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策or市场?带你了解贸易视角下的玉米价格

 saladoil 2017-11-02

本文首发于扑克财经,系扑克财经87期公开课纪要,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m.,或下载"扑克财经"app。

讲师简介:

郭德祥(点击进入我的个人主页):中山大学物流管理学士,曾就职正大集团原料采购总部,先后在多个区域负责玉米采购和贸易工作,对玉米阶段性供需矛盾、跨区贸易、深加工及玉米饲用产业链等均有较深入研究;对玉米、淀粉等品种的波段节奏把握精准。

蒋洪艳(点击进入我的个人主页):银河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农产品事业部负责人;从业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战交易,依托自身的技术分析优势,融合基本面和宏观分析,形成了成熟稳健的研究交易体系。其专栏《姜丝期货堂》获得市场一致好评,并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日程:

1、郭德祥:现货贸易视角下的新季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近年玉米政策变化及行业走势解读

玉米贸易流及区域价格形成机制解析

玉米年度价格推演及节点因素预估

2、蒋洪艳:如何通过定性分析寻找相对投资机会

3、互动交流


一、现货贸易视角下的新季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今天讲解的主要一个框架是从现货贸易的角度去分析玉米市场的价格以及年度的变化趋势。

首先,我们会讲一下过去市场政策的情况,这个要从临储政策说起。我们的临储从2008-2015实行了8年。前四年的供需相对均衡,政策性导向带动了一个价格的提升,效果也比较明显,而后四年矛盾和临储的弊端也逐渐提现,从前四年很少收,到后四年大量收。也因此在后四年,粮食的价格有了一个很明显的提升,所以在华北和东北都伴随着大量的一个粮食作物的改种情况。同时在东北也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地开垦和草原开垦,导致国内的这种供给量大幅提升。当然在后四年面临越来越多的供需矛盾的时候,国家也通过临储政策从裁判变成了一个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尤其2015年,这一年收购了一个数量是1.25亿吨,当时国内的供需矛盾也是比较大。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第二块儿就是在临储政策下,我们看一下国内的主要需求情况。第一块儿是饲料产量,从2002年到现在,就是2016年这个时候,国内的饲料产量是稳步增加,年增长率在7%到11%之间,期间也成长了一批凭借饲料业务上市的一些企业。在这十年里,猪饲料和禽料的比重是此消彼涨,整体而言,猪料逐步增加到了40%以上,而禽料逐年下滑至45%以下。2012年,在收储发力的这几年,同期的时候,饲料也是进入一个结构调整期,不少饲料企业经历了一个萎缩再成长的阶段。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淀粉的产能情况,相对于饲料来说,淀粉这块儿可能就没有那么的幸运,我们目前的淀粉产能结构,东北大概是有35%的产能,而东北地区也是玉米深加工扩展的主要方向。临储政策对于深加工,尤其是淀粉深加工这块儿的影响更大一些,它几乎是从2012年临储开始发力的时候,几乎是中断了淀粉产能的扩张之路,也一度导致了东北的很多淀粉企业入不敷出。其实从饲料和淀粉的对比来看,饲料那块儿进入结构调整期,不管有没有临储都差不多,而淀粉这块儿,仍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自从2015年、2016年度,国家终止了临储政策之后,整体来说,一直处于一个去库存的操作。从今年5月份开始,本年度的一个临储拍卖累计成交是5700万吨,当前的剩余库存是1.79亿吨,这个其实并不包含在2016/2017年度(图上写错了)的国家一次性临储的数量,这个数量大概是2800万吨,如果是把这部分数量加起来的话,国内的这种政府临储库存大概还有两亿吨左右。我们在2016/2017年度这个时候,也是市场化的第一年,库存的数量我也放在了上面,大家可以看一下。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这个临储库存分布这块儿,我又多加了一张图,因为我想把这个问题讲的细一点。我们当前国内的库存,主要是分布在,从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出来,我们当前国内的这种库存,其实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地区,那当前的话,拍完今年5700万吨之后,我们国内的临储库存这部分,2014年大概还有5500万吨,还有2015年是有1.25亿吨,2014、2015年度这个玉米,其实如果放到明年的话,相当于储存了四年,最后一年必须要出去的。而2015、2016年度这个玉米,明年出的话,相当于正是时候。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这次公开课做现货贸易的比较少一些,主要做投资这块儿,那我就再多讲一句,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临储库存量虽然有将近2亿吨,但它对于市场的压力是要分时间看的。我们国内在临储卸库存的话,一般倾向于从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就跟今年的时间差不多,这也是新季玉米收购差不多的时候,然后也算是青黄不接吧,就这么一个时间。而对于国内的玉米,一般是放三年算比较正常,如果是超过三年的话,它的蛋白质,它的淀粉的分解就会比较严重,就不太适合做饲料玉米。而国内的下端需求,饲料却是最大的一头。品质、时间对于需求影响也比较大。

还有一点,像国内超过三年的玉米,也就是像明年要拍卖的5500万吨的2014年的玉米,按正常来讲,其实不太适合做饲料玉米的,一个是它的营养指标可能会有一些下降,二是,它放的时间越长,脂肪酸,也就是腐败指标就会越大,不太适合做比如说生猪、蛋鸡这块儿的养殖饲料。那它的出路在哪里呢?就是我这个图讲到的,一个是淀粉的加工,还有一个就是酒精的加工。国家为了鼓励这种淀粉行业的发展,前几年亏损比较厉害,企业的现金流不是特别好,所以在去年的时候,给了他们很大的补贴,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这块儿,都有不同的一个补贴指标。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去年的淀粉的补贴,与其说是为了稳定市场玉米的价格,其实倒不如说是给这些淀粉企业一次性的补贴,然后增加他们的造血能力,好让他们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扩张,然后来消化国内庞大的玉米库存。对于今年还有没有这种补贴,当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消息,即使有,也会增加一些触发条件,比如玉米要到多少钱以后才会给这个补贴。另外这种补贴的力度可能也会较去年有一个大的折扣。刚刚提到的酒精加工,其实这块儿要分怎么来看。

