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在鱼缸里奄奄一息,不是生病而是中毒!

 飞雪天痕 2017-11-02

凡养鱼就会碰到死鱼发生,鱼儿会感染各种鱼病,每种鱼病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症状,如果你治疗不当,疾病症状会不断加重,最后死亡。但有时候鱼儿死亡并不是鱼病引起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鱼缸里大部分鱼儿都变得异常,或是焦躁不安、四处乱窜,或是潜在缸底、不吃不动,或是氧气充足却出现浮头现象。出现这些状况时,不是鱼生病了,而是中毒了,中了“氨”的毒。

出现氨中毒怎么办?如何防止出现氨中毒?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一番。

1、如何判定“氨”中毒。


如果发现鱼儿异常,你打开鱼缸盖后有一股刺鼻的氨水味扑面而来,说明鱼缸里氨浓度严重超标,鱼儿属于急性氨中毒。此时鱼儿非常危险,要立刻转移到备用缸,老缸里的饲水可能就废了。

还有就是慢性氨中毒,鱼缸里氨的浓度不是很高,氨水味若有若无,此时虽然不会立刻危及鱼儿生命,但时间长了鱼儿会出现鳃部增生,体表分泌物增多,个别部位有充血现象。你可以用测试剂检测,根据结果再采取相应措施,最好在第一时间换部分新水,能有效降低氨浓度。

鱼儿慢性氨中毒有很大的迷惑性,鱼儿也在努力适应这个环境,就像我们人类生活在雾霾里一样,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却始终出于亚健康状态。时间长了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呼吸困难,不喜进食,最后只能无奈地告别这个世界。

2、引起氨超标的原因。


鱼缸里氨的来源是鱼儿的排泄物和鱼食残渣,它们在饲水里被异营菌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了氨和亚硝酸。亚硝酸也是有毒物质,但其毒性相较于氨来说小多了。如果你的鱼缸里培养了正常的硝化细菌群落,它们会把氨和亚硝酸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从而保证饲水水质的良好状态。如果鱼缸里硝化系统出现问题,比如你在鱼缸里使用了鱼药,比如你过度清洗滤材,都会对硝化细菌造成破坏。关键是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很慢,而异营菌分解有机物却十分迅速,此时就会有一部分氨来不及转化,从而造成氨超标。

3、如何防止氨超标。


首先要控制鱼儿的数量,不能超过鱼缸合理的溶鱼量,一般为一公分/一升水的标准,考虑到鱼儿在不断生长,你不能一开始就达到容鱼量的上限。

其次就是不能过度喂食,喂多了会产生过多的鱼便和鱼食残留,增加鱼缸硝化系统的负担。其实让鱼儿保持半饥饿状态比吃得过饱更好,鱼儿饿了就会不停地在水中游动觅食,这也是它的一种锻炼方式,这样的鱼儿更健康。

再就是不能过度清洗滤材,因为滤材是硝化细菌的家,过度清洗会让它们流离失所。清洗时最好用鱼缸里的饲水,不要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的氯会杀死硝化细菌。


最后就是要定时换水,这是降低有害物浓度最直接的办法,特别是裸缸养鱼,即便是你的鱼缸里氨没有超标,时间长了饲水里无毒的硝酸盐积累多了也会对鱼儿产生伤害。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编辑整理,转发引用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