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两课】《亚健康调理师》(五十二)——经络辩证法

 秦岭之尖 2017-11-04

------- 每周一、五为大家倾情奉献 ------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科院《亚健康调理》



第四节     经络证治


    经络证治是以经络学说为主要依据的辨证论治方法,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包括经络的交接、交叉、交会关系)、属络脏腑、联系器官、生理功能、病候特点等来确定疾病的经络归属,从而选择相应的经络治疗方法。与脏腑相比,经络有深入浅出的循行方式,分布于肢体的一定部位,联系一定的组织器官,具有浅行体表的特点。所以,经络证治多适用于体表部位的肌肉、关节、组织、器官的病变。经络学说是针灸医学的理论核心,针灸辨证论治也必须突出强调经络证治这个核心。    

    经络病证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经络病证包括经络所属的脏腑病证在内,合称“脏腑、经络病证”狭义的经络病证则是指脏腑以外的肌肉、皮毛、筋脉、骨节以及五官九窍的病证,常见的有局部红、肿、热、痛(拒按)、抽搐的实性病证和肢冷、麻木、痿软、瘫痪的虚性病证。

    十二经脉作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在经络证治中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现分经络辨证和按经论治两部分叙述之。


    (一)经络辨证

    《灵枢·卫气》篇说:“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灵枢·官能》篇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灵枢·经脉》篇将各种不同的病候按十二经脉系统予以分类,这是经络辨证在《内经》中的最早体现。《伤寒论》关于六经辨证的学说又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内经》的学术思想。《标幽赋》云;“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明代张三锡《经络考》说:“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其主,明其部以定经。”围绕经络这个核心进行辨证,复杂的证候即有所归属。还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循经取穴,选择归经药物,而大大增强治病效果。

    1.辨证归经  辨证归经是以临床证候表现为主要依据的归经形式,主要是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载十二经脉病候(即“是动病”,“所生病”)予以归经。例如,症见“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或“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牖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等,就归入手太阴肺经。症见千(下)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膊痛,大指次指痛不用”等,就归入手阳明大肠经。而舌本强痛归足太阴脾经,舌干嗌干归足少阴肾经等。有关原文详见《灵枢·经脉》篇。

    2.辨位归经  辨位归经是直接按病变部位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清代·陈士铎《洞天奥旨》说:“内有经络,外有部位,部位者,经络之外应也。”由于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既有明确的部位所在,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根据病痛发生的不同部位来判断是何经的病证,这在经络辨证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临床应用十分普遍。诸如头痛,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分区而论,前额为阳明之位,侧头为少阳分野,后枕为太阳所在,巅顶为厥阴所属。、牙痛结合手阳明经入下齿龈,足阳明经入上齿龈而分别归入手足阳明经。肢体风湿痹痛也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情况来明辨,如果风寒湿邪侵袭某一经脉,导致该经闭阻不通,则可沿经出现肌肉酸楚冷痛、关节屈伸不利。经脉不通则气血不行,气血不至则经脉失养,又可出现肌肤麻木不仁、筋肉痿软瘫痪。一般而言,局部症见红肿、青紫、痉挛、发热、痛而拒按属实,寒凉、麻木、痿弱、瘫痪、痛而喜按属虚。

    在某一病变部位有数经分布时,还必须结合其他兼症考虑归经。诸如胁痛涉及足少阳、足厥阴、足太阴三经,兼有口苦、目黄者归足少阳胆经;伴心烦、易怒、呕逆者归足厥阴肝经;另见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者归足太阴脾经。舌体病变涉及手足少阴、足太阴三经,口舌生疮兼尿赤、尿道灼热而痛者归手少阴心经;舌干兼腰膝酸软、耳鸣者归足少阴肾经;舌本强痛兼腹胀、纳差者归足太阴脾经。    

