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香籽”文玩手串火爆的背后有啥猫腻?

 喜阅斋 2017-11-03

粉皮 —莲花桩鬼脸

顾名思义,表现为表面多深坑,极具狂野之美,莲花桩相当于柏香籽中的矮桩,产量相对较少,鬼脸纹小巧明显,桩型较胖孔道处形似莲花。

粉皮 —小鬼脸

纹路较浅且有小坑,相对不会那么狂野,整体趋向古朴典雅,温文尔雅不失大儒之气。

皮质注释

粉皮 :这里指的粉是面粉的粉,而不是粉色的粉,字面意思容易误解成皮色。热振百香籽大多均为粉皮,新籽摸上去有一种面面的感觉,不要觉得他是密度不好或者皮质不好,这个是特性,

粉皮也有一种特殊的木质感,说白了就像你摸那种没有抛光的粗糙木头一样,然而随着你的盘玩,越来越亮,甚至越盘感觉越沉的感觉。

油皮:油皮的表面很光滑,你会感觉他很硬,并不代表密度就一定比粉皮好,因为这个是油皮的特质;油皮和粉皮在盘玩中段,也就是大家说的牛津红的阶段,粉皮出来的颜色效果要更加稳重一些,油皮中段的效果会更加鲜艳,颜色要比粉皮浅一些。

盘玩方法

1、柏香籽手串初到手时,先用刷子刷几天,目的是刷干净表面的污垢,还能起到抛光的作用。

2、 刷几天之后,再戴上手套盘玩,戴手套盘到柏香籽表面有亮亮的感觉就可以上手了,此阶段隔三差五用刷子刷下,每次几分钟就行,起个去污的作用。

3、 最后就直接上手盘,在这个阶段也要时常刷下。柏香籽比较喜油,手上油脂丰富的人盘柏香籽更好看,但是只能给它喂手油,不要喂手汗,汗大了容易盘黑了盘乌了。

以上就是百香籽文玩手串的魅力咯,有更多关于文玩收藏的问题,欢迎关注空空一起分享讨论涨知识哦。

“百香籽”据说是柏木的种子,也有人说是崖柏的种子。原产于印度,我国西藏,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出产。


其实“百香籽”作为一种树种子,原本就没什么猫腻的。在藏传佛教里面很单纯就是念经的工具。取材容易还不需要花钱,才被很多佛教信徒用来当做念经的佛珠串。


但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和文玩热的兴起,慢慢成为了一种文玩新宠。本来普普通通的种子,愣是给增加了什么图案,尺寸,大小,花纹等等的标准。各种巧立名目的概念无非是为了多赚钱,为赚钱商家可以弄出各种各样让人想象不到的猫腻。

甚至还有商家炒作那个寺庙行道树上出产的,同是树种籽不知道区别在哪?区别在人心,你买100块钱,我就一定要用200块钱……文玩无贵贱,人心有高低。


不论什么五花八门的标准,多高的价格也逃不开树种子本质。如果对佛家典籍稍有了解,这些过渡的追求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着相了,已经被表面的现象给迷糊了,其实它什么都不是。


百香籽就是百香籽,不会有任何猫腻……有猫腻的永远是人心。文玩饰品是陶冶精神需求,量力而为理性对待,不论背后有什么猫腻都与你无关。

记住是你玩文玩,不是文玩玩你。本末倒置文玩对你来说将没有任何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