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岁一夜爆红,被誉为“章子怡接班人”,却在正当红时出国深造,如今37岁活成了女人最精致的样子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11-03



在每个人心中,总有很多坚定美好的想法: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精致的生活,有喜欢的人,然后幸福美满地过一生。


但慢慢的,我们却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记得曾有人说过:我不羡慕成功的人生,我只羡慕那些能把生活过得很充实精致的人。


这是一种不为赚钱而赚钱,只为自己能过的更加舒服的生活态度。



而每当我们谈到这种话题时,总会想起这几个人:用心过生活的李孝利,把日子过成诗的杨丽萍。


但今天的主人公却不是她们,而是曾经的“文艺女神”张静初。



年少时不明白,为何她会冠以文艺女神的头衔。


后来才知这从不是她的标签,因为她早已将其刻进骨子里。



对于她,可能现在很多人早已没有印象了,因为她的低调和淡泊名利,和这个流量为主炒作为王的娱乐圈格格不入。


更何况在如今四旦双冰稳居超一线的地位下,她的处境也变得十分尴尬。


所以她渐渐被观众遗忘,甚至没有人记得曾经她是被誉为“章子怡接班人”要进军好莱坞的女演员。



在2005年时她才刚出道,就很幸运出演电影《孔雀》中的女主“姐姐”,饰演一个外表安静、内心却强烈执拗的女人。


这个角色就像她本人,看似人淡如菊,却性格倔犟。


后来这部电影走向国际,获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张静初也被大家誉为“章子怡接班人”。


《孔雀》剧照


此后她的电影之路一帆风顺,作为女主参演的《花腰新娘》和《芳香之旅》两部影片备受好评。


《花腰新娘》



《花腰新娘》让她荣获: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秀新人女演员奖,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演奖。


凭借《芳香之旅》获得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


这时她才出道三四年,演技就已经获得了认可,甩出同时期出道的演员一大截。


《芳香之旅》


她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电影明星,在《门徒》里和她搭戏的都是刘德华、古天乐和吴彦祖。


但和男神搭戏她也不甘示弱,演技更是达到一个新高度,将吸毒女演得入木三分,还获得当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给自己注射药品时的逼真感


就在我们以为她会乘胜追击继续接戏时,她却选择在正当红时沉寂一年之久, 赴纽约学习表演和戏剧。


有的人为她惋惜,觉得她错失大红的最佳时机。



对此,她却比谁都看得通透,她说:“作为一名演员应该实时掏空自己,去学习,沉淀,不要被行业“宠坏”。”


这就是她的可贵之处,从不按别人的设定活着,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



离开了浮躁的演艺圈,她在异国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


在纽约,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做早饭、打扫卫生、去公散步。下午有时上课,没课就去看展览,晚上就去看戏和看电影。


她回忆那段经历嘴角都是上扬的:“那半年像度假,像游学,又像生活,过的非常惬意。”


在那里她没有感到不适,因为她本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从小出生在普通家庭,孤身一人来北京打拼时,她早已学会独自在陌生的城市生活。



终于她学成回国,此后的演艺圈却不再有她的一席之位,甚至连接演的烂片她都只能沦为配角。


很多人都很遗憾这个有颜值有演技的女演员,如今却没法东山再起。



但她却毫不在意,还坦率地说:“即使没有遇到好作品,我也不会郁闷。我会把它当作一种暗示,说明你需要沉淀、休息、做回自己。


演员生活是很容易堕落的,因为你习惯所有人都围着你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很可怕,我很小心地不去成为这样的人,不想自以为是。”



她就像是一众当红女星中,最特别的存在。


从她的名字里,仿佛能生出“岁月静好如初”的感念。她也正是这样的女子,不争不抢:“我这个人,跟热点没关系。”



她没有所谓的人设,对于我们来说,她就像是隔了一块若以若现的纱布,你以为看到的是真实的她,实则她又会给到你另外一面。


2014年时她就只身一人独行西藏,夜宿海拔4700米的塔尔钦。


她说一个人的旅行会喜欢去偏僻的地方,如西藏、印度、菲律宾等地,因为她很享受仰望星空的感觉。“这些地方看到很美的银河,有一种被星空吸引的感觉。”



