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藏历代玉带饰

 胖子y4ae3p4e1u 2017-11-02

典藏历代玉带饰

商代 兽首饰件 长4.5cm 宽2.6cm 厚1.5cm 清宫旧藏

此饰件呈梯形,上部凸雕兽首,大耳,环眼,嘴部向内勾卷,似鸟喙,兽首旁有阴线雕出的鹰翅及爪。饰件中部隆起似瓦面,下部似柄,有二道凸起的弦纹,底边略宽,呈多棱状。与此玉饰件类似的一件作品出土于山东滕县前掌大遗址,但凸雕的兽首已失。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究此类玉饰的图案内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艺都有重要意义。

典藏历代玉带饰

唐代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 长4.5cm 宽4.1cm 厚0.8cm

此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项下缀饰物,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带板背面无花纹,四角各有一对穿孔,并有阴镌“十一六”3字。此作品为成组玉带饰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陆,他们信奉祅教,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此件带板上的图案表现了当时大唐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典藏历代玉带饰

金代 玉海东青啄雁饰 直径7cm 厚2.1cm 清宫旧藏

此玉饰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形,上部雕海东青啄雁及荷叶图案。海东青体小而敏捷,腾空回首,雁于海东青身下,回首与其对视,欲逃不能,身傍荷叶,一荷叶束而未张,一荷叶张而卷边,表明大雁已被迫降至荷塘,难寻生路。此玉饰两侧各有一椭圆形隧孔,可穿带或套入钩头,表明此物是一种用于人身的带饰。

典藏历代玉带饰

宋代 玉环托花叶带饰 直径6.5cm 清宫旧藏

此件作品为白玉制作,表面有褐色斑。圆形,多层次,下层为一圆环,上层镂雕花卉,似为百合,中部两朵花交错,周围饰叶、花,叶上用深、浅两种阴线表现出花叶的筋、脉,图案简练紧凑。左侧近环处露一孔,以备穿带。此带饰的图案为典型的宋代花卉图案,主要特点为花叶简练紧密,花及叶的数量不多,用大花、大叶填满空间,图案表面少起伏,叶脉以细长的阴线表现,在透雕的表现方法上注重图案的深浅变化而无明显的层次区分。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代 龙纹玉带 最长9.5cm 宽4cm 厚0.6cm

玉为白色。玉带由20块玉带板组成,缝缀在红色缎子的鞓带上,非常完整。其中桃形6块,条形4块,长方形8块,一端微弧者2块。整套带板采用镂雕技法,在席纹锦地上浮雕龙纹,分正面和侧面两种形象,用阴刻技法琢刻鳞纹。

玉带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玉带多选用和田白玉为原料,少数为青玉、碧玉。玉带纹饰大多运用镂雕工艺琢刻而成,图案题材丰富,有龙纹,也有松鹿纹、狮子纹等。图案的选用往往同使用者的身份有关。玉带板的数量相对统一,使用也非常规范,《明史》等历史文献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代 白玉镂雕松鹿纹带饰 长7.5cm 宽6.9cm 高1.7cm

此带饰青白色玉质。椭圆形,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镂雕图案。图案又可分为两层,下层为镂雕带状枝条,上层雕山石,并杂生灵芝、松、竹。松、竹下有雌雄二鹿,雄鹿昂首,雌鹿俯颈,雄鹿身后有一龟,口中吐云,一鹤一雀立于松竹之上。作品图案以自然界瑞物为题材,表达福寿之意,图案两侧与环间各有一孔,可穿带,作品为人腰部的带饰。

典藏历代玉带饰

元代 青玉镂雕鹿鹤纹带饰 长8.5cm 宽7.2cm

此带饰玉色青白,有较多的玉皮色及染色。椭圆形,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圆环,上层为镂雕图案。图案下部为山石流水,生有松、竹、灵芝,左侧有一龟,伏于荷叶之上,口吐烟云,右侧一猴于松树上。松树下有雌雄二鹿,雄鹿回首昂视,雌鹿低头似欲饮水,一鹤飞于松梢。器两侧图案间有孔可穿带。作品为人身腰部装饰。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早期 青白玉凌霄花三连带饰 长12cm 宽8cm 厚3cm 清宫旧藏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早期 青白玉凌霄花三连带饰 长12cm 宽8cm 厚3cm 清宫旧藏

带饰青白玉质,器表抛光精亮。器物在椭圆形环璧上,高浮雕4朵盛开的凌霄花,花枝交叉环绕。圆环背面凸起两桥形鼻纽,分别套连两椭圆环,环上为半月形托,托上浮雕蝶恋花图案。

此器为一块整玉雕琢而成,半月形托与椭圆环之间有穿,可穿带而过。从器型看,应为丝绦带上的绦环。此玉带饰原藏紫禁城体和殿。

典藏历代玉带饰

清代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 长13.5cm 宽5.3cm 高1.3cm

典藏历代玉带饰

清代 白玉五蝠捧寿带扣 长13.5cm 宽5.3cm 高1.3cm

此件白玉面浮雕五只形态各异的蝙蝠,中有团寿文,背衬吉祥云纹。雕工生动细致。造型圆润可爱而实用。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代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长5.5cm 宽3.5cm 厚1.4cm

典藏历代玉带饰

明代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长5.5cm 宽3.5cm 厚1.4cm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想了解更多文化艺术、文玩清供,请搜索关注公号:文玩守艺人

典藏历代玉带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