位兄弟,莫误会,你要寻找的下坞村不是这里。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今日又是中秋团圆日,请兄弟进屋用饭再细细道来。”

  矮子也不推辞,进了豪门少不了酒肉狂饮。石员外向客人作了详细说明,因见这个外乡人功夫了得,又是大名鼎鼎的冯家徒弟,更是十分爱慕。两人一见如故称兄道弟,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当地风情,真是酒逢知己千杯不多。尔后,石刚又引矮子去看自己的药库,库门开处一股药香扑鼻而来,八间直通偏房放满奇根异草,真个是“防风吹散沉香,柏影桂枝交映”。

  库房尽头,却是一间供室,正中供的是石员外祖先从安徽亳州请来的神医华佗坐像,左首供着与华佗神医有着千古传奇的武财神关公,右首供着从陕西耀县请来的药王“妙应真人”。石刚肃穆噤声,也不顾旁边有客人见外,竟去供像前跪地叩首。矮子见员外如此虔诚,又见武圣关公圣像在此,不由也赶紧伏地叩拜。

  石员外看了矮子举动,心生欢喜,满脸愉悦对客人道:“明日我亲自陪兄弟去那白塔湖寻访神医,但求得药方,所要药材我这里应有尽有。”

  次日清晨,彩云旖旎,红霞万丈。石员外陪了矮子渡过了湄池埠头,走过三江汇口,去斗门邀一叶小舟,箭一般望白塔湖南岸的下坞村驶去。

  约莫半个多时辰,船近下坞埠头。眼见密匝匝一片檀林护村,果见村口一棵大樟树的树荫郁郁葱葱如一朵绿色的巨菇,兀立在丛林之上。二个穿过檀林钻入到处都是古枫老杏的下坞村,在小村深处“留何里头”找到了冯锏好友何七叔,向他道明来意。何七叔也不拖延,套了蒿衣系了脚布,腰背后插了一个竹鞭烟斗,高卷了一双裤脚管,又换了一双半新草鞋,便领着二位去东边何家山头村寻医。

  原来,下坞村乃是何家山头属下小村,小村如要买盐添醋看病求医必须到何家山头风水埂前土地庙边上。土地庙边有一个老郎中坐诊,数有名望能治百病。当下,老郎中问明情况,看了看冯老太以往用的药方一望莫展,便道“此症已经许多名医诊治不效,恐我亦无能为力,三位可以碰碰运气,去那蟹子坑尼姑庵找主持师太一诊。”

  望东走一袋烟功夫,三个便到了何家山头蟹子坑,再往天子山蜿蜒攀登。但见高山虬松溪壑老柳,几棵老柿树下一间泥墙土瓦爬满藤蔓的低矮尼姑庵孤零零地撑在林荫之下。三人正待敲门问讯,忽听木鱼声停,一个十来岁的小尼姑怯生生的从门缝向外窥觎,一问,方知主持师太受邀出门给小孩挑针未回。

  三人只得在尼姑庵不远挑个有阳光照到的处去,坐下等待,闲看那群鸟从容啄食满山的红柿。正在闲聊,忽见山坡上一位采药老丈,头扎兰巾,腰悬葫芦,粗衣短衫,银须飘胸,上坎下坡捷如灵猴。老丈向三人微颌致意,声如洪钟 “三位客官,是哪位得了疑难杂症了么?主持师太不在庵中,老汉这里也有治病良药。”

  七叔恭身道:“老药师菩萨心肠,我们并无病疾,但确实是来此寻访师太求医的。”

  三人一边说一边起身朝老丈走去,老丈约有七十多岁,额头饱圆龙马精神,目光炯炯神采红润,深不见底的双眼却只顾盯着石员外,把个石刚看得心里发毛。只听老丈没头没脑地冲石刚道:“亏你心肠好来得巧,喏喏喏,回去每天把此草之根叶捣烂,用井水渗稀上下午各喝一碗,从此戒了酒早些睡,多吃粗粮鱼蛋少些烦嚣操劳,可保你无事”老丈一边说,一边在溪沟边拔了一握野草,递与石员外。