对于乙醇这块儿,我们当前的产量,乙醇酒精的产量大概是260万吨,未来即使是到2020年,按照国家的目标增加也就是1000万吨。关于乙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当时如果仔细看政策的话,国家定义的并不是玉米的这种乙醇,它定义的是生物燃料乙醇的利用量,可能会再增加1000万吨,那生物燃料的来源有两大块儿,一个是超期存储的玉米,一吨玉米大概能够转化0.33吨的乙醇,即使是这个全部用玉米的话,一年增加的消费量大概是3000万吨,相对于国内这个2亿吨的库存来说,而且它到2020年,还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也不可能一次性的到位。另外一大块儿燃料乙醇的来源,是秸秆和木材的一个废弃物,这块儿我觉得可能是未来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国家在2016、2017年度鼓励去库存,包括深加工,淀粉和酒精这块儿,对于玉米的消耗还是有成果的。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在2017年根据企业已经进行的这种投资来看,大概新增玉米消耗的规划是1500万吨,其中淀粉消耗是650万吨,酒精这块儿是450万吨,氨基酸是400万吨。未来两年的一个规划,汇总数据大概是3000万吨,但是如果是从玉米已经实际落地的,可以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的产能来看,目前淀粉大概是600万吨,还包括300万吨原先停机复产的产能,酒精是150万吨,这个就是我们整体面临的玉米的生产和需求的大的框架,还有我们的政策性的导向的东西,这块儿我就先讲到这个地方,然后就不再细化了。

重点我是想讲一下第二部分,就是国内玉米的贸易流,还有各个区域之间价格形成的一个机理和原因。


因为前面我们有个八年的临储政策,导致东北的产量大幅增加,相较于全国来说的话,其实国内的过去八年的产量增加,基本上都是增加在了东北地区。但是接下来之后,国家在2015、2016年这个时候,作为最后一年的临储政策取消了,之后也伴随着一些去库存的政策,但是在之前,还有一个政策就是镰刀弯地区的退耕还林,包括改种这块儿,这个大家之前有关注,也应该有一些印象。这种镰刀弯改种,就会导致像西北、华北很多地方,它的产量下去了,原先这些地方,国内的西北也是有流向的,现在基本上整个国内的玉米来说,东北是净流出,其它区域是净流入。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刚刚上面那个图我是贴出来了国内的散船集装箱、铁路、汽云的这种,从东北流向,大概的比例情况。我们每年从东北流出大概是,我是按最近的年份,就是2016、2017年度,2016年的10月份到2017年的9月份,东北的流出大概是7600万吨,其中像华北流入的大概1600万吨,像长江地区流入的大概是3300万吨,像华南地区包括云南、福建、贵州、广东广西这块儿流入的大概是2700万吨。那流出的方式大概是散船集装箱、铁路、汽运,比例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因为它这种流出方式的费用是不一样的。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我们在分析这种现货的时候,之所以要把交通方式看的比较细,比较重,原因主要是像集装箱、散船这种以海路为主的交通方式,它会受到海运费的影响,海运费也是有一个周期性的波动。比如它会在国内煤炭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内,可能海运费就会上涨。而集装箱这块儿,国内只有这几家大的集装箱公司,可能会有一些政策性的调配,也会导致运费的一个上涨。那对于铁路,大家应该也比较熟悉,经常会有一些政策性的调整,可能波动也是会受政策调控。对于汽运这块儿,可能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一些,只是纯市场行为。

我们把前面的这几张图串起来看的话,其实就可以大概有一个印象,就是对于华南地区来说,主要是散船和集装箱,这块儿的海运费还有一个集装箱的这种政策性的变化,可能是影响这种东北产区到华南销区中间一个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对于长江流域来说,主要是两种大的交通方式,散船集装箱我们可以并为一类,这是海运方式,另外一种就是铁路的运输方式,这块儿也是对于长江流域到东北产区中间的一个价格波动影响的因素。盯好这两块儿,就可以盯好贸易的流向问题。对于华北来说,海运占的比例就很小了,主要是以公路为主,这个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式。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最近贴上去的这个图,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各个区域之间的一个价格形成,也就是这一大块儿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蓝色箭头标注的就是海运费的一个情况,这里是以散船为主,因为散船和集装箱可能相对来说差的不是特别多,我就以主要的散船来解释这个事情。从东北港口集港之后到广东港口,中间的价格差是在150块钱,有的时候也会向上波动到180块钱。而到长江流域,像到南通港大概120块钱,有的时候也会波动上涨到140块钱,就是常年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这个区间内,也不排除有个别情况的波动。到了长江口之后,往内陆地区走多远,这个就是箭头上标注的那些详细的费用,大家可以看一下。

    华北这块儿,对于华北和西南这块儿,像西南,它可能就是在铁路和水路这块儿,长期都会有一个物流上的竞争关系。比如说当前这个时间,从哈尔滨这块儿到成都,大概的铁路运费是380块钱,从哈尔滨集港到东北港口,当前可以按照160块钱来算,加上到长江口的运费,就是120块钱,这样就是280块钱。280块钱再加上到重庆的一个海运费,就是85块钱,365是从黑龙江到重庆的一个费用,那对于从黑龙江到重庆的铁路运费,大概是38块钱,这就是一个相对来说物流上的竞争关系。

