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的繁殖方式有多种, 扦插、压条、播种等方法均可繁殖,生产上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这个季节对南方的帮友来说,扦插似乎难度不大,因为温度很适宜。但是对北方的无花果园艺爱好者来说,扦插似乎成活率并不高。本文尝试着从我的扦插经验来浅谈一下北方秋末冬初的无花果扦插问题,以便抛砖引玉,供帮友们讨论批评指正。大神们如有不同意见,请批评,但勿拍砖,谢谢。 1.插穗选择 a.插条宜粗不宜细 无花果多数品种扦插时都很容易成活,尤以充分成熟的一年生粗枝条的成活率高。专家认为,一年生枝条以中上部的枝段扦插之所以成活率高,主要是因为在这一部分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特别是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其中尤以天门冬氨酸、脯氨酸的含量比较高,能促进生根。此外,在这些部位植物生长激素的含量也比较高。以此推论,感觉成熟的二年生粗枝条的成活率更高,不知道成立否? b.插条宜长不宜短 无花果是抽枝时间较长的果树。其枝条由于抽发的时期不同而成熟度显著不同。早秋前抽发的枝条到落叶时充分老熟且节间较长,可剪成2—3芽的插条,秋季抽发的枝条成熟度较差且节间较短,应剪成起码有4个芽的插条,插条不宜短于15厘米。如果插穗较多,剪成20至25厘米的插条扦插更好。过于幼嫩的枝条和已经受冻的枝条不宜作插穗。插条剪取时下端应在靠近节的下部采剪(下部一般距节0.5—1cm,45°斜剪),上端在芽上留1厘米左右平剪。 2.细沙催根 我喜欢在扦插前用细沙来催根(用水淘洗,防止过碱),细沙的湿度以攥在手中不出水,松开不散团为宜。时间一般是2-3天。温度如果在15-25°之间,很容易出白色的根点(请注意,根点的位置是在芽下方,枝条骨节的地方)
![]() ![]() 3.科学扦插 好的品种我选用的介质是泥炭+珍珠岩+蛭石,比例大概是60%+20%+20%,一般的品种我就用2份园土+1份河沙。采用30°—45°斜插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深度以露出插条最上一芽为宜。
![]() ![]() 切忌:a.“拔苗助长”:不少帮友都有这样的经历:插后经常去观察枝条,恨不得插上的第二天就让枝条发芽,一段时间后不见芽苞活动,就拔出枝条来看生根了没有,往往拔出来看有一点细白根了,欣喜若狂,又栽上,这个时候一般是会挂掉的。欲速则不达啊。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最上面的一个芽苞可能不够饱满,所以没有萌动,但是不等于埋在介质里面的2个芽苞没萌动的,这个时候更不要拔出来观察。b.浇水过多:有的帮友总害怕水少了,枝条会干掉,所以每隔几天就浇水,一直浇到盆底流水为止,其实这个季节北方蒸发量已经很小了,不必浇水过勤,更不能过多,否则枝条非常容易烂掉的。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根枝条一般是斜插入2个芽在介质里,即使最下端的一个芽或者1/3的枝条烂了,不等于扦插就完全失败了。因为最上面的一个芽和中间的芽有可能会萌发,带动生根的。不要一看最下面烂了,就拔出来扔了。 4.及时追肥 在插条新梢达10厘米左右时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加1%尿素浇施,每隔15—20天一次,连浇4—6次。在插条展叶后开始喷600倍爱多收,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 —3次,有利根系抽发,提高成活率。也可以在插条芽眼开始萌动时用6000倍爱多收沿插条淋浇,可促进新根抽发,显著提高成活率。 5.成果展示 a.嫩枝、细枝也活了 ![]() ![]() b.芭劳奈老枝待观察
![]() c.枝条一周后芽苞萌动,照片还看不出
![]() 注意:因为这几天不断的下雨,所以移入了育苗室,并用了一个小型的加湿器。我的初衷是适宜的湿度对枝条的保湿大有好处,也应该有助于扦插的成活。当否,请大神们指正。 当然,扦插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活,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质地、土壤pH值、插后的管理对扦插的成活率都大有关系。对大师级别来说,以上做法似乎过于啰嗦(他们随手插在沙土里就活)。但对于初级园艺爱好者来说,插条不充足(特别是买枝条的爱好者),技术不过关,扦插成活率很低的话,就增加了栽培的成本,如果本人的经验对这部分初级园艺爱好者有些许帮助,心愿足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