  何七叔见老丈冒渎,慌忙阻止,连忙向老丈道明原委。那老丈也不致歉,转头问了冯老夫人病况道:“这个不是什么大病,水土不服罢了”,叫矮子取冯老太故居近旁干净的泥土一包带往山东,令老太太放于枕旁,又教每日买当地的豆腐若干,水煮成汤早晚当茶热饮,如此喝上十天半月,保证老太康复如初。言毕,老丈攀藤爬坡望天子山山顶而去,转眼不见踪影。

  那石刚被老丈莫名其妙一说,心里很是不悦,那里肯信山野村夫的胡说八道。见老丈随手拔的一握野草,枝干挺直白花已萎,虽然叫不出名字却也认得此草。田边水沟那里没有,却也来胡弄人。三个听了采药老丈的药方,哪里是甚么灵丹妙药,无非是最平常不过的食物,权当乡民田畈乱语,哪里肯当真,打定注意要等主持师太回庵。

  好不容易等到了师太回庵,迫切地上前恭敬请教。师太听罢向三人道:“老尼专攻蛇咬,又兼小孩针痧,疑难疾病虽然偶尔治得,但象老太太此病用药已见手段,我亦再无良方。”师太又细听了采药老丈的药方,对矮子道:“豆腐止咳平喘补虚润肺并无不妥,即便无效也不致雪上加霜,许是民间偏方亦未可知,常言道: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客人回去试试无妨。”

  三人打听采药老丈来路,主持师太一脸诚恳 :“我也听多人传过有此老人施药,每每大病必愈,但老尼决无见过,出家之人决不诳语。”

  三人只得告辞师太,又去那下坞村冯家台门近旁挖了泥土,七叔借来一条小船,三桨齐撑,连夜送客人回犬眠山家中不提。

  不说矮子受了药方,急匆匆回转山东。单说石刚被采药老丈一说,心里总是疙瘩,每天喝着闷酒怏怏不乐。心中想道,要是冯老太的病不能痊愈,我定要寻那老汉算账。只是那个老头如何知道自己好酒,又如何晓得自己身心操劳,心下十分疑惑百思不得其解。

  光阴迅速,石刚起早熬夜,操劳生意,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仅管双腿总感倦怠但照例每天喝得天昏地暗,这段不痛快的锁事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已到年底,杭州药材款项均已早早到位,员外高兴,便舞拳踢脚练了一会,但觉下盘松软出拳不力,连续几天略感不适,见肉生厌就连酒量也小了不少。自己与郎中打了半辈子交道也略通医道,以为是脾胃不和,便自己按照祖传的《普济方》开了一组方药,挑上等的药材煎吃了半月,哪知不但不见好转反而食少便溏腹部愈觉涨满。

  得病莫名其妙却又来势凶猛,过完年石员外慌忙去杭州药堂寻有名郎中把脉开方,又服了七七四十九天,头几天尿淋如注,后来竟然又是两便稀少,双脚发木。食少不泄,腹胀如鼓。杭州郎中只说是石员外喝酒伤肾,心肾失常则腹水潴留,虽已用药,但难抑汹势。

  转眼又到金桂飘香之季,一日早晨,石员外腹涨难眠,发现双腿肿达膝部,腹部青筋突现肿胀发亮,稍行几步便觉气喘无力,震惊之余非常发愁。只得让人扶着,在村口老樟树下息歇闲坐,喘一口清风树香。才坐下,只见远处一个矮小人影行色匆匆,朝村里走来,走到近来一看,却是山东的矮子兄弟寻访而来。

  石刚惊喜非常:“兄弟此次复来,莫非冯老太太还是不见起色?”

  矮子道:“员外有所不知,冯老夫人喝了方药,不出七天,竟是神奇一般的康复了。兄弟此次复来,奉了恩师之命,一来要拜谢员外热心帮衬,二来也要重金酬谢采药神医。”矮子一边说一边吃惊地打量着石刚,轻声地问道:“大半年不见,员外怎面黄肌瘦萎靡成了这般虚弱?”石刚摇头苦笑也不解释,就迎了客人进屋。看茶时,矮子道:“上次回去与师傅说了所见所遇,冯师傅得知员外经营药材,便有心要在济宁州开办药铺。济宁乃是运河之都商家必经之地,人口蚁聚蜂屯,因此命我务要寻到那个老神医,要请他去山东悬壶济世。”

