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研究了100+篇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后……(二)

 昵称30836886 2017-11-02

4.建议类

如果将“中年危机”看作是一些读者的一个痛点,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痛点即为这类文章的选题方向。在我浏览的文章中,这种类型的文章还是不少的,比如@冯唐在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有你的中年猥琐男》中,就给出了几条“戳心”的建议,每条建议后面又会阐述一番自己的见解:

  • 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 不要当众谈性

  • 不要教育晚辈

  • 不要脏兮兮

  • 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 ……

此外,@中欧EMBA发表的《中年是一场遭遇战,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余生?》讲的是中年是一场遭遇,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选择培养爱好、开拓第二职业等等来面对“中年危机”;

@慧跑发表的《为什么中年跑者特别多:一场面对中年危机的自我救赎》讲的是跑步是解决“中年危机”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凤凰八卦发表的《左手一瓶增发剂,右手一杯枸杞茶! 90 后养生修炼手册,扎心了…》,有趣地展示了 90 后的养生情景,“一边熬夜,一边涂眼霜”、“一边暴饮暴食,一边吃健胃消食片”。

5.对立类

如果要形容这类文章的特征,应该是“中年危机又如何,爱咋地咋地,你能拿我怎样”,也就是说和多数人流露的“中年危机”的焦虑感不同,更多的是表示“中年危机”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虽然存在,但是不值得过于解读,不需要去嘲讽,不需要去焦虑。

这类文章也算是一股泥石流,很容易得到读者的关注。比如,@傅踢踢发表的《油腻的中年危机太小儿科,有的人到老都宛如少年》、@SocialMarketing发表的《欧莱雅这支广告,打脸所有中年人》、@我要WhatYouNeed发表的《我是个好人,至今没有嘲讽过中年人》以及@腾讯新闻发表的《哪有什么中年危机?只是你自己走不出焦虑的怪圈而已》。

这类文章的亮点在于标题,标题中放大冲突,上面列举的那几篇文章,就是将冲突和观点直接开门见山地展示出来,“打脸中年男人”、“没有嘲讽中年男人”、“哪有中年危机”,让人一看标题就立马发出“我也这么觉得,中年危机有什么大不了”的感受。

6.总结类

@新榜发表的《朋友圈的中年人每焦虑一次,就成一批自媒体人的10W+》,文章中汇集了关注这一个话题的用户的评论,且将这些评论进行了分类,帮助读者过滤一些信息,展示了不同的观点。

这类文章的内容结构相对来讲,会简单一些,如果应该收集的素材已经收集完毕,只需要将这些素材所呈现的观点划分好矩阵,保证互不冲突即可。

上面的内容为我对这次“中年危机”大家蹭热点的方式的总结,那么作为三节课的小编,如果也想蹭这个热点的话,我可以怎么做呢?

我可以描述产品人或者运营人在工作中几个典型的能够流露“中年危机”的场景来组织文章;可以邀请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黄有璨老师,请他讲一讲他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的“中年危机”这一现象的看法,以及他本人的一些经历,比如是否经历过“中年危机”等等;

也可以通过采访的方式,看看一些互联网人是如何看待“中年危机”这件事情的,然后将这些想法其分类,整理成文章呈现给读者;还可以和三节课的课程转化联系起来,比如“中年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苦恼于中年危机或者害怕面对这种现象”,这个话题适合三节课的卖课小姐姐作为一个点来进行课程的包装。

以上就是我对这段时间围绕“中年危机”这一关键词所发表的一些文章的分析,这些文章的角度不同,阅读量也都很高。整体来看,套路还是有的,虽不见得靠谱,但是对于新媒体运营来讲,或许下一次再出现其他热点词汇或者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按照上面的几种分类,结合自己公众号的定位,毫不费力气地确定自己的选题,迅速地出几篇文章,在热点话题中占据一波流量。如果大家读完之后,觉得有不妥的地方,还望指正。如果能够针对这个话题,有其他的选题套路,也可以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连续看了这么多关于“中年危机”的文章,现在的我忍不住裹紧了小被子,握紧了手中的保温杯,嗯,还应该多泡点枸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