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226年

 不再狐单 2017-11-04

(1)春,正月,壬子,帝还洛阳,谓蒋济曰:“事不可不晓。吾前决谓分半烧船于 山阳湖中,卿于后致之,略与吾俱至谯。又每得所陈,实入吾意。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1)春季,正月,壬子(初十),魏文帝返回洛阳,对 蒋济说:“对事情不能不弄清楚。我先前决定将一半船只毁在 山阳湖中,幸亏你设法将船只解救,虽然在我后面,却几乎与我同时到达谯郡。还有你每次提的建议,都很合我的心意。今后征讨孙权的计划,要认真研究讨论。”

(2)汉 丞相亮欲出军汉中,前将军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 永安,而统属于严。

(2) 蜀汉 丞相诸葛亮准备出兵至汉中, 前将军 李严负责后方事务,移驻江州,留护军 陈到驻军 永安,归属李严指挥。

(3)吴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吴王报曰:“甚善!令孤父子亲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令与众均等其劳也。”

(3)吴将 陆逊因为所在地区粮谷匮乏,上表请求命令各位将领广开田地,增加粮食产量。 吴王回复说:“你的建议很好。让我父子亲自下田,以八头牛犁地,四张犁耕作,虽然不及古代的帝王,也是想和大家一起劳作。”

(4)帝之为 太子也,郭夫人弟有罪,魏郡四中 都尉鲍勋治之;太子请,不能得,由是恨勋。及即位,勋数直谏,帝益忿之。帝伐吴还,屯 陈留界。勋为治书执法,太守 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帝闻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 廷尉。” 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欲纵之!收三官已下付 刺奸,当令十鼠同穴!”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 卫臻等并表勋父信有功于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 高柔固执不众诏命,帝怒甚,召柔诣台,遣使者承指至 廷尉诛勋。勋死,乃遣柔还寺。

(4)文帝做太子的时候,郭夫人的弟弟犯法,被当时的魏郡西部都尉 鲍勋治罪;太子曹丕向鲍勋请求赦免,遭到拒绝,因此对鲍勋心怀忌恨。等到即位做了皇帝。 鲍勋又多次直言对谏,更使文帝恨不上加恨。魏军征讨 吴国后退兵,驻扎在 陈留地区。 鲍勋任治书执法,太守 孙邕晋见文帝,出来后,顺路去鲍勋那里拜访;当时营垒尚未筑好,刚刚立下界标,孙邕穿行,汉有起正路,军营令史 刘曜要追究孙邕,鲍勋认为营垒尚未建成,劝止了刘曜,没有上所。文帝知道后,下诏说:“ 鲍勋指鹿为马,抓起来交给 廷尉治罪。” 廷尉根据法律议定,“应处五年徒刑”, 廷尉正、 廷尉监、 廷尉平三位官员所驳说:“依照律法,只应罚黄金二斤”,文帝大为生气说:“ 鲍勋该处死,而你们却要放掉他,将廷尉正、监、平三官及其下属官员抓起来交给 刺奸治罪,要把你们这些老鼠埋在一个坑里!” 钟繇、 华歆、 陈群、 辛毗、 高柔、 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有功于武皇帝,请求赦免鲍勋,文帝不许。廷尉 高柔拒不服从文帝的诏命,文帝更加愤怒,把 高柔召至尚书台,然后,派使者秉承旨意到廷尉监狱将 鲍勋处死。 鲍勋处死之后,才放高柔回 廷尉官府。

票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富而性吝啬,帝在东宫,尝从洪贷绢百匹,不称意,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责怒帝曰:“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谓郭后曰:“令 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郭后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票骑将军都阳侯 曹洪,家中富有,但很吝啬。文帝做太子时,曾向 曹洪借用一百匹娟,未能满意,所以心怀忌恨。后来, 曹洪宾客犯法,便将曹洪逮捕入狱,判处死刑,大臣们都为曹洪求情,仍不赦免。卞太后气愤地责备文帝:“当年在梁沛之间大战时,若没有 曹洪,我们怎么会有今天。”又对郭皇后说:“皇帝今天处死 曹洪,我明天就要他废掉你这个皇后!”于是, 郭皇后多次哭着为曹洪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被免去官职,削去爵位和封地。

(5)初,郭后无子,帝使母养平原王睿;以睿母甄夫人被诛,故未建为嗣。睿事后甚谨,后亦爱之。帝与睿猎,见子母鹿,帝亲射杀其母,命睿射其子;睿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帝即放弓矢,为之恻然。夏,五月,帝疾笃,乃立睿为太子。丙辰,召中军 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 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政。丁巳,帝殂。