  石刚听矮子夸那个采药老丈如何神奇,猛然想起去年老丈叫自己吃药之事。急忙命人取来家藏手抄秘本《本草拾遗》,仔细一查,方知去年老丈所拔的野草乃是清热利湿的雀舌草,专攻利尿散瘀。石刚吃了一惊,老药师在一年前瞄了一眼竟看出我喝酒伤身的病灶。真是上医治未病的高人,看来我这病应该立刻去找那位老神医救治。

  当下,雇了一乘轿子抬了精神萎靡的石员外,在湄池埠头上船,迎着东江逆流,撑到斗门。众人在斗门翻过大坝换了小船又望白塔湖而来。船到下坞先寻了何七叔,一行人直奔蟹子坑寻找采药神医。

  众人先到蟹子坑尼姑庵前,哪知庵门紧闭,一打听,原来主持师太带着徒弟云游化缘去有半年。再问山下居民采药老丈下落,村民老老少少个个摇头,都说只听多人传说有此老丈却是从未见过。

  村民议论纷纷,中有一老者道:“莫非这位老药师是神仙下凡了,何家山头土地庙素有灵验,你们何不前去问问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是何方神医在此显身。”

  何七叔觉得有理,领了众人,就去土地庙拜告。于路村人听说有犬眠山财主座轿寻医,好生奇怪,便跟了他们一起前往;一些人不明就里也往人多的地方凑,一群人簇拥着轿子奔土地庙而去。

  谁知刚到土地庙边上,坐在桥里的石员外受了一天的颠覆,肚子涨痛难受,呻吟着叫唤停轿。但见石员外脸色黑紫弱息垂毙,一双死鱼眼毫无神采。几个急得团团乱转,都慌了神,束手无策。矮子急忙进庙焚香,捣蒜般的向菩萨祷告。到是何七叔头脑冷静,急请庙边的老郎中看视,郎中把了脉,问了病,急取6丸墨绿色绿豆大小药丸令员外服下,一边点了艾棒猛灸那石员外肚脐上边的水分穴。稍顷,病人便觉缓解,再有半个时辰,石员外便要小解,二个时辰之内竟解了五六次,顿时全身轻松。郎中道“虽然见效,五日之内还需追灸气海,取穴放掉恶血,不能懈怠迁延。”又冲石刚道:“也是你祖上积德,命运造化,暗中有菩萨仙师护命。”

  众人见郎中整夜使灸累得满头大汗,个个称赞郎中医德。老郎中却连连啧啧称奇,就把日前自己的一段奇遇向众人道明。

  原来老郎中于一月前某一天正在午睡,忽然见土地庙内走出一位银发童颜头扎兰巾腰悬葫芦的老者,径直走到郎中跟前,对郎中说“我观你行医数十年,从来以救人为责,心地良善,对待病患愚智普同一等,是个厚道好人。数日后恐有人发病于此,原属膨胀之症,此人当初若听我言,大不会发展如此。我念其祖祖辈辈敬我如至尊,故决意相救。今放一张药方于此,你先记熟马上制做备用,到时务要救人危难”,又画了艾灸穴位,附耳如此如此。郎中见此药方简单易记,君臣之药竟然是遍地都有的食材,因此大惑不解。老丈正色道:“我乃华佗,你尽管放心用药”。郎中听得祖师大名,肃然惊立,晕乎乎不知自己是醒是梦,定晴看时那里有老丈的影子,原来是南柯一梦,再寻那药方,哪里曾有,不想今日真遇此事。

  众人听罢,匪夷所思,恭敬称奇。至第二天鸡鸣寅时,石员外自觉气机畅达,情志恢复,起身拜谢了老郎中。矮子扶了他跪拜进了土地庙,感恩观音菩萨派了华佗先师救苦救难,感恩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为护一方百姓,邀留仙师华佗在庙。拜毕,当众发愿要出资修缮何家山头土地庙,重装诸佛菩萨金身。要增造偏殿塑造华佗先师尊像,让子子孙孙永远前来拜祀。

