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昌之美美在水

 海阔天空0799 2017-11-03

一、城市定位和特点:“水城”!

如果要对南昌做一个城市定位,问:“南昌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南昌人会脱口而出:“南昌是一座英雄城”。这没错,对,可不够,南昌的地理格局、生态风貌是什么?“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最无厘头的就是“动感城市”。

南昌是山城、水城,西边是山,东边是水,是山水之城;南昌是江城、湖城,西边是江,东边是水,是江湖之城。

南昌城在全国最大的特点在于:有江河穿过,离大湖很近。南昌的最美之处:水在城脚下,城在水边上。

南昌的最大景观就是“湖在城中、城在湖中”。“湖”,展示了南昌的特征,散发着南昌的气质,蕴含着南昌的性格。南昌市最著名的区,都是以湖为名的,比如西湖区、东湖区、青山湖区。


南昌最大的特点、最美之处、最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就在于它是一座水城。

纵观全省,城区里有江面、有湖面的,恐怕还有九江能和南昌一比,这两座城市都拥有众多的湖面,但她们还是有所不同:九江市区有甘棠湖、南湖、八里湖、赛城湖……,加在一起,湖面达60来平方公里,据说超过南昌。但是,赣江、抚河从南昌穿城而过,而九江城区没有什么江河穿过,长江是在她身边流过,她是临江城市,有江岸,有滨江路,却没有一江两岸,跟赣江、抚河、甚至修水都没有什么关系,她的湖水主要来自庐山。南昌城区处于赣江抚河与鄱阳湖的结合部,是西山、赣江、鄱阳湖的交汇点,甚至她的艾溪湖、瑶湖就是鄱阳湖的一部分。而鄱阳湖是从湖口注入长江,离九江城区还有老鼻子的距离呢。

当然,水,对南昌来讲,既是幸运之处,也是挑战所在。水,给南昌城带来的挑战有三:一是最大的水面,防治污水、保证水质的任务很重。二是接纳了来自上游地区最大的洪水和污水。三是这些年城区扩大,生产生活的总量增加,用水量迅速增多,环境承载量的压力很大。

要把南昌城建好、建美、建得好玩,最重要的是“水”,最能在全国叫响的是“水”,最难做的也是“水”。南昌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就是一个字:“水”。

作为省会城市,南昌要在全省做表率,当标兵,就要把治水的大旗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举过头顶。要在全省率先开展“爱水、护水”行动,优水质、保水量、做水体,美水景,污水要截住,“江”“湖”水系要连通,要让水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南昌要在全省率先提出“消灭五类水,确保四类水,不把污泥浊水带进全面小康”!


二、怎么让南昌城里的水好看又好玩?

第一、清点城区里有多少湖?做到心中有数,图上标出来,嘴上说出去

南昌城里有多少湖?还真是数不清,说不明。当年,说“内四湖,外四湖”,南昌人先是一喜,后是一惊:啊,这么多湖呀?但究竟是哪“内四湖”?哪“外四湖”?不知道。问别人,问不清;查网上,也查不明。

要把南昌城区里的湖泊数一数,理一理,然后做到沙盘上,标到地图上,发到网页上,注明每个湖的基本数据。这是南昌市的市情,是南昌市的家底,是南昌市的品牌,能唤起市民意识,也能增加南昌的美誉度、影响力。

第一步,确定市区范围:是360平方公里吗?我看至少是东、南、西、北的高速环线为界。

第二步,再清点有多少个湖泊,以赣江为界,赣江以东为东城,赣江以西为西城。现在,东城至少有10个湖:西湖、东湖、南湖、北湖、贤士湖、青山湖、艾溪湖、瑶湖、象湖、南塘湖。西城的湖就更多:前湖、九龙湖、黄家湖、碟子湖、礼步湖、孔目湖、白水湖、儒乐湖。此外,新建区里有洗药湖、幸福水库,溪霞水库、萧峰水库、梦山水库、店前水库、九龙水库诸多水面。

