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美尔浮雕艺术

 关心明天1 2017-11-03


第三节 浮雕艺术

 

1. 乌鲁克文化期的雪花石膏大瓶和猎狮碑(约公元前3000年)

雪花石膏大瓶,1940年由德国人在乌鲁克的伊南那神庙区发掘,藏于伊拉克国立博物馆。大瓶有的部位损坏严重,后经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专家修复才得以基本恢复原貌。它是伊拉克国立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文物之一,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它之所以如此珍贵,一是由于其历史十分久远——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二是其文化价值,瓶身所刻图案是历史上最早的叙述性图案,更最早解释了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的过程。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17:乌鲁克雪花石膏大瓶

 

整个瓶身由5个部分组成:最下层刻画的是水的波纹,象征生命起源于水里,这是生命之前的地球,也是生命产生的最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一望无际的大麦田,表示人类农耕文明的开始,人类踏入文明社会,也表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素——食物的重要性;第三层是一对正在行进的羊,它们可能要被赶到屠宰房作牺牲,它们还标志着动物在植物之后产生;第四层是一对裸体平民或俘虏手捧酒罐、奶盆和粮斗等祭品向神龛走去,这一场景既表示早期的神灵崇拜,也表明继植物、动物之后人类也产生了,并且可能已经有战争和奴隶制;最上层中央站着的是乌鲁克女神伊南那,她身穿长袍,头戴神冠,身后是她的神标双捆芦苇扎旗杆和飘带,身前有一个裸体平民献上一斗谷物,平民身后可能是一位穿网格长袍的祭司(图案残缺,祭司的长袍带由其身后穿短裙的奴仆举着)。神标后面有两只肥壮的公羊,旁边有两个小人,后面有两大筐粮食,两盘水果,两个祭瓶和狮子、羚羊各一只。这些人和物可能是伊南那女神的财产和宠物。这一层是对神权崇拜的刻画,是人界之上的神界。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18:乌鲁克雪花石膏大瓶(细部)

 

通过这5幅图案的递进顺序,即水、植物、动物、人类和神灵的安排,还是今天科学研究得出的关于地球演变历史的原始阐释。

 

猎狮碑也出土于乌鲁克神庙区,雕刻在一块水蚀的大玄武岩石上。碑上刻画了一个带弓的男子和一个手持长矛的少年猎杀狮子的场景,年长男子头戴一顶帽子。石碑大的几块上部已被损毁,只剩下部和右侧的场景。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苏美尔石碑,藏于伊拉克国立博物馆。石碑图案中少年的长矛被雕刻在其头后,弓箭刻在其身前,显得十分有层次立体感。这种猎狮题材的浮雕作品,到亚述时期达到了顶峰。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19:猎狮碑

 

2. 早王朝初期的布劳半圆石板(公元前2800-2600年)

布劳半圆石板,最早由布劳博士(Dr. A.Blau)收藏而得名,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石板上面的图文资料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用实物货币交易土地的事件。正面的图案刻画了一个留着络腮胡的酋长和一个长发、穿短裙的夫人相对站立,酋长双手拿着一个用于记录买卖土地的石圭,他可能在与夫人商议交易土地的事宜。石板背面刻有一个秃头、穿短裙、双手合十的年轻男子,可能是夫人的儿子,青年旁边有三个裸体秃头、蹲跪在臼旁捣谷的庙奴。石板正反面分别刻有铭文,和图相间,罗列了两批实物货币,每批实物后各有一个女人名和男人名,两个名字应该是图案中夫人和酋长的。通过分析知道,石板记录了卖主母子所得的各种实物货币如下(注意奴隶也是实物货币):第一批送来的实物货币由哈什胡尔拉勒(Hašhur-lál)接收,主要有2个铜锅、2块亚麻布、2罐树木轧出的香精、2斤羊毛、1个男奴、2斤银、10只山羊、2斛面饼和10罐啤酒;第二批实物货币由卡吉尔旮勒(Ka-gíl-gal)接收,有2个“野禽眼”宝石、2个“乌鸦眼”宝石、2个铜壶、30个孔雀羽冠饰品和30个水鸟羽冠饰品。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20布劳半圆石板

 

3. 早王朝末期的埃安那吞鹫碑(约公元前2500年)

著名的埃安那吞鹫碑出土于吉尔苏,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石碑分几个部分讲述了早王朝末期拉旮什(第一王朝,不同于古地压的第二王朝)王埃安那吞战胜邻国温马(Umma)的故事。石碑损坏严重,剩下几块碎片可以大致反映其内容。其中一块碎片刻画了埃安那吞指挥士兵踩着敌人的尸体胜利前进的场景,士兵们手持长矛,头戴战盔,走在国王身后。其下方,埃安那吞头戴战盔,身穿一件兽皮披风,坐在战车上,左手持长矛,右手制缰绳,边驾车边发号施令。车后的士兵们高举长矛,听候作战命令。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21:埃安那吞鹫碑一

 

该碎片另一面的主场景是神宁吉尔苏,他左手持一张巨网,套住了许多裸体俘虏。一个俘虏在逃跑时被网丝刺破头,由被宁吉尔苏一顿棍打。通过石碑上的楔形铭文知道,逃跑者是基什王卡勒布姆(Kalbum),他是温马的盟友。网上部宁吉尔苏手握的是他的标志狮头安朱鸟(AnzuIm-dugud)。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22:埃安那吞鹫碑二

 

整个鹫碑的空余处刻有铭文,记录的是:基什的伟大国王美西林划定了温马与拉旮什的边界线,并树立一块界碑标记。数百年后,温马王乌什(Ush)毁掉了界碑并侵入拉旮什境内,埃安那吞予以反击。在一场战斗中,许多主要的神都抛出网来套温马的士兵,共俘虏3600人。埃安那吞身负重伤,他的神为他流泪,最后他取得了胜利。胜利的部分原因是基什决定中立而未与温马结盟。这一决定是宁吉尔苏神在梦中告诉埃安那吞的。战后埃安那吞与乌什的继任者恩阿卡莱(Enakalle)达成了边界新协议,并将温马的属地古埃迪那(Gu-edina,意为“草原地带”,相传是《圣经》中的“伊甸园”)归还给了拉旮什,另一地区作为赔偿也割给拉旮什,并确立一个中立地带,以一条壕沟为界,将美西林时的界碑安置在新界碑旁边。

苏美尔艺术漫谈(三)——浮雕艺术
23:埃安那吞鹫碑三

 

这块采用图文记述形式的鹫碑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块重要的纪念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