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尽桃花扇底风:李香君(7)

 墨香笙樵 2017-11-02
然而,打破美梦的现实很快便来了。
侯方域落第。
一番游历,到最后也还是要打到回河南府。
纵然是“秦淮烟月无新旧,脂香粉腻满东流,夜夜春情散不收”。
纵使是在这迷离如春昼的灯火中,她曾笙箫下画楼,与他“重重锦帐香熏透,旁人妒得眉头皱”。
但此番离别,李香君却没有挽留侯方域,也没有求他带自己离开,因而,重逢之日恐怕已是不知今昔何年。故,她到桃叶渡头相送。
“欢娱事,欢娱事,两心自忖;生离苦,生离苦,且将恨忍,结成眉峰一寸。香沾翠被池,重重束紧。药裹巾箱,都带泪痕”。
桃叶渡头,寒风瑟瑟,潇潇江水,她为他置酒饯行,歌了那轻易不曾出口的《琵琶词》,然后直言道出她对他的期盼:
“公子才名文藻,风雅不减蔡邕。然而蔡邕学不补行,今日的《琵琶词》所传词虽好,但他曾追随董卓,这是他的才华所不能掩盖的。像公子这样豪迈不羁的人,如今又失意,但愿始终自爱,不要忘了妾身所歌的《琵琶词》啊!妾身今后都不会再歌了。”
李香君从一开始便知道,侯方域之于她,不过是偶然相遇的两条平行线,之后青鸟飞鱼,各不相干。
霍小玉还会哀婉请求“年始十八,君才二十有二,迨君壮士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然后□选高门,以谐秦晋,亦未为晚。妾便舍弃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而她没有,她知道他的眼界很宽,理想很远,她只能在心中默默追随,而这身子恐怕是不能跟他一起了。
她不强求,她觉得在他身边这段日子,能对他的理想有一点点的帮助,便是最好的。在他身上,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所捍卫的那份骄傲的实现。
就如同《桃花扇》中所唱的他们在画舫集会,
“丝竹隐隐,载将来一队乌帽红裙。天然风韵,映着柳陌斜曛。
名姝也须名士衬,画舫偏宜画阁邻。”
他们不避讳她,吴次尾道:“李香君不受阮胡子妆奁,竟是复社的朋友,请来何妨?”“香君却奁一事,只怕复社朋友还让一筹哩。”
原来,没想过,她也曾离自己的理想那么近过。
她对他抱有殷切的期望,期盼他能如同自己心中描绘的那样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男子,不要失去道义这种崇高的东西。
为了避免他的“叛变”,她甚至是提出将自己的看家本领变成绝唱,以此来激励他不要像蔡邕那样,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以致坏了名节,被后人所不耻。
他不是她的良人,却是她心中的英雄。她期盼他不是乘着五彩祥云,而是带着和她一样的理想,成为历史洪流中出众的人物。
此时的他尚未经历太多事实,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恐怕对于这样的期望也是信心满满,甚至是觉得他已经是这样的人。
心中虽有落第的失意,然而在秦淮河的这段日子,他跟着陈贞慧、冒辟疆他们,畅快喝酒,肆意评论朝政,游过行,写过檄文,骂过人,青春洋溢,仿佛是一场看不见的血色的浪漫,这样的青春不是碌碌无为的,也不是空虚寂寞无所托的,为了那看不见的理想,他们流过汗,骂过街,过得放荡不羁,倒是颇为无悔。
然而,从她分别,于他来讲,倒是无足轻重的。
他知道回家后,家中为会他做主娶妻,会为他安排好一切,而李香君最好的地方就是虽然是雏妓,虽然是和他你侬我侬,但关键时刻会给他所有的空间,躲得远远的,这样的女子,又深明大义,年老回忆起来,是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只是,桃叶渡一别,匆匆数年。
明朝灭,南明小王朝立;弘光王朝起,阮大铖得势,江山变色,只剩下这青山绿水还是如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