第三步,算出城区之内的水/地之比。现在南昌人都说“水面占28%”,但这个数字是包括了南昌县、进贤县等在内的全市7402平方公里。关键是要算出城区(而不是全市面积)的水面有多少面积。现在,南昌市城区规划面积360平方公里,水面37.34平方公里(其中赣江20平方公里、青山湖、艾溪湖10平方公里、其他7.34平方公里),占比10.37%。当然,这种算法还有待进一步认证。

第四步,再算出市区里这近38平方公里水面的水岸线有多长。这些水岸线就是城市的一级地段,要精心做好这些岸线的建设,沿湖(沿江、沿河)一条路,沿路一排树(绿化带),树后才是住(建筑设施)。

第二、南昌的城市形象设计与宣传要突出南昌是水城

湖是城之眼,水是城之韵。湖在城中,城在湖中,这是南昌特有的景观。纵观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绝无仅有。

前些年,南昌市提出“内四湖、外四湖”,概括得很好,有视觉冲击力,有形象概括力,也有心理震撼力,成为南昌城市形象的招牌概念。这些年,南昌市的城区扩大了许多,很难说哪儿是城内,哪儿是城外了,以城内城外来说内有多少湖,外有多少湖,也有些难度了,我想,应该以赣江为界,清点东边有几湖,西边有几湖,比如提出“一江两城,东10湖,西9湖”(具体数字清点后再校正)之类的说法,以简洁的语言标示出南昌的城市特点。

第三、高度重视建设“水岸线”和“浜水区”

城市建设要注重水岸线和滨水区。独特的滨水区为城市增添国际竞争力和市民家园感,滨江滨湖的区域是南昌最具爆发力的区域。

建设水岸线和滨水区,这也是南昌城建设的通常做法与成功经验。历史上的“豫章十景”水为多。除了2个在西山(西山积翠、洪崖丹井),其他全部在水边:5个在赣江边:铁柱仙踪、南浦飞云、滕阁秋风、章江晓渡、龙沙夕照。3个在东湖边:徐庭烟柳、东湖夜月、苏圃春蔬。

这些年南昌城建的重点设施也多在水边:滕王阁、青山湖的相思林、艾溪湖湿地公园、燕鸣岛、赣江边的红谷滩、秋水广场、国体中心……,总之,城市“水岸线”和“滨水区”是城市发展的起点和基点,也是城市的改造点和创新点。

具体讲来有三点:

1、水边的场地要让出来,建成开放的公共绿色空间。多修一些滨湖大道、滨江大道、滨河大道,多建滨湖公园、滨江公园、滨河公园、湿地公园。哈佛大学离波士顿的那条查尔斯河的岸线,大约十几公里,修得很美。湖南人大手笔地建设长沙到湘潭的湘江岸线,作为建设“长-株-潭”的一部分。南昌市区抚河两岸的水岸线也有视觉冲击力和国际影响力。现在,南昌完全可以作大地景观学的眼光来设计和建设从“万达城—生米大桥—赣江新区儒乐湖”的赣江岸线,从现在的万达城旁边九龙湖,一直修到下游的儒乐湖,大概30~40公里,规划一次到位,实施分步到位,这条岸线一定很壮观。

2、水边要与城区形成垂直关系。人天生就有亲水性,要让人轻松自如、顺畅通达地走到水边去。如果那样,人们就会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亲近可爱、宜居宜游。

3、水边不能全是住宅,要把一些公共建筑和文化设施摆在水边,以聚集城市人气,提升城市品质。上海在黄浦江外滩的对岸建陆家嘴、世博会。杭州现在成了国家级的一线城市,她前些年实施“西湖西进”战略,在杨公堤的西边修整西溪湿地,西湖面积扩大一倍。后来。杭州提出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G20的主场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就摆在钱塘江边上。香港会展中心也是放在水边,赣州的八景台也是在水边,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么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都在水边。

4、要让城市转过身去,重新面对江、面向湖。

中国的城市(都城、省城、县城)都讲究背有靠山,前有照水。千百年来的水运时期,赣江就是南昌城前的高速路,人来人往,都是从赣江来到南昌,下了船就上码头,进城门。当时南昌城有七个城门,其中三个城门在赣江边上,而主要进出就走章江门。赣江门旁边的滕王阁是南昌的地标建筑。其实,历史上的滕王阁的正面是朝江。

