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 五星酒店只要99
广告
![]()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了主题多元、形式各样的乡村建设活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这些富有诗情和创意的建设活动,一次又一次地将各种资源投向农村,将先进的生产力注入农村,推动着农村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无疑是农村发展变化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农民生活质量水平最集中的体现。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政策,更是牵动着全体老百姓的心。 经过多番调研、多轮讨论、多次意见征求,近日,新的《浦江县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万众期待中出台了。该《办法》以“统筹发展、协调共享”为目标,做到了“四个突破”。 小板凳搬好,重点划起来…… 突破一:统一安置方式及标准 原先我们在农村住房安置面积上,由农办、国土、建设、交通等主管部门各出政策,安置标准的不同造成各村互相攀比,不公平现象突出。《办法》将全县所有除城中村以外的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安置面积进行了统一。 垂直安置: 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即:家庭成员一人至三人的农户69㎡以内,四人的农户92㎡以内,五人及五人以上的农户115㎡以内。 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有合法房屋在69㎡以内的,按实际面积置换,超过69㎡部分按1:0.5的比例置换,最高不超过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安置面积。 公寓安置: 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人均建筑面积30㎡加原有合法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与安置建筑面积1:2的比例合计安置,最多不超过230㎡。 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原有合法房屋建筑占地面积与安置建筑面积1:2的比例安置,最多不超过230㎡,且不得进行分户。 货币安置: 原宅基地面积超过安置部分的面积、安置对象自愿放弃安置部分的面积,由村级组织作出货币补偿。县财政给予村级组织1000元/㎡(按建筑占地面积计算)的补助。 用公寓安置的,公寓安置超过限额部分的面积、安置对象自愿放弃安置的面积,由县财政给予1300元/㎡的补助(按建筑面积计)。 房券安置 按应安置的公寓建筑面积给予补助,补助标准在货币安置的基础上提高15%,即1495元/㎡。 突破二:分类实行资金补助 按照项目轻重缓急,把补助资金分A、B、C三类,其中A类为涉及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建设的农房改造项目(如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道路交通建设搬迁等);B类为涉及政府主导的非重点工程建设的农房改造项目(如生态保护搬迁、危房改造等);C类为村级主导的农房改造项目。县财政根据以上分类给予不同的标准的资金补助到项目主管部门或村级组织统筹使用。 旧房拆除补助: A类按房屋拆迁重置价补助; B类按房屋拆迁评估价补助; C类按建筑占地面积400元/㎡补助。 房屋安置补助: A类垂直安置补助2万元/户;多层公寓安置补助500元/㎡;高层公寓安置补助1000元/㎡。 B类垂直安置补助1万元/户;多层公寓安置补助300元/㎡;高层公寓安置补助600元/㎡。 C类垂直安置补助0.5万元/户;多层公寓安置补助200元/㎡;高层公寓安置补助400元/㎡。 突破三:节约集约用地,腾出发展空间 《办法》执行“一户一宅、不超限额、零增地”三大原则,通过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实现节约集约、减量用地,在提高农民生活居住条件的同时,为城乡建设腾出发展空间。 控制村庄总用地规模: 村庄总用地规模由原来的人均110㎡降低到城镇人均90㎡、村级人均80㎡。以一个500人的村庄为例,此项调整可节约土地22.5亩。 建立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 对有偿退出节约安置的宅基地面积,对村级组织给予1000元/㎡的奖励,这个机制的建立对鼓励实行货币安置、减少安置面积有较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突破四:托底保障,实现统筹协调共享 控制宅基地安置面积: 以节约集约土地为抓手,把安置面积规定为家庭成员数1-3人的安置69㎡(1.5间),4人的安置92㎡(2间),5人及以上的安置115㎡(2.5间),三个类型的安置面积均比以往执行的政策减少了0.5间,以一个500人的村庄为例,此项调整预计可节约土地17.3亩,让更多原来受限于土地资源瓶颈的村庄能共享改造带来的红利。 公寓安置上统筹考虑人口与原有住房: 《办法》规定公寓安置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人均建筑面积30㎡加合法旧房占地面积与安置建筑面积1:2的比例合计安置,最高不超过230㎡。非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合法旧房占地面积与安置建筑面积1:2的比例安置,最高不超过230㎡。将安置面积与合法旧房面积相挂钩,打破原来政策执行中房多房少一个样、平均分配的局面,既实现托底保障,又保障了群体公平。 总的来说,《办法》在土地使用上较以往从紧从严,在资金补助上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四类安置方式上,首要鼓励房券安置,其次是货币安置,再次是公寓安置,最后才是垂直安置,体现了节约集约土地、统筹发展、协调共享的理念和导向。 来源:浦江县农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