    3.“经络诊察”归经  “经络诊察”归经是根据经络具有诊断疾病的作用而确立的一种归经方法,包括经络望诊、经穴触诊、经络电测定和知热感度测定四种形式。

    (1)经络望诊:望诊是中医学四诊之首。经络望诊归经法主要是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和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由于体表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有关脏腑,而脏腑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的相应部位,出现种种特异的;可见的“经络现象”。例如,上肢内侧前缘出现“红线”(即皮下出血线)即归入肺经,往往是呼吸道病变的反应;下肢内侧后缘出现脱毛,就归入肾经,提示泌尿生殖系统病变;上肢外侧上缘或下缘出现丘疹、水泡或疮疖,则分别归入大肠经或小肠经,往往表明肠道病变,多见于肠梗阻的患者。古代医家常常按疮疡痈疖的发生部位归经论治,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对判断预后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扁鹊心书》中说:“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2)经穴触诊:经穴触诊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通过经脉的传导,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区或反应点的原理,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腧穴上进行触扪、按压,寻找和体验各种阳性反应,从而判断病在何经。正如《类经》所说:“脏腑在内,经络在外,脏腑为里,经络为表……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结合针灸临床,可分为循经按压和穴位按压两个方面。

    ①循经按压:《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提出了一个循经按压而寻找异常反应的问题。循经按压的方法,一般用拇指指腹沿经脉路线轻轻滑动,进行爪切、扪按,或用拇、食两指沿经轻轻搓捏,以探索肌肤浅层的异常反应。对肌肉丰满厚实部位稍用力,通过按压、揉动以探索肌肉深层的异常变化。

    循经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可有循经疼痛(酸痛、抽痛、压痛)、敏感、麻木、寒凉、灼热或肿块、结节、条索状反应物等。《素问·刺腰痛篇》所记:“循之累累然”(结节状物)、“痛如小锤居其中”(肿块),《素问·骨空论篇》所记:“坚痛如筋者”(条索状物),均属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有着不同形式的阳性反应。阳性反应物在何经,即可判定为何经的病变。

    ②穴位按压:《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察其所痛,以知其应。”穴位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有压痛、敏感、麻木、迟钝、舒适或皮下组织隆起、结节、松软、凹陷等。《素问·刺腰痛篇》所说:“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就是穴位处有结节出现的病理反应。上述种种病理反应,尤其在特定穴上体现最为明显。例如,腹募、背俞穴出现压痛、过敏、迟钝或有舒适感,常提示相应脏腑的病变,即可归入相应经脉。中府穴压痛,提示肺经的病变;巨阙、膻中过敏或迟钝,可判为心经、心包经的病变;肾俞穴下按之空软,表明肾和肾经虚弱;膀胱俞穴下有结节、隆起,可视为膀胱经病变,多为膀胱结石;三阴交穴压痛,病变在足三阴经,多见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阳陵泉穴下出现条索状物,可提示肝、胆两经的病变;阑尾炎患者常在足三里与上巨虚之间的阑尾穴处有压痛,病归手足阳明经。

    (3)经络电测定:经络电测定是利用经络测定仪探测经络、腧穴皮肤导电量(或电阻值)的变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后来演变为在经络、腧穴的皮肤上观察引出的电流(或电位)变化,来判断受病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虚实。

    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导电量较高(电阻值较低)的“良导点”,或高电位的“活动点”。这些点的分布,大体上与经穴的分布相一致。皮肤的良导现象,是经络通路的表现,经穴的电位变化是经络活动的反映。在病理情况下,脏腑、经络气血失去平衡,这些点的导电量或电位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对于诊察脏腑、经络病变和选择最佳治疗腧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测定时一般首选各经原穴或井穴(指趾畸形或四肢缺如者改用背俞穴),从测定的结果中来分析脏腑、经络的虚实状况。正常情况下,十二经之间或各经左右两侧的电阻值是接近平衡的(约在5万~10万欧姆之间),一经大于或小于他经2万欧姆以上,或本经左右相差2万欧姆以上即是病态。如果某些经穴的导电量高于其他经穴导电量平均值的1/3时,称为“高数”,其中的最高数常提示实性病变之所在;如果某些经穴的导电量低于其他经穴导电量平均值的1/3时,称为“低数”,其中的最低数往往是虚性病变之所在;如果左右两侧同名经穴的导电量或电阻值相差在1倍以上者,即表示该经脉存在左右失衡的病变。    

