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据说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有一次他发现邻居家是个大富翁,很有钱,然后他就把邻居家和他家之间的墙凿了个窟窿,所以通过这个窟窿漏出来的光来学习,这种勤奋的精神确实令人感动。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匡衡最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长大后的匡衡才华横溢,就凭借着对《诗经》的理解声名远播,当时的经学家对他非常推崇,连还是太子的汉元帝也对他好感颇深。在汉元帝当政几年后,又擢升匡衡为御史大夫,这可是位列三公的大官,很牛了吧。然而,这还没完。建昭三年,当时的丞相嗝屁了,汉元帝就把匡衡任命为了丞相,封乐安侯,总理全国政务。 按照当时西汉的这个规定,安乐侯它封的土地为31万亩,其实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是匡衡却利用了别人制图,在测量的时候耍了小聪明,利用别人的小失误非法扩大了他自己的土地达到4万多亩。 本来当地的人都因为害怕匡衡的势力不敢举报他,但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快匡衡贪污的事情就被汉元帝知道了,他对匡衡可是发自心眼里的喜欢敬重,官给了,爵位给了,封地给了,结果匡衡竟然干出了这种事情,大怒之下的汉元帝把匡衡一撸到底,贬为贫民!匡衡就像过山车一样,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最后在老家穷困潦倒病死了,所以这是匡衡凿壁偷光,学了这么多的习,读了这么多年书这么有学问,但遗憾的是放在个人问题上依然不够光明磊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