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陶斋333 2017-11-02

                                                                                                             作者         陶斋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在政治黑暗,战乱不断的年代,他们隐而不仕,常在山阳县(今河南博爱一带)的竹林下聚会赋诗,谈玄论道,喝酒、纵歌,肆意酣畅,史称竹林七贤。他们远离官场,淡薄名利的行为被后人广为传颂,对我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竹林七贤的形象在他们去世不久就开始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出现,目前发现最早的是在南京市西善桥南朝宋后期大墓内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像画。五代时,长沙窑瓷器上就出现了竹林七贤的纹饰,竹林七贤也是明清瓷器的常见纹饰,陶斋收藏了一只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图1-图4),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2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3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4
该瓶高40.5公分,洗口,直颈,溜肩,圆腹,腹以下渐收,圈足。整瓶用五彩装饰,口沿外绘一圈绿地皮球花,颈部绘二童备食图,肩部绘锦地四开光,开光內绘花卉,近底部绘变形莲瓣纹,瓶身绘竹林七贤图,底用青花书写“御赐纯一堂”双行六字楷款,圈足修成典型的泥鳅背。

          这幅竹林七贤图,虽然出自昌江河畔民窑画师之手,完全具有大师风范,七位名士按3、2、2分为三组,沿瓶腹作横向布置,组内人物采用左右或上下结构。名士身后工整细致的画满了翠竹,万竿幽篁,挺秀可人,反而更突出了竹林中的七位主人公(图5-图7)。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5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6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7
这种构图和布局,与二百多年以后傅抱石在重庆画的一幅竹林七贤图(图8)如出一辙。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8故宫藏傅抱石1945年作
                 人物的画法受明中晚期版画的影响,多为国字脸,大方嘴,腰肥体胖,凸显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色。作者用笔简练,下笔准确。用红笔画线,来表示手足、胳膊、肚皮的肌肉与肌肤,不再上色。衣纹描绘流畅自然,填色有明暗,五色竟研。人物十分传神,性格特征突出,描绘得有血有肉,这就是康熙五彩人物画的精髓,细视如下:

          阮籍(图9),阮籍在士人中的名望很高,总在竹林七贤中排名第一,好与与刘伶饮酒吃肉,醉在酒乡。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9

          稽康(图10),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傲世不羁,终生不侍司马氏,琴艺超伦,以弹《广陵散》著名。

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0
        涛(图11),竹林七贤中最年长和实际组织者,为人磊落大度。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1
        刘伶(图12),嗜酒佯狂,任性放浪。自评:“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2
          阮咸(图13),阮籍之侄,为人旷放,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称阮咸,简称阮。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3
        向秀(图14),好读书,善行书。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4
        王戎(图15),竹林七贤中最年少者,神采秀彻。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
图15
        民窑画工不受条框的拘束,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神态、表情和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把玩起来,其味无穷。

         这只瓶上使用了一种粉红彩(图16),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贤图瓶赏析图16

它是在紫彩的基础上配成的,它不同于雍正以后使用的胭脂红,其表面有一定的透明感,有了这种彩,就可以判定此瓶是康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