    (4)知热感度测定: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左右两侧同一经穴对灼热的感知程度大致相同。如果差异较大,便说明该经脉气血失去平衡。测定时,一般首选各经的井穴(足少阴肾经以内至阴穴取代涌泉穴,指趾畸形或缺如时改用原穴或背俞穴)。以点燃的线香或点状发热的电热器(也可采用特制的自动计数电热器)接近经穴部位的皮肤,同时可均匀地上下或左右小幅度移动。记下该穴感知灼热所用的时间和移动次数,以便左右对比(或不同经脉的同类特定穴对比),从中找出差距,以确定病变的脏腑、经脉。通过测定,凡数据相差1倍以上者为病态,偏高者(时间长、超过正常值的1/2以上)为功能减退、属虚;偏低者(时间短、不足正常值的1/2以上)为功能亢进、属实。

现今中医临床上,已将知热感度测定法演变为对穴位温度的测量,即用特制的探穴测温仪测定各经井穴的温差(或左右对称井穴、背俞穴的温差)。研究表明,健康人与疾病患者井穴、背俞穴的温度均有显著的差异,而井穴的温差比背俞穴的温差出现的频率高而且明显。因此,测定对称井穴的温差对判断脏腑、经脉的失衡比起背俞穴更具有重要意义。知热感觉属于知觉神经的反应,测定知热感度是患者的主观反应,误差在所难免。而皮肤温度属于自主神经支配,测定结果是客观的。因此,用敏感的穴位测温仪测量穴位的温差来判断经络失衡的情况,是更为理想可靠的方法。


    (二)按经论治

    十二经脉的证候表现,可分为经脉所属脏腑的病变、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变三个方面。各经的这些病变即是本经腧穴主治作用的适应范围。现结合《灵枢·经脉》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的有关记载,对十二经脉的证治综合、归纳如下。

    1.手太阴肺经证治  咳嗽,气短,喘息,胸部胀闷,鼻塞,咽痛,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小便频数但量少,上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治宜宣肺调气,通经活络。虚朴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阳明、足太阳经穴,如中府、太渊、列缺、尺泽、孔最、少商、合谷、曲池、迎香、偏历、风门、肺俞、膻中、大椎等。

    2.手阳明大肠经证治  手三阳经证候以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病变和相应组织器官病证为主。手阳明经症见上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上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肩痛,鼻塞,流涕,鼻衄,下齿疼痛,咽喉肿痛,面痛,面瘫,面痉挛,腹痛,肠鸣,泄泻,下痢,痔疮,便秘等。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道。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太阴、足阳明经穴,如合谷、曲池、三间、肩髑、手三里、迎香、列缺、孔最、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大肠俞等。

    3.足阳明胃经证治  胃脘胀痛,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发热,下肢外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下肢酸软无力、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瘫痪失用,颈肿,咽喉疼痛,上齿疼痛,鼻病,目疾,面痛,面瘫,面痉挛,前额疼痛等。治宜调理胃肠,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太阴经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梁丘、天枢、梁门、地仓、颊车、下关、四白、头维、公孙、大横、三阴交、合谷、中脘、胃俞等。

    4.足太阴脾经证治  脘腹胀满,泄泻,食欲不振,黄疸,水肿,身重乏力,月经不调,崩漏,下肢内侧前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舌根强直。治宜健脾和胃,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及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太白、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血海、阴陵泉、大横、梁门、水道、丰隆、足三里、章门、脾俞等。

    5.手少阴心经证治  胸痛,心悸,心痛,心烦,失眠,神志失常,咽干,口舌生疮,上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手心热痛。治宜调理心神,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和手厥阴经穴为主,配以本脏的募穴、背俞穴,如神门、通里、阴郄、少府、少海、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巨阙、膻中、心俞、厥阴俞等。

    6.手太阳小肠经证治  上肢外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胛痛,咽喉疼痛,颊肿,目黄,耳鸣,耳聋,少腹疼痛,肠鸣,泄泻,小便短赤。治宜通经活络,调理肠腑。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阳明经穴和本腑的募穴、背俞穴,如后溪、腕骨、小海、肩贞、天宗、颧器、听宫、足三里、下巨虚、中脘、关元、小肠俞等。