(5)当初, 郭皇后没有儿子,文帝让她以母亲的名义抚养平原王曹睿,曹睿因为母亲甄夫人被杀,没有被立为太子。他谨慎侍奉 郭皇后,深得郭皇后喜爱。一天,文帝和 曹睿父子二人射猎,见到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小鹿,文帝亲手射死了母鹿,要曹睿射那只小鹿,曹睿哭着说:“陛下已经杀了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她的儿子。”文帝当即放下弓箭,恻然心伤。夏季,五月,文帝病重,立 曹睿为太子。丙辰(十六日),召中军大将军 曹真、镇军大将军 陈群、抚军大将军 司马懿,发布遗诏,命令他们辅佐太子 曹睿主持政事。丁巳(十七日),文帝去世。

陈寿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陈寿评曰:文帝有文学天赋,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都很有造诣。如果再加以宽博旷达的气度和公平挚诚之心,激励自己维护道义的志向,尽心广布贤德恩惠,则比古代的贤明君主,也不会相差太远!

(6)太子即皇帝位,尊 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6)太子 曹睿即帝位,尊 皇太后卞氏为 太皇太后,养母郭皇后为皇太后。

初,明帝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

当初,魏明帝曹睿在东宫做太了的时候,不结交朝廷大臣,不过问政事,只是埋头读书。即位后,大臣们都想见识他的风采。过了数天,只接见了侍中 刘晔,谈了一整天,其他人在外侧耳而听。 刘晔出来,都问”怎么样?”刘晔说:“志向可与 秦始皇、汉武帝相比,只是才智稍稍及不上。”

帝初莅政, 陈群上疏曰:“夫臣下雷同,是非相蔽,国之大患也。若不和睦则有雠党,有雠党则毁誉无端,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此皆不可不深察也。”

明帝开始主持政事, 陈群上书说:“大臣随声附和,是非不分,是国家的大祸害。但是,如果不和睦相处,则又各树党羽;必然互相仇视,无端诋毁、诽谤;无端诋毁、诽谤,造成真假难辨,这些都不可以不深入考察。”

(7)癸未,追谥甄夫人曰文昭皇后。

(7)癸未(疑误), 曹睿追谥生母甄夫人谥号为文昭皇后。

(8)壬辰,立皇弟蕤为 阳平王。

(8)壬辰(疑误),立弟弟 曹蕤为阳平王。

(9)六月,戊寅,葬文帝于首阳陵。

(9)六月,戊寅(初九),将文帝的遗体安葬在首阳陵。

(10)吴王闻魏有大丧,秋,八月,自将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 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冀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拒;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是,朝廷遗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 吴王遁走。

(10) 吴王听说魏文帝去世。秋季,八月,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太守 文聘率兵坚守。朝廷商议派兵增援,明帝说:“ 孙权的军队惯于水上作战,他们如今敢于弃船从陆上进攻,不过是盼望我军没有准备。目前 文聘已经据城坚守,而进攻的一方需要比防守的力量大一倍才能互相对抗, 孙权终究不敢在江夏城下久留。”不久前,朝廷曾派治书 侍御史荀禹慰劳边防将士,他进入江夏境,便调动所经各县的士卒,和自己的随从步、骑兵一千人,登山放火, 吴王便悄悄撤走了。

(11)辛巳,立皇子为 清河王。

(11)辛巳(十二日),立皇子曹为 清河王。

(12)吴左将军诸葛瑾等寇襄阳, 司马懿击破之,斩其部将 张霸;曹真又破 其别将于 寻阳。

(12)吴 左将军 诸葛瑾等进攻襄阳, 司马懿把他击败,并斩杀了吴将 张霸; 曹真又在 寻阳击败诸葛瑾的另一部将。

(13) 吴丹阳、吴、会山民复为寇,攻没属县。 吴王分三郡险地为 东安郡,以绥南将军全琮领太守。琮至,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得万余人。吴王召琮还 牛渚,罢 东安郡。

(13)吴地 丹阳、吴、会三郡山民再度叛乱,攻克三郡的属县。 吴王以三 郡险要山地新设 东安郡,任命绥南将军 全琮兼太守。 全琮上任后,申明并严格执行赏罚办法,引诱、招降那些随从叛乱的人,几年间,就收纳了一万余人。 吴王将 全琮召回 牛渚,撤销了 东安郡。

(14)冬,十月,清柯王卒。

(14)冬季,十月,清河王曹去世。

(15)吴陆逊陈便宜,劝 吴王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又云:“忠谠之言,不能极陈;求容小臣,数以利闻。”王报曰:“《书》载‘予违当弼’,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于是令有司尽写科条,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 诸葛瑾,意所不安,令损益之。

(15)吴陆逊对有利于国家的措施提出建议,劝吴王广施德政,缓和刑罚,放宽赋税,免征徭役。又说:“忠诚善良的建议,不能彻底向君王陈述;取悦君王的小臣,才反复以小利上奏。”回复说:“《尚书》上记载:‘我不错误,你要帮我改正’。你在信中不敢彻底陈述,怎么能称作忠心善良呢?”于是命令有关人员,把将要实施的条款拟好,派郎中令褚逢带给陆逊和 诸葛瑾,让他们对其中的不妥之处进行删改或增添。