接下来这几张PPT,如果是对前面的内容没有理解的很清楚,看起来可能会有一点点吃力,我讲的细一点。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这张图我想表达的是,这张图的形成它是用华南的一个港口提货价格减去长江口,也就是南通港的一个提货价格,正常的话,它中间的运费差应该是在40块钱,如果像在2017年1月之前,就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它两个之间的价格差都在40块钱以上,这个的话说明是南方港口,也就是广东港口的东北玉米价格上更有吸引力。可以跟我们实际的情况对应得上,在2017年初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对于长江流域这块儿,它既可以用华北的玉米,也可以用东北的玉米,有时候反而是华北的玉米用的会更多,因为华北到华中这块儿的汽运费只有200块钱,从石家庄到武汉这个地方。相对来说,它可能用华北的玉米多一些,这就是导致有的时候长江流域这块儿,尤其是南通港这块儿,它跟华北的价格走的会更近一些,跟东北的价格可能会阶段性的走的近一些,它的价格可能会比从华南这块儿相比来说,东北玉米到华南这块儿流向更有优势。

2017年之后,这个情况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从图上也能看得出来,多说一句,从2016到2017年,新玉米年度的开始,华中对于东北玉米有一个巨大的需求,所以有一个持续性的价格差在40块钱以内,说明这个时候,华中的玉米它相对于华南来说,对东北玉米的价格吸引力更好。在拍卖季的时候,其实南方港口的价格持续倒挂,这个也是对于形成这种从2017年5月到2017年9月曲线那块儿洼地的一个原因。从2017年9月份以来,华中玉米一直是处于一个高位振荡的状态,它对于东北粮的需求一直没有减少,没有南港的库存那么充足。

前面我提到对于华中玉米,它其实是有两种来源的,一个是东北玉米,一个是华北的玉米,即使是东北那块儿,它是一个净流入的状态,净流入1600万吨,前面说到了。像新季玉米上市的初期,它还是有一部分会流入到华中玉米的,它全年是净流入,但是阶段性的时候,它也会保持一个流出状态,那流出的一个方向,主要是华中这块儿。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我用蓝色的圈画出来的部分,也就是2016年的上半年,华北玉米是流入华中持续有价格上的优势,这个是相对于东北玉米说的。从2016、2017年度初期,东北和华北均有流入华中价格的优势,进入2017年之后,随着华北粮供应偏紧,包括单产,包括整体的种植面积,包括后期的河南地区有减产,导致华北粮持续偏紧,东北粮保持一个优势,一直到整个年度之内,相对来说,东北粮都有一个价格优势。

我们其实在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也就很容易分析,比如我们在看东北粮的时候,它主要的流向,它对于阶段性来说,它对华南可能有优势,那某个时间段之内,它对于华中这块儿又有价格优势,所以我们在分析东北产区价格的时候,一方面要看东北内部的情况,也要看它下游的情况,这就是这张表的一个意义。前面两张图讲的是两个销区的价格形成关系,就是华中地区跟华南地区,相对于东北的价格比对,还有一个华中地区它的一个粮源的选择。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接下来这块儿是讲的黑龙江粮食外流的选择,这块儿我们看东北,一方面是看港口,另一方面也是要看黑龙江,毕竟它的产量最大。那看黑龙江它的外流,它有两方面,第一是它有可能会流向南方的销区,但它也会流向华北这块儿。另一个就是在华北粮的价格形成上来看,不仅要看华北自己内部的关系,也要看一下它相对于黑龙江粮食流入的价格关系。华北和东北的价格关系,我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就是看东北港口,因为从需求角度来讲,华北跟东北港口,它都是黑龙江粮的一个销区,它俩就存在一个竞争的关系。看它们两个之间的价格关系,可以分析东北港口的一个集港情况。从这个图上,这个红色的线标注的是潍坊到哈尔滨,也就是东北到华北的一个价格区间,运费的一个区间,蓝色的这个线标注的是哈尔滨到锦州的价格波动区间,在2016年上半年,临储的规模是节节攀升,东北腹地价格也是持续走高。

从2016年9月份,市场化第一年的开端,当时华北的上市还比较早,所以它的价格就率先跌破了一个低位,从1900一下子跌到了1600块钱,这块儿相对于东北这块儿,可能就完全没有什么价格的吸引力。从2017年初,华北年前有一个上市的小高峰,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它的一个价格有了一个下调。从2017年5月份的时候,随着临储投放定价,它的政策,包括未来的价格预测都有一个明确的区间之后,当时国内的这种新季玉米的余粮也耗的差不多,所以东北腹地的价格又迅速有一个拉涨。稍微再总结前面三张各个区域之间一个价格关系图,如果还是不太明白这三张图的话,可以这么看。就是只有当一个区域的价格曲线超过了它的这种运费这条横线的时候,它才会有一个粮食的流通,才会产生粮食的一个流动。