  石刚想到昨天自己病危,性命交关,也亏得善良的何家山头众乡亲义气深重,通宵达旦挑灯陪护,提盆接尿扇风祛热,感动得声泣涕流,不知如何致谢。当下与何家山头众位村贤太公商榷,要买庙前的一块田地,挖一个放生积善庙塘,务要明年今日修缮完毕。

    次年刚刚入秋,何家山头土地庙业已翻修如新,但见旷野之中一排土地庙堂,新造左右偏殿护卫。前面扩建了前殿,迎面大樑雕刻了精致的百鸟朝凤,每个柱头精雕了童子耍狮的牛腿,里里外外连同新挖的放生池塘都用青石铺地,庙塘四周青石围栏雕龙刻凤,颇具气派,整个大庙坐北朝南雄伟壮观。

  石员外又请佛匠重装观音娘娘以及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金身,又去自己的供室里拜请了神医、药王和义薄云天的关圣大帝,依样在何家山头土地庙左殿塑造尊像。又在仙师殿天井中特意放置一大八小九只石缸,养了九缸睡莲,暗示自己这个“酒石刚”日日夜夜恩受仙师救护。

  八月初二晚间,早有何家山头村周围的老婆婆成群结队来到何家山头大庙,众太婆围坐八仙桌通宵诵经,竟有八十余桌之多。善男信女手持供果香烛,扶老携幼前来拜谒华佗仙师,一时木鱼金钵之声和谐共鸣,香火烛光照耀如同白昼。何家山头村贤富农涌跃出资,请来绍兴大班,搭台唱戏,金鼓喧阗笙歌鼎沸,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初三吉日,四邻八乡少长齐集,赶往何家山头参加庙会。一群又一群的老婆婆隔江过水远道而来,众太婆互不认识,随到随坐,何家山头乡亲添桌供饭,一派忙碌。诵经至午时许,黄色佛纸堆积如山,在大庙菩萨面前叩拜烧化。一时烈焰祥云升起,爆竹响不绝耳。从此,华佗仙师托医救病之事不胫而走,传遍整个白塔湖,近地枫桥漓渚,远者萧山杭州,人人传扬愈传愈神,一时间来何家山头求医拜佛者络绎不绝。

  自此,
每年八月初三日,何家山头村民必定自发聚集,隆重纪念华佗仙师,四百多年来,年年如此,岁岁平安!

    华佗仙师堂堂名魁,巍巍大医,仙名远扬。

☆☆☆☆☆☆☆☆☆☆☆☆☆☆☆☆☆☆☆☆

 何建勇2017年原创(网名:小贝山)
 注:蟹子坑有主持医蛇咬一说,根据何主光先生自传。主光先生亲眼见过被锯断的百鸟朝凤大樑,非常遗憾没有收藏下来。

何主光先生2017年油画作品《民末大庙复原图》
据传何家山头大庙数百年来扩建、移位、修缮过数次,据老年人讲,大庙内有观音菩萨,土地公婆,而且有十殿阎王地狱场景塑像。可见某个时期有可能比复原图的规模还要大。

中为华佗仙师坐像,右为药王妙音真人,左边帘裙内为武财神关公造像(二零一七年八月初二晚摄)

华佗仙师尊像(2010年重塑)

 
正中间为土地公公土地婆婆造像 
  
 


每年八月初二日晚上,善男信女点烛烧香恭拜华佗仙师

甲午年八月初二晚上村民在庙前唱越剧联欢


丁酉年八月初三上午庙会,七八十桌老太围坐念经。

建国初,在密集放铳的一个夜晚,大庙内所有菩萨被人捣毁。后来,前殿成为大型碾米厂,村广播室。右厢成为供销社,油盐醬醋、布匹、小五金甚至图书都有买。七十年代末拆了前殿,
大庙塘也卖与村民建了房子。后殿和中庭办了蕃薯线粉厂,左殿先后办年糕厂,石膏装饰厂。约八十年代末,后殿重塑菩萨,墙上画有无常以及牛头马面。中庭以及前殿位置变成了小菜场,这是仅存的后殿外景。 
 前殿复原图。88年拆庙时中间雕有百鸟朝凤的大樑被锯断后不知所踪。后殿仅存的童子戏狮牛腿木雕精品也于2006年被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