    7.足太阳膀胱经证治  遗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神志失常,各种脏腑病、五官病证,下肢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项背、腰骶部疼痛,恶寒,发热,后枕部头痛。治宜调理膀胱,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本腑募穴,如天柱、大杼、风门、诸背俞穴、次髎、秩边、殷门、委中,委阳、承山、昆仑、申脉、京骨、中极、关元、太溪、三阴交等。

    8.足少阴肾经证治  本经病变以虚证为主。症见遗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虚喘,咳血,失眠,多梦,下肢内侧后缘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腰痛,足心热,咽干喉燥,近视,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治宜补肾培元,通经活络,多用补法。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任脉、足太阳经穴,如太溪、复溜、照海、涌泉、大赫、肾俞、次髀、秩边、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等。

    9.手厥阴心包经证治  除经脉病为沿上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外,其余均同手少阴心经证治。

    10.手少阳三焦经证治  上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肩、颈、耳后疼痛,耳鸣,耳聋,偏头痛,咽喉疼痛,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治宜通经活络,疏调三焦。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太阴经穴及本腑的募穴、背俞穴、下合穴,如阳池、中渚、外关、支沟、翳风、角孙、耳门、风池、阳陵泉、足临泣、三阴交、阴陵泉、石门、三焦俞、委阳等。

    11.足少阳胆经证治  黄疸,口苦,目黄,身黄,尿黄,惊恐,失眠,下肢外侧正中沿经酸楚、疼痛、麻木,胁肋疼痛,偏头痛,目疾,耳鸣,耳聋。治宜疏肝利胆,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手少阳、足厥阴经穴,如丘墟、侠溪、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环跳、日月、率谷、风池、听会、支沟、外关、期门、太冲、肝俞、胆俞等。

12.足厥阴肝经证治  胁肋胀痛,黄疸,口苦,食欲减退,嗳气呕逆,心烦易怒,下肢内侧正中酸楚、疼痛、麻木,疝气,面瘫,头晕目眩,头顶痛,近视,夜盲,视物昏花,目赤肿痛。治宜疏肝理气,通经活络。虚补实泻,寒甚加灸。以本经取穴为主,配以足少阳、足少阴经穴,如太冲、行间、大敦、曲泉、章门、期门、侠溪、阳陵泉、光明、风池、日月、太溪、复溜、涌泉、足三里、百会、肝俞等。


热烈祝贺君竹丽人品牌2015年11月19日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杨倩老师上市时接受央视采访】

君竹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盖闻业分百类,以医者为仁,人有百流,而德才共钦,舍此孰可论君子乎?

予之谓君子也,仁义之行,山河动容,信德之言,气贯九重;修心如镜,日月齐晖,来自巴国多险岳,汉水贯长虹,中有一杰,人中凤也,乃本君,王氏君竹,十二学医,四十载求学,《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竹于胸;《千金方》《伤寒病论》如数家珍;著《现代经络美容》,挥毫《和谐中国》,《科技复兴》《中国学者》箸学;拜师于红墙,施人于众生,办学于蓉城,举世瞠目;养性如竹,丽人天下,义无愧于名,其仁德久荡与心胸,故以君竹丽人名市者,岂仅上口而已也哉!

方今医界,春秋鼎盛,群雄奋跃;紧鼓密云,名逞雄略。君竹既出,伊易晚悦,赫赫正途,昂昂伟业,展奇材之未晚,凭英胄之一绝,择其善,从其能,得翼翼之股肱;左青龙,右白虎,催堂堂之鼓乐,夫堂者,阵也;灸者,兵也;水火者,谋也;管理者,将军也,突突兮指法行云,芸芸乎久疾皆除。

招招术妙,款款情殷,欢呼之声自巴山而雷动,倾慕之客从华夏而星奔,听慷慨之言,观叱咤之行,信乎大道源于天地,君子出自白丁,时君竹之旌,内则可率士气,外则可壮丹田,上则可泣日月,下则可御鬼神,又岂是一针灸之诚耳,座君竹府,颂君子文;喝君竹酒,践君竹行人生之,此也大快,复何他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