    另外一点,如果是两块儿希望区域放在一起的时候,当你的这种价格曲线高出物流的部分,你的价格才会更有优势,相当于往你这个方向流的利润更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一下。这块儿我就先讲到这里,后面有什么问题,可以单独问。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接下来第三块儿,我是想分析一下我们本年度一个价格形成的主要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结点因素。这张图是黑龙江粮的一个生产成本,这个图上也写了是自有耕地的一个成本收入变化。种植成本这块儿,今年每亩由去年的394块钱,上涨到405块钱,主要在于化肥成本的变动。价格补贴也是由153块钱降到了133块钱,耕地补贴这块儿,相对来说变化不大,如果是按照去年的这种农民销售的底价,干粮是1150块钱,今年是1250块钱算的话,今年每亩的收入大概会比去年稍高一点。从刚刚那个图可以看到,即使我们把今年的这种港口价格从去年最低点1450块钱,提到今年的比如我们假设的低点1550块钱,对于自有耕地的农民来说,相当于他每亩的收入只是从607块钱,涨到了678,至于对他们具体的影响,大家可以心里掂量一下,到底对于这种惜售的产生,我们价格的这种形成,是不是跟这个有很大的相关性。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第二张图就是承包种植这块儿,他们的一个成本收入变化,相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变化就比较大了,虽然同样是加了几十块钱,但是因为今年的耕地有降,所以他们每亩收入就会从200块钱增加到今年的400块钱,可能更加乐观一些。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对于明年的这种价格影响,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还有5500万吨的玉米卸库存的情况,这个是今年的一个价格情况,就是今年5月份之后,港口的价格波动明显是在拍卖粮的定价基础上开展的,我们不妨假设一个预期。第一个预期比如2014年的粮,明年起拍的时候,会比今年增加50块钱,这样的话,吉林二等集港大概是1650块钱,如果是2015年拍的话,可能会比2014年按照今年的模式,会增加60块钱,这样吉林二等粮的集港价格,大概就是1710块钱。如果是第二种预期,那明年起拍价格增加100块钱,2015年的粮再比2014年再高60块钱,这样的话起拍价格可能会更高。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我在两种不同的假设下做出来的一个东北的供需平衡表,这个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为国内的供需平衡数据不是特别严谨,还是大家各自作为一个参考就可以。两种不同的平衡表,对于产量的调整可能没有太多的东西,主要是在收储政策还有下游的需求上面,做了一些调整。对于这两块儿,我想表达的其实就是不论是怎么去调整,明年的东北外流的一个压力会比今年大,今年大概是7600万吨,对于明年的话,第一种情况是7800万吨差不多,第二种情况可能会达到9000多万吨,这就是明年具体的情况。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这三张图,其实我就是把过去十年的期货价格跟过去十年的现货价格,大概做了一下匹配,同时又把2016年的期限的价格也做了一个匹配,其实从这三张图能够看得出来,过去有临储政策的那年,我们国内的玉米价格,基本上就是随着这一年度之内,随着玉米临储量的收购的增多,价格逐渐往上走,完全失去了玉米现货价格的季节的波动性。在2016年这一年的价格跟期货来看,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年它价格的这种波动性,就是季节性的波动就会特别好。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这张图是关于玉米这一年度玉米整体的一个价格波动情况,从比如说11月份,我们可能会面临加工补贴的这么一个消息,在12月份、1月份的时候,如果是价格走的过低,可能有一些政策性的利多出现,对于春节之前,我们还会面临一个节前农民集中售粮的市场行为。明年3月份,可能在长江流域会有一个三峡大坝的检修,这个也会影响节前的备货和节后的采购节奏。在每年4月份的时候,我们会出现一个明年拍卖的定价,还有一个拍卖的时间问题。在5到6月份的时候,随着拍卖逐渐成交,会看到一个品质的问题,之后7、8月份会面临一个新季玉米生长的问题。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最后一页图就是我参照目前得到的这种市场因素,大概做的一个价格的,算是一个价格的预测,其实因为随着市场的变化,可能新加入的消息会越来越多,那这种价格不一定会按照当前的预测来走,至于后面的话,可能也会不断的调整。整体来说,我倾向于认为今年的价格波动,要比去年相对来说弱一些,对于明年8、9月份的价格高点,还要看具体的市场因素,还有哪些会加进来,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每个人的价格预测都不一样,而且这个也会随着市场的调整不断变化,大家可以作为一个讨论。

二、如何通过定性分析寻找相对投资机会

刚才郭老师在产业链上做了很多的分享,因为他准备的内容特别多,也特别细,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就分享不完。我这里我认为郭老师在产业链上做的特别细的分析,如果未来玉米和淀粉之间做价差套利,以及玉米这个品种上,在节奏性的机会上,我认为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这个产业研究比较深入化之后,我感觉除了做这种趋势交易,优先发现机会之外,更多的优势就体现在产业链内的一个对冲套利关系上。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的更多是从定型分析上,如何把握大宗商品的交易机会,更多是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方法无论放在哪个品种上都比较适用,因为我做的是一个定性分析,可能不需要在产业链上做深入的研究,但必须抓住定性分析的核心点。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大概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对定性分析的认识,以及把我的方法嵌套在玉米上进行一个简单的分享。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首先就是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分析的一个理解,或者分析的理念。常规的大家把分析都分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这其实就是根据分析方法的一个划分。但是从更广义的分析来讲,我更倾向于把分析分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所谓定量分析,通俗来讲可以量化的部分,或者说像产业研究一样,通过产业供需平衡表还有链条上一些数据推导出一些因果关系,然后做出一个结论的分析,这叫定量分析。所谓定性分析,更侧重于逻辑推演能力,同时它把不同的影响因素,主观赋予一些权重。也就是说所谓的赋予权重,就是要区分你的影响因素,无论哪个品种,它的影响因素都是纷繁复杂,而且不同的市场背景下,不同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的比重也不一样。也就是说,你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一定要区分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但是它这种定性分析,对数据的绝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像产业链研究有那么高的标准,但是每一个因素,你必须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要切换它一个主体地位。虽然供需依然是这个市场的主要矛盾体,但是在很多市场环境下,比如说资金式、情绪式之下的话,那么供需这个矛盾,并不是一个市场的主要矛盾,可能就是一个市场情绪主导,作为市场的主体。