(16)十二月,以 钟繇为 太傅,曹休为大司马, 都督扬州如故, 曹真为大将军, 华歆为太尉,王朗为司徒, 陈群为 司空, 司马懿为票骑大将军。歆让位于管宁,帝不许。徵宁为光禄大夫,敕 青州给安车吏从,以礼发遣,宁复不至。

(16)十二月,魏明帝任 钟繇为 太傅, 曹休为 大司马,仍然负责扬州方面的军务。任曹真为 大将军, 华歆为太尉, 王朗为司徒, 陈群为 司空, 司马懿为票骑大将军。 华歆要将职位让给 管宁,明帝不同意。征调 管宁为 光禄大夫,给管宁所在 青州的官府下达命令,要他们以对待朝廷大臣的礼仪,用可坐乘的安车并派官吏将管宁护送到都城,但是管宁仍不应召。

(17)是岁,吴 交趾太守 士燮卒,吴五以燮子徽为 安远将军,领九真太守,以 校尉陈时代燮。交州刺史吕岱以 交趾绝远,表分海南三郡为交州,以将军 戴良为刺史;海东四郡为广州,岱自为刺史;遣良与时南入。而徽自署 交趾太守,发宗兵拒良,良留合浦。 交趾柏邻,燮举吏也,叩头谏徽,使迎良。徽怒,笞杀邻,邻兄治合宗兵击,不克。 吕岱上疏请讨徽,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往。或谓岱曰:“徽藉累世之恩,不一州所附,未易轻也。”岱曰:“今徽虽怀逆计,未知吾之卒至;若我潜军轻举,掩其无备,破之必也。稽留不速,使得生心,婴城固守,七郡百蛮,云合响应,虽有智者,谁能图之!”遂行,过合浦,与良俱进。岱以燮弟子辅为 师友从事,遣往说徽。徽率其兄弟六人出降,岱皆斩之。

(17)这一年,吴 交趾太守 士燮去世, 吴王任命 士燮的儿子 士徽为 安远将军,兼任 九真太守,以 校尉陈时接任士燮的 交趾太守职位。交州刺史 吕岱认为 交趾太遥远,上表请求将海南三郡划归交州,由将军 戴良任刺史;海东四郡设立广州, 吕岱为刺史;派戴良和陈时南下。而 士徽自封为交趾太守,率自己的宗族的军队抗拒 戴良,戴良在合浦停留。 交趾人柏邻,以前经 士燮推荐在郡中作吏员,叩头劝 士徽迎接戴良来交趾上任。 士徽大怒,将柏邻活活打死,柏邻的哥哥柏治召集自己的宗族士兵进攻士徽,未获成功。 吕岱上书请求征讨 士徽,他指挥三千士兵,日夜兼程,渡海前往。有人对 吕岱说:“士微凭借他家几代对 交趾人的恩德,为一州人所归附,不可轻视。” 吕岱说:“现在 士徽虽然图谋不轨,却不知我已迅速到达这里;如果我隐蔽行动,轻装出发,突然打他个措手不及,必定一举获胜;假如我行动国迟缓,使他产生疑心,绕城固守,七个郡的上百个蛮族部落,群起响应即使有才智很高的人,谁又能够谋取他呢!”于是下令行动,过合浦时,与 戴良联合进军。 吕岱以士燮的侄子士辅为从事,待以师友之礼,派他前去劝 士徽投降。 士徽领兄弟六人出降, 吕岱把他们都斩首了。

孙盛论曰:夫柔远能迩,莫善于信。 吕岱师友士辅,使通信誓;徽兄肉袒,推心委命,岱因灭之以要功利,君子是以知吕氏之祚不延者也。

孙盛论曰:安扶边远地区的人,亲近他们,最好的办法是讲信义。 吕岱以师友之礼对待士辅,要他信誓旦旦地去劝降 士徽,士徽兄弟坦露臂膀,表示投诚,吕岱却为邀功名、谋私利将他们杀害,明智的人由此可知吕氏为什么没有后代延续下来。

(18)徽大将甘醴及柏治率吏民共攻岱,岱奋击,破之。于是除广州,复为交州如故。岱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威命,暨徽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入贡于吴。

(18) 士徽的大将甘醴及柏治率领 交趾的官员和百姓共同攻击 吕岱,吕岱奋力抵抗,才将甘醴等人击败。于是又撤销广州,恢复原来的交州建置。吕岱进军 九真,杀死和俘获近万人;又派从事向南深入,传布 吴王的声威,促使境外扶南、林邑、堂明的各王,分别派使臣向吴进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