她去体验第一次睡睡袋、翻过海拔5630米的卓玛拉雅山。


即使路途坎坷,很多坡她爬的特别辛苦,下山时还滑了两跤,连滚带爬溜下去,但她却感受到自己的心格外的自由。



她在旅途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了那些淳朴善良的人。她说:


“有位姐姐送我一顶大花帽,这顶帽子成了我的防晒神器;


司机师傅怕我体力不支,为我买了葡萄糖泡水喝;


有天路过一个兵营我还进去蹭了顿饭,现在回想依然觉得特别有意思。”



她一路走来,从未抱怨,而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精彩。


正如:这个世界并不缺有才华的女演员,缺的是独一无二的灵魂。她就是这样的存在。



前段时间,有人说张静初的家火了。


我并没有觉得惊讶,因为她本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姑娘。


刹那有一句话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一个人,在外表展现出什么模样,如果你想看看真正的她,就去看看她的家吧,因为那里不会骗人,都是最私密的自己。



她的家就像她这个人,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从容感。


在一个简单的外壳下,包藏着她精致的内心和高雅的生活情趣,而这并不是有钱就能堆彻出的高级感。



从一墙之隔的院内外看,墙外是简约的日式枯山水风格,墙内是来自艺术家郑路的艺术雕塑。



走进她的家中,会看到玄关的这个老式电影院座椅,这是她在拍戏时从维也纳买的。


她是个怀旧的人,家里的大部分物件都是她精心在四处淘来的。



她说:“我喜欢这些老物件,它们被岁月洗礼得很柔和,不咄咄逼人。放在家里,你会觉得很亲近,有人情味。”


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客厅十分复古,老地毯来是她在敦煌拍戏时找当地匠人手工编织的。


两个复古储物箱替代成的茶几、从法国背回来的酒红色古董丝绒沙发,这里的每件物品似乎都有着一段故事。



在靠窗的一角,她也精心的打造着,让人深深为她的品味折服。


墙角的壁炉是从法国淘回来的,波点单人沙发椅也是法国的古董。再配上高大的绿植,就让整个空间显得有生机起来。



壁炉上方是她挑选的旧上海风情的装饰画,朋友来了的时候,都会驻足好久。



除却复古的装饰,她还为客厅增添了带有少女心的点唱机,当好友欢聚一堂时,大家能颇有情调的献唱一曲。



在楼梯处,她还放置了一个独特的转角的艺术品,即垂吊的绿藤。



到了餐厅,依然保持着整个房子一贯的精致,从烛台、灯具,到餐桌椅子陈列柜,还有恰到好处的绿植点缀,每一处都是对生活的极致热爱。



对大家来说是灾难地的厨房,也呈现的是明亮,干净的田园风格。


让做饭的观感也变得如此享受惬意。



她的梳妆区,也和整个房子的风格一致,格外的简单明亮。


梳妆台右边的空间是衣帽间,镜子、椅子和吊灯也都是从法国精心淘回来的。



浴室更是凸显她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如果不是仔细去看,谁会知道卫生间的小壁灯中间是和墙面上风格呼应的装饰画,还有花朵的装饰是干花与鲜花的搭配。



对她来说:"生命就象一座房子,一砖一瓦都由自己搭建。”


她也很满足当下的生活,如果遇到有意思的工作,就全心的工作,没有就好好生活。


她和她妈妈如今一起住在这个房子里,她说有时候听到妈妈在楼下唠叨,也会有一种家人还在身边的幸福感。



这就是她,一个对生活从容不迫,淡然如菊的女人。


她所向往的就是这样简单的生活,“喜欢做的事情越少越好。”


能够抽空看看喜欢的电影,养几只小动物,出门旅行,做做运动,生活就很完美了。


她养的纯粹的中华田园犬


因为如今的她早已明白生活的真谛:


“我喜欢做的事情,累死都没事,你们看我今天的状态就知道了,但我不喜欢做的事,多干5分钟都不行,我觉得那是对生命的浪费和辜负。”


所以她才能活得如此洒脱,去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现在的张静初,已经37岁,她却没将岁月的痕迹刻在脸上,而是沉淀在了心里。


她说:“人生注定是要面对慢慢失去的。没有谁能一直顺遂,能把握的只有现在。


现在就是今天,此时此刻就是我生活中最好的一天、最年轻的一天、最开心的一天、最幸运的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