也就是正确的逻辑推理下,找到主体的影响因素,才能把握这个方向的一个趋势和节奏。所以说我个人,在我们部门,我在挑选一些研究员的时候,我也是把研究员的逻辑推理能力放在首位。因为所有的逻辑只要错误,那么也就是说你在主次要矛盾的筛选上,就会发生错误,那么直接导致整个分析结果都是错误的。就算你数据再准确、再严密,也无法弥补逻辑错误带来的非常大的弊端。所以说因为在定性分析中,需要主观的去选择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可能有的人也认为,这种定性分析就是一个主观分析,只有定量分析才是客观的,我认为这个理解是有偏差的。比如说举个简单的例子。

【智力题】

一筐鸡蛋:

1个1个拿,正好拿完。

2个2个拿,还剩1个。

3个3个拿,正好拿完。

4个4个拿,还剩1个。

5个5个拿,还差1个。

6个6个拿,还剩3个。

7个7个拿,正好拿完。

8个8个拿,还剩1个。

9个9个拿,正好拿完。

问筐里最少有多少鸡蛋?


其实这是一个智力题,大家在这里不需要做它,我只是拿这个例子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做这个智力题的时候,我用的时间大概用了15分钟到20分钟之间就做出来了,我跟我的部门还有其他的同事也都分享过这种,但是做了之后发现很多人都是把它做的非常复杂,甚至用上了XYZ,设置这些东西,用公式在算,耗费时间很长,很复杂,而且做的准确率也非常低。其实这类的智力题主要考量和锻炼你的逻辑推导能力,就是如果说做研究,我认为这种题就非常适合于做一种逻辑推演的能力。那么下面其实我可以把我自己推导的思路、答案和方法先跟大家分享一下。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我在推导这个题的过程中,其实只用了简单的一个数学计算,其实主体就是逻辑推导能力和逻辑分析的分层。其实做研究也是一样的,无论做产业研究还是交易型研究,最基础的能力就是逻辑推导能力,当然这里边还有太多的一个定性分析的东西。在正常的分析中,这里定性分析,我更多把它比作你炒菜的时候,对火候的把握,以及你盐放量多少的把握。我认为这个虽然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在你分析的准确性上,以及对机会的发现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当资金情绪越重的时候,这种定性分析就更优于定量分析,特别是趋势拐点的时候,情绪是一个非常先行的指标,而不是一个量化分析。

因为在很多的时候,是情绪主导了一个市场,而情绪主导的市场的情绪,影响了价格,价格再反而去影响这种产业链,所以很多的时候,并不是说产业去推导出来价格,很多的情况下,是因为价格的改变,而引起产业链的变化。所以在这种炒预期和预期反炒的过程中,做定量分析就非常滞后。比如说今年的行情,就不限于农产品,包括黑色、有色、化工,它的交易逻辑首先就是交易预期,然后交易预期之后就是交易情绪,情绪之后就是交易这种预期的回归,然后再交易这种预期回归的一种情绪的过程。这种反复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这种数据是严重滞后的。玉米市场上,因为群里我看最早有朋友说玉米就一潭死水,确实没错,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选择玉米这个品种,跟大家做分享呢,首先就是第一个,玉米市场化的第一年,很多的市场格局是在发生变化的,很多产业客户也非常关注,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也是我们跟大家去分享我们看法的一个切中点。

第二,玉米跟黑色比,虽然一个冰山,一个火焰,从交易机会上,玉米就显然没有什么关注的必要,但是从纯交易来看,关注它,它必要性上在于它的确定性可能会高于其利润性,也就是说,它可能有一些机会,较于它,它的准确率相对比较高,但是可能利润空间不是很大。就像做产业内的一个利润套利和单边投机一样,产业内利润的测算做出来套利,更多是靠它的确定性,但是反而在做单边投机的话,靠的是一个概率性。因为它赚的不是一样的钱。也就是玉米这个钱可能赚起来,它的准确率相对很高,可能安全性比较高,只是说它的利润空间没有那么大。其实无所谓,它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确定性的机会去配置你的交易机会和你的资产上的配置。

玉米为什么说机会确定性比较高呢?是因为它是一个纯国内的品种,而且现在已经是新季收获之后了,所以它的供应端的确定性非常高,消费端也容易分析。如果你用排除法算,无非一些关注链条上那些不确定性的东西,比如说你深加工的补贴,种植的补贴,乙醇政策等等。相对其它品种,是一个非常好分析的,我指的是一个趋势性分析的东西,对于节奏性分析,更多取决于下游需求采购和上游供应错配的问题,以及刚才郭老师讲的一些细节问题的影响。

此外就是从去年开始到今年,资金式和政策式的环境下,出现这种大行情,而且超出预期的品种,基本上都是国内相对比较独立的品种,也无非是说我们国内市场你资金说了比较算的这种。比如像铜,铜最近虽然是有格林大华头寸的问题,但是它更当的是因为它跟国外,跟伦敦市场是相匹配的,如果伦敦铜不能大幅上阵,国内这拨铜也很难起伏。也只能说国内的资金借助了市场这种条件去炒作。比如说你像黑色这种大行情,显然它不光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更多是资金借助这种产业链的变化去做的,超出它实际影响的行情来。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所以说对于玉米来讲,它的独立空间比较大,可能未来这种机会相对有,它只是空间没有那么大而已。刚才那张图看一下,就这个玉米而言,其实多空主要争夺点也非常明显,大的矛盾逻辑主要就无非上面我提到那几点,其实对于空头来讲,库存依然很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实从2014年末开始到2016年下半年,跌了1100点,下跌幅度达到了将近50%,其实交易一直就是库存在持续走高这样一个逻辑。那么这种50%的跌幅,基本上我认为把这种因素已经全部提前释放掉,我认为这种资金对预期的炒作,已经把这个因素全部消化掉了。