后来工业文明时期,城市转过身去背靠水、面向路了。现在,城区扩大了,一个基本的趋势都是过江过河,江河从市区穿过,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市架构。人们往往是站在岸边、隔着水面看城市,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城市的面容神态一下子能尽显眼前。水面又到城区的前面去了。有句话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要让城市面向水面。现在南昌旅游有一个新亮点:赣江一夜游,看两岸灯光。人在赣江上,看赣江两岸,赣江西岸的秋水广场、双子楼、新区的万家灯火,再看赣江东岸,感受当年的滕王阁、章江门、广润门、惠民门,看到景象大不一样了。在江面上看到的滕王阁,是那么雄伟。而从背面榕门路看滕王阁,感觉就差多了。所以,要尽量把水面摆到城市的前面去。


三、  重点提升内四湖和南湖水观音亭公园

一般而言,城市的老城都有些拥挤、破旧、破败,但是,老城区虽然不那么光鲜,却气质高雅,底蕴深厚,风韵犹存。南昌,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老城,其风景风韵全在湖边。

南昌的建城历史很早,据说在汉初就开始建城啦,后来唐初滕王李元婴封在南昌,建了滕王阁等一批建筑。到了南唐,李璟想把南昌作为首都,用了两年建都城,结果来南昌住了3个月。到了明初,宁王朱权分封在南昌。南昌作为王城,得到了进一步的建设。

在南昌这座城市,发生了不少战争。明初陈友谅40万军队打南昌。1648年,清兵第二次进南昌时,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在东湖屠城。1920年代,北洋军队为阻止北伐军攻城,焚烧南昌城。

原来老南昌市区有一道城墙、七座城门、众多的街道和一个湖泊,号称“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原来南昌老城就是一个东湖,湖面很大,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在湖面上修路造桥,这个湖泊逐步变成了四个湖:先是在现中山路修了一座三道桥(在现百花洲电影院处),从东湖隔出一块,叫西湖(西湖区也由此而来)。后来,在现民德路造了一座状元桥,把东湖又隔出北边一块,后来,又在这隔出一块湖上造了一座灵应桥。这样,一个东湖就从南到北,形成了西湖、东湖、南湖、北湖四个湖。这四个湖就是南昌老城的“内四湖”,南昌老城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底蕴也有许多在这“内四湖”边上。

这里不说西湖的孺子亭公园,也不说东湖边上的八一公园和苏圃路风情,就单说南湖和北湖边上的杏花楼。杏花楼,又叫水观音亭,“湖心观音亭建自唐代”。唐、宋、元数百年间,水观音亭时兴时废。现在杏花楼,据说是南昌城里唯一的一栋超过500年的老房子,明正德年间,曾为明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住处。其实,这里不只是一幢房子,而是一个最体现南昌风格的经典园林。历代达官文人(唐伯虎、张位、傅抱石、徐悲鸿)都在此游玩雅集。

这里除了水观音亭外,现在,还有娄妃书写的两块大石碑,据说是市区最古老的石碑,是原宁王府现存的唯一物件。湖边还有一个亭,亭子里面还有一块元代的残碑。园林里面还有一座明代的观音桥,据说是市区最古老的桥。

对于这样一座南昌风格的经典园林,有几个想法:一是正名。这里不应该叫杏花楼,而应该叫“水观音亭公园”。名正,才能言顺。只有正名为“水观音亭公园”,才能准确标示出这座南昌园林的典雅风韵。二是内四湖上的几座桥(灵应桥、状元桥)都要订历史铭牌,让人们了解这里的历史底蕴。三是把沿湖的湖面进一步修好,让游人可以围着湖转,隔着湖面看杏花楼。四是园林里的单位退出去。现在,这座经典园林的格局基本完好,如果将这座园林向市民开放,向游人开放(现在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成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让市民、让游人随时自由地进入,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南昌有这么一个经典园林,感受到南昌的历史文化的底蕴,那是多么好的事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