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琴聲、琴韻、靜而美

 贫娇堂行道 2017-11-03

一種獨特的音審美理念



     中国的琴,一般人往往以为它声音不大,与现在代人的爱好大相劲庭,而忽视它的存在。其实这种看法完全是对它缺乏了解而引起的误解。在长达几千年的古代社会里,它作为文化人必修的乐器和进行文化修养的必备工具,其音量不大,但音色丰富多变,极富韵味,在世界同类乐器中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乐器。今天如果我们正确对待,它那独特的琴声、琴韵,应该同样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我们所接受。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留下过一首诗《听蜀僧浚弹琴》诗: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中描绘的意境多么诱人:夕阳映照在峨嵋山的群峰之上,四周寂静无声。在这名山古剎的一隅,诗人静听着家乡高僧用传世名琴弹奏的古曲,琴声那样悠扬,使人心醉,在不知不觉之间,夜色己笼罩大地,而诗人的心却还在琴声的世界里漫游。



    琴声何以有如此的媚力呢?这是与琴的特性分不开的,琴是一种以自娱为主的内向性乐器。其音箱狭扁而长,面板厚度变化较大,槽腹内部面板中央大都设有突起的音梁「纳音」,槽腹内空间相对比较狭小。琴体表面涂有较厚的漆胎与表漆。因其音量不是很大,但音色无比丰富多变,且富于韵味。由于琴体较长,岳山以下面板表面通体都是指板,除能发出钟磬般的散音和珠落玉盘似的泛音外,还可以在四个八度的音域内自由选取许多音高相同而音色不同的实音、虚音,组成旋律骨干;再加上左手吟猱形成的各种音高游移的声音组成的琴韵作为旋律骨干的补充或装饰,还有左指连续的滑音,这就使琴兼有了拉弦乐器的功能,比其它弹弦乐器在刻划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在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其独到的长处。


     什么样的琴声才是理想的琴声呢?古人认为:琴声要达到「四善九德」才是上品。四善即苍、松、脆、滑。九德即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其实奇即苍松脆滑。古即空弦要有钟磬般清静浑厚的金石声。透与润即按音要发音灵敏,韵长不绝,有余韵。清与静即发音清实,无喧闹感。圆即发音圆润。匀即琴面不同部位发音均衡,无三实四虚之病。芳即愈弹声愈透出,无久弹声乏之弊。总的说来,就是琴声要静而美。若要臻此妙境,则与造琴工匠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琴乐的发展,若以唐为界,总的趋向是从声多韵少向声少韵多发展。若结合演奏技法的变化来说:唐和唐以前多繁声促节的右手套头指法,讲究的是早期《广陵散》等曲体现的气势、力度和节奏;中唐开始,特别是宋以后,右手套头指法开始分解为声少节缓的单声指法,左手指法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是后期《潇湘水云》、《忆故人》等曲体现的对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追求。这种转变的产生,除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外,也是琴乐本身在艺术上进一步深化的反映。在整个艺术领域,这种艺术思潮的首倡者是中唐的司空圆。后来宋代的严羽和明清间王渔洋又加以新的发挥。就琴的领域而言,唐代薛易简《琴诀》「声韵各有所主」、北宋成玉《琴论》「弹琴如参禅」已肇其端,明末徐上瀛《溪山琴况》「神游气化」则达其颠。琴作为服务于艺术的乐器,其琴声、琴韵的审美取向,包括其形制结构和造琴工艺,当然不可能不受到这种艺术思潮的制约。


      中国土地辽阔,南北各地风土人情、语言习俗及音乐的地方风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唐代古琴大师赵耶利曾经指出:「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蜀、吴两地琴乐的不同风貌,必然会影响到琴的制作和琴声的审美取向,文献记载,唐代最有名的造琴大师蜀中雷威和吴地张越的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雄;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琴苑要录》),即其典型实例。雷琴传世品以北京故宫藏唐「九霄环佩」为代表,这一见解自郑※中先生提出后,已得到众多琴人的认同。该琴琴体浑圆而厚,纳音呈长条状,突起明显,中央开有长圆形凹槽,琴声洪松浑厚,显示了盛唐琴的独特个性。张越琴,宋人认为其特点是「筒瓦样,材份轻小」(《琴书大全?琴式》),与宽大厚重的雷琴明显有别。现在的问题是存世众多名琴中究竟是否留有张氏之作呢?目前并无定见,需要大家认真研究。譬如在体窄面圆而厚、琴声「激越而润」的几张宋琴中,特别是一张腹内留有唐款的琴,有没有可能实际上就是张琴呢?《东坡志林》曾经说过:「唐雷氏琴,自开元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就是说,即使是最有名的雷氏家族后代制作的琴,也要顺应时代的喜好和审美情趣的变异而改变家传的作法。现在研究成果认为:自中唐以后,经宋元,到明代,琴体变化的主流倾向是由宽大圆厚而狭扁,这种变化基本上是与这一阶段琴乐追求意境、情趣和韵味的艺术倾向相适应的。特别是两宋至明代,其优秀之作,如吴兆基藏百衲琴「玉玲珑」、南宋初年金远琴「雪夜冰」、吴门张氏兄弟琴(成公亮藏「忘忧」)、明万历间「风雷」琴等等,大都以琴音清静秀美为特色,更使这一倾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然在琴声的主流倾向之外,由于不同造琴工匠在形制选择和造琴工艺上的差异,再由于人们对琴声的不同爱好和选择,有人以时尚为归,以琴音清静秀美为尚;有人则崇古好古,以琴音洪松浑厚,体厚宽大的雷琴、宋琴作为追求的目标,因此,自晚唐历经宋元至明清,除主流琴制以外,其它摹仿雷琴、宋琴的仿古之作,也层出不穷。因此,在琴声的审美取向上,除主流倾向外,也存在着其它不同特色的琴声取向。

     千百年来,琴既然是作为文人自我修养的工具而存在着,其琴声、琴韵的审美取向都是与这种内向性的功能特征相适应的。这种审美取向的形成又与佛教禅宗和儒、道思想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东方哲学在艺术审美上的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无数事实证明: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来配合。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发达的经济,而没有建立在自身文化基础上的发达达文化。当前信息传递空前发达,以动为特点的西方音乐,特别是其流行音乐,正在比往昔更快的速度传播,并被年轻大众所接受。在这种文化趋于全球化的形势下,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象征的琴,如何生存发展,如何使它成为建设我们民族新文化的一部份,被世界上更多的文化人所接受,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极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原来以自娱为主的琴依然在一小部份琴人中存在;而现实生活又迫切要求琴从自家庭院、居室搬上舞台,从娱己变为娱人,就要求琴能增大音量;而音量的增大,又往往会削弱其原来特有的音色和韵味。就目前制作新琴的成功之作而言,大体分为两类:一类音量不大,而韵味较浓;另一类音量较大,而韵味稍差。两者理应可以并存,可以让人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理念,自由选择。但是从琴声的艺术审美而言,无论是娱己,还是娱人,似乎都不应失去其静而美、韵味浓的特征。有人认为「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如果在变的过程中,古琴失去了它的特点,那么它也将失去了在世界乐坛及中国文化历史上所占有的位置」(荣鸿曾《古琴与当今世界乐坛》),是很有道理的。琴声、琴韵的审美取向,当然也不能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