第二个它空头利用的因素就是新季玉米,季节性供应压力,我认为这个问题也是导致最近这个玉米价格开始走弱的关键因素。我认为这个中期和波段性的矛盾,更多体现在新季玉米的供应压力,但是我认为它这种矛盾的一种供给的季节性压力,可能正好是能够切合在2017年整个缓慢上涨之后,整个市场已经在情绪的一种释放之后,它开始全年都在上涨。那么到这个阶段供应季的时候,可能价格也面临一个回调压力,再加上供应的压力,我认为正好对涨势回调的一个消化,可能这样正好能从它的情绪和这种基本面的变化上拟合在一起。

我们再看一下多头上的情绪,多头上首先就是大幅下跌之后就回到了2006、2008年的水平,库存过高的消化已经通过跌幅基本上就是释放完毕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很多的时候,市场资金是提前于数据和提前于这种产业链上,把这种价格的幅度消化完毕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种植积极性就包括了流转土地,就是毁约的现象特别严重,也也可以理解一种金融行为学,一种见底信号,从1500这个价格之后就不容易回归,甚至1500的价格就非常难见到。而播种季,今年发现从播种季开始,价格回归1600之上,其实整个玉米的种植情绪才能够得到一定的稳定,包括流转土地通过降低这种流转成本之后,这种流转土地才能够顺畅的展开。

所以说从供给侧改革的预期,以及高库存,以及面临库存的拐点,和种粮积极性达到临界点这几个方面,我认为在2016年低点基本上就是一个玉米近些年的最低点。再加上乙醇汽车的规划,我认为可能这个是未来一个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市场一直认为新一季仍然会增加库存压力,因为取消了临储。但是2016年的状况,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只是从供应端解决去库存问题,如果库存压力始终不能释放,在当前,特别是今年,之前一直在提三农,但今年一直在提扶贫,特别是期货品种在挂的时候,也在考虑扶贫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扶贫和三农大市场环境下,我认为国家会继续出台调控政策。比如库存压力继续大,那势必打压这个市场价格,使得农民他的种植积极性就回到了2015年很消极的状态。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国家乙醇汽车的规划,我认为只是说一个前期的铺垫。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未来它进展速度的快和慢,规模的大和小,可能与未来去库存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乙醇深加工,将来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也可能是玉米未来炒作的一个爆发点。从经济学的弹性理论看,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就是空头方面,就是可变性相对比较有限,因为可炒作的东西已经通过跌幅消化掉了,而多头方面的因素还存在很大的可变性。回归玉米突出的问题上就是库存,其实你看我发的这张图,它是按照月度平均的现货价格还有库存做的一个对比图,大家可以注意到,我并没有把纵轴的数量标出来,并不是我的疏漏,是我故意的,因为我觉得在绝对数量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只是通过这个价格和库存的对比,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库存和玉米价格相对变化的规律和关系,这样就可以。也就是我前边讲的一种定性分析的东西。

为什么我一直说库存压力不是问题呢,因为价格永远走在库存的前边,比如说这张图,2008年开始临储,2009年和2010年,库存稳步增加,但是价格也是稳步增加,直到2012年开始,库存继续升高,但是价格处于高位振荡。2015年开始,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跌,但是库存也基本上到达了顶点,2016年开始出现一个探底,库存一直保持高位。对于未来的两年,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状况,类似哪个状况呢?类似于2012年-2014年的状况,只是关系反过来了,可能在未来两年里边,价格是稳步上涨的,而库存保持了高位横盘或者开始略减的状态。我认为这种是因为资金和预期的炒作,对这种库存关系的一个影射吧。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所以说我认为2016年是种植心态受到严重冲击的冰点,我认为这个价格基本上是这几年的谷底。这张图其实我是做了一个相对收益上的对比分析,依然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去解释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做的这个,它这个是因为2006年到2014年,人均收入因为有一个统一口径,发现2015、2016年之后,这个口径上就没有数据了,因为我一直认为做任何数据,不在于数据的绝对正确性,而是在于你数据的一个口径的绝对统一性。因为我们更多的看它一个趋势变化,而不是一个绝对量的变化。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下,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和粮食价格的对比。2016年是2006年2.5倍,这是人均收入,但是玉米价格2006年跟2016年基本上是相当的。其实很多时候我在考虑做对比的时候,我也考虑用CPI这个数,还有一个其它的东西,但是我会发现在关系它的种植积极性的方面,更多的是权衡我采取打工的方式赚钱多,还是种粮食赚钱效益更好,所以说我认为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跟粮食价格的收入比,更合理。比如四口之家,假如两个成人在当地打工,也就是你在县城里打工的话,你是不耽误种地的。所以说一男一女的收入,我们按照县级的收入收入,男的3500,女的2500,一年12个月就是7万2。如果你认为这个收入水平高的话,我们可以降一个档,男的3000,女的2000,一年就挣6万块钱,这是一年的家庭收入。通过这种打工的方式,挣这种收入水准的话,我们可以测算一下,如果四口之家按照东北地区的话,东北地区普遍是比华北黄淮这块儿,四口之家的地多得多,华北、黄淮基本上可能也就十几亩吧,这也算多的。对东北来说,我们按个少的算,按个中庸的水准就是50亩算的话,一亩收入是500块钱,那么全年的收入才2万5,加上今年价格可能有所上涨,有所上涨,它也不会太多。我们就顶天算4万块钱,其实从收入比上,它远远低于他打工的收入水准。

那么从对比上看,其实严重是对于农户种植积极性是一个明显挫伤。这样一个趋势的话,如果价格过低,这样一个挫伤会导致一种什么状况,一种是弃种,一种是低成本流转。当然我认为很多人无非就是说,我用更低的成本流转出去,包给别人,我出去打工,这是农民普遍的想法,弃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你想低成本流转出去之后,也就是说意味着集约化效率提高,但是集约化,也就是机械化程度越高,其实它单产是普遍降低的。如果说我们都去过农村的应该知道,因为你集约化之后,你所有的东西机器统一种,机器统一收,其它环节不讲,就是机器收的这个环节,比人工那个收的话,每亩的损耗上,其实损耗还是蛮多的。比如一二百斤这就很正常,所以损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再加上机械化成本大幅提高。

当然这里指的是一个长期影响,但是总归来讲,如果你的集约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它单产的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损耗再降低,同时它机械化成本就会增加,这样也就导致了他们的种植成本未来会提高,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影响。当然对我们当前来讲,我只是认为这种从相对收益比的对比下,前边我们说过的,我认为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的状况,基本上就是玉米一个强力的支撑。所以我认为未来回到1600之下的水准,就严重可能脱离了当前这种市场格局,对价格的支撑。

聊产业、做金融,上潮汐!

最后这个图,从盘面上玉米资金的流向来看,因为资金流量我们可以看一下资金流已经回到了历史上相对比较低的水准,也就意味着当前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机会,我也认同。因为资金没有关注,它不可能有太大的机会。但是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就是2016年底和2017年初这一拨,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资金涌入非常迅猛,持仓从220万张一直增加到了500万张,我说的是整个玉米的持仓头寸。2个月的时间价格也是从1500涨到了1700多。其实当你价格逼近一个比较成本区域的话,其实很多的资金,因为它一个高确定性,很多作为一种价值投资的方式去介入这个玉米品种。如果做交易的人,可能全盘面都交易的话,大家会发现在玉米这个资金涌入这一拨,也正好是很多市场上很多情绪,在把玉米作为一个多头配置的品种。所以我认为当前玉米,基本上就回归了市场的一个心理成本,如果价格继续回归到1600的水准,我认为同样会回到吸引资金向2016年底和2017年初这种状况,作为一个价值投资去介入这个市场。

所以我认为从现在来看,可能当前没有太好的机会,正好趁着新季玉米带来的压力,未来我认为玉米价格接近1600的水准的话,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做多的机会。对于未来一个年度来讲,我认为可能价格更多是1600到1800区域的水准,可能这样的话,就是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一个低点,正好是做这种价值投资,对玉米来讲,作为一个价值投资思路的比较好的机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

三、互动交流

问题1:请教老师,东北集装箱玉米发运是锦州,鮁鱼圈码头吗?经常见到这两个港口集港量数据包含集装箱粮吗?谢谢

郭德祥:东北的集装箱发运,一共有两个港口,一个是营口港的鲅鱼圈,再就是锦州港,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发集装箱的。对于散船,主要是有锦州、鲅鱼圈、大连、葫芦岛还有盘锦等八个港口都可以发散船,每个港口的数量是要具体来看的。

问题2:请玉米淀粉总产能有多少,及淀粉与玉米合理价差

郭德祥:我们现在国内淀粉的产能情况,如果按照玉米淀粉协会公布的数据,大概是3500万吨,但是根据实际的调研情况看,截止到2017年底,当前的产能应该会在4000万吨的水平。对于淀粉这块儿的开机率,像今年长期是保持在70%以上,如果全年平均,可能会在75%的水平。

问题3:请教玉米和淀粉套利现在是否有进场机会?谢谢

郭德祥:对于淀粉玉米的套利,如果是结合往年来看,每年这个时候应该是说淀粉这块儿,它的季节波动性,全年平均下来,季节波动性不是特别高,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往往是玉米原料价格的压力之下,淀粉也会下降,但本身淀粉它的价格相对来说比玉米高,它的波动性也会比玉米要强一些,所以这种价差相对来说,淀粉玉米的主力和约的价差,都会有一个下降。在往年,每年的四季度都会掉到200以内,但是今年的话,近期是因为玉米这块儿往下走的压力比较大,不能说没有,但是可能是一个振荡缓跌的状态,但是淀粉的话,近期是因为受环保的影响,开机不是特别的稳定,那有些地方像河北,也可能会限产,近期的淀粉的现货渠道来说比较紧张,所以淀粉也一直没能掉下去。从淀粉玉米这块儿找套利机会,我倾向于等淀粉的这拨强势先稳定一下,当前的价差是在300左右,等过去淀粉的这拨稳定之后,因为当前的话,相对来说玉米更比淀粉要弱一些,等淀粉的现货渠道有所缓解的时候,再考虑去进场,前期看的时候,也一次性的不要看太多的点,几十个点、几十个点的这么去做。

问题4:请教郭总,去年东北玉米收购量10190万吨,其中春节前大约6000万吨,预计今年春节前大概会收多少?谢谢!

郭德祥:刚才说节前,去年东北收购将近1亿吨这个问题,我想解释一下,这个1亿吨是临储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取消了,我们按照这个2016/2017年这个年度来看,从2016年的10月到2017年的9月份,其实没有收购量的,国家在这块儿有一个一次性的临储,大概规划是2800万吨,按照了解一共收了3100万吨,今年国家明确说今年一次性临储的收购量,最多不超过300万吨。

前面10月份东北上的这些粮,其实很多都是零零星星的在上,也有一些像辽宁这些地方的早播的粮食,其实大批量的上市还没有出。你如果是具体要多少量的话,这个肯定现在连10%都到不了,是刚刚开始本年度的玉米,就是关于明年和后年玉米的总的供给量来说,其实我倾向于明年因为有一个2014年5500万吨必须要出的压力,如果整体的需求来考虑,我倾向于明年的供给压力比今年要大一些,但是后年可能会相对来说好很多,因为后年粮食的品质包括出库的时间都可以往后再推一下,但是明年的话,可能5500万吨必须要出,而且今年的这种种植面积,包括收获还是比较多的,再加上深加工的产能还没有完全提上来,所以明年的压力可能会大一些,比今年要大一些。

问题5:酒精深加工的补贴大概是什么情况?

郭德祥:酒精和深加工的补贴大概什么情况,这块儿是这样子的,得分开看,酒精深加工这块儿,一方面像去年,它会跟着加工量,就是你收多少玉米给多少钱,一吨玉米多少钱来补。今年还没有出来,目前得到的消息,可能在黑龙江会补150,就是去年的一半,吉林这块儿可能会补80到100,也是将近去年的一半,至于落实情况怎么样,得看后面。即使是在这块儿玉米加工上没有什么补贴的话,国家对于酒精加工是有单独其它的补贴,这个要看国家对于今年政策的调整怎么样。

问题6:黑龙江地区种植收益,承包土地成本中租金成本变动很大,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德祥:租金这块儿,就是黑龙江那块儿的租金变动,因为去年的价格,最低点黑龙江那边农民卖粮食在1150块钱左右,如果算一下,基本上对于土地承包大户来说,它的收益趋向于0到200块钱之间,价格收益相当低,国家对于这块儿,可能对于补贴也是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耕地补贴,这个大概是100多块钱,是补贴给土地所有者的,跟土地承包大户没有任何关系,另外一块儿就是价格补贴,也就是直补,这块儿是补贴给生产者的。可能就是因为去年的收益太差,所以黑龙江那边大量的土地因为它的土地流转也比较高,所以土地流转费用上面,基本上是砍了一半。

问题7:您预测明年和后年玉米是向上涨趋势嘛?低点是否已经过去了?

蒋洪艳:我认为这几年,玉米的价格前期1400到1500的价格以后,会很难见到。但你要说有多大级别的上涨行情,我感觉也比较难,它无非是说它涨的话,它的上涨只是一个每年它的交易区间上移一百点、二百点的问题。比如今年整个2017年,它的交易中心是从1500涨到了1700多可能明年它的交易中心就从1600多涨到了1800多,但很难像黑色或者其它品种出现单边上涨的走势。但有一个例外,看未来一个政策的变化,对去库存这种政策的力量如何。如果去库存的力量非常强,那么这种单边的机会可能稍微比预期的要大一些。 

问题8:目前运费上涨了吗?后期会涨多少?

郭德祥:运费这一块儿,相对来说每年在11到12月粮食运输比较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上涨的过程,但是今年的话,你说至于涨多少,这个相对来说应该还是在稳定可控的范围之内,变化不会特别大,因为当前的海运费已经在70、80块钱,是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一块儿,火车运费和汽车运费可能要看后面的情况怎么走。

问题9:玉米是国内定价的商品,国内玉米种植的土地在减少,美国玉米种植的土地增加,是否预示以后的定价会受国际价格的影响?

蒋洪艳:玉米它的进口量基本上就是在相对它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上,几乎为零,就是纯粹可以粗略算成百分之百国内独立市场。你说的国内的播种面积减少,国外的增加,就像大豆一样被国外市场抢占,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中国当前来看,玉米整体的播种面积都是相对比较稳固的,它不是太会明显出现减少的状况。它跟东北那种大豆的状况还不是太一样。

问题10:请教如果玉米后期上涨,猪和鸡饲料加工企业会选择替代品有哪些,期货上有哪些品种有机会?

蒋洪艳:玉米后期上涨,猪和鸡饲料选择替代的品种有哪些,其实如果说玉米的价格,你像在1600多,就算它回归到1700多,1800,它其实还没有什么可替代的动力,其实比如说你过去前几年,玉米价格在2000多的时候,它跟小麦的价格持平的时候,那时候有的选择用硬麦去替代玉米的状况,但是这种量非常的少。因为很多的饲料配方里,你把这个比重给调的过高,可能对于养殖的口感,接受能力上就很差,其实它的替代效应还是比较低的。

更关键的一个因素,在当前的价格上,基本就算它涨到1800,替代的动力基本上非常低,所以说目前这种替代的效应,可以暂时忽略。其实很多的时候,在你的整个供需上没有太大的偏移的状况下,如果出现一个政策的推动,很多的时候,并不在于它对这种产业形成多么实质性的冲击,反而是当行情价格波动的时候,资金式对它的影响才能决定于它这种真正对价格的主导力量。比如说像黑色一样,黑色之前的大幅上涨,是因为供应端的改革造成了价格的上涨,如果说从价格的大幅上涨到现在这一个月的跌幅,你可以说它根本也没有在数据上发生多大的利空。所以很多时候,无非是资金借助这种消息进行预期和反预期炒作而已。

问题11:我现在思路是多粮食,空金属,不知对否?

蒋洪艳:多粮食,因为总体粮食它下行空间不是很大,包括油脂的话,但是这个时候,它作为一个对冲,比如说你拿它作为一个多头的配置,这样可以,但是现在做多的话也没有太可期许的空间,可能油脂稍微强一点,但是对于有色来讲,我认为它的长期趋势还是一个多大于空的,只是说近期出现的调整而已,所以说对于你的一个多农产品和空有色的话,个人从这个当前的节奏来讲,不是太赞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