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拿着80元南下打工,他从搬砖到身价200亿,曾靠炒房半年赚千万

 铁血老枪 2017-11-04

拿着80元南下打工,他从搬砖到身价200亿,曾靠炒房半年赚千万

他成名于地产江湖,却公开看空中国房地产市场;他谦卑谨慎、狡黠敏感,被看作聪明商人的典型,但不吝为公共事件屡屡发声。

作为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用他高超的营销艺术和对中国投资者及企业需求的准确定位使开发的项目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此外,他对待生活与事业的乐观、机变与坦率,也使他成为一个公众典范,媒体红人。

潘石屹,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原来我觉得钱对人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出生农村,从小就缺吃少穿的,加上我妈妈常年瘫痪,我对财富的追求,也许算是很大的一个动力吧!”2005年,在接受采访时潘石屹这样陈述他创业的动因。

1982年,潘石屹考入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两年后他从石油管道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北工作,经历过艰辛童年的潘石屹从此捧上了铁饭碗。

潘石屹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他的窍门,那就是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领导汇报工作,都需要用数字说话,而他们都记不清楚这些繁杂冗长的数字,他们需要带一个人汇报数字。每天下班之后,潘石屹就将各种计划样本拿出来背,最后,这些数字小数点之后的好几位,潘石屹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对数字天生敏感的潘石屹很快就得到了局里领导的赏识,原本可以在这条坦荡的仕途上享受生活,但是,他对机关的清闲生活并不满意,他觉得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潘石屹有意放弃令人艳羡的机关工作,转而下海淘金。

潘石屹下海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还不到10年。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各种技术和思想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观念和思维,同时,还创造了无数获取财富的机会,使得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由于没有特区通行证,潘石屹还不能直接进深圳。无奈之下,潘石屹还得在这笔少得可怜的“创业资本”中拿出50元找人带路,从深圳二线关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偷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现实中的深圳并不像他走马观花时看到的那么美好温馨。潘石屹必须为三餐而奔波,于是不久后他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再谈到这家公司时,潘石屹回忆道:“其实就是皮包公司,电脑培训、给香港人当跑腿的、接待内陆厂长和经理旅游,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潘石屹感到非常压抑。

那段时间,潘石屹过得非常不愉快。深圳的天气热得不行,潘石屹还经常要加班加点,外加刚下海时心里很脆弱,人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对比是非常明显的:没下海之前,机关的收入、福利待遇等都非常可观,并且不用这样奔波劳累。潘石屹回忆道:“我刚下海时,几乎所有人都劝我走回头路,只有一个在伊拉克做过工程的朋友跟我说,你坚持往前走,哪怕要饭也不要往回走,这是唯一支持我下海的人。”

拿着80元南下打工,他从搬砖到身价200亿,曾靠炒房半年赚千万

1988年年底,有“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为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大量资金和人才涌入海南,甚至出现了“十万大军下海南”的空前盛况。1989年,潘石屹所在的公司要在海南设立分号,潘石屹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主动向公司请缨前往海南拓荒。

当时的海南虽然是一个杂乱的、失去了秩序和平衡的环境,但是潘石屹认为,海南的气氛与深圳那种压抑的气氛完全不同。他突然发现自己脱离了原来一切的束缚,这个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山的男人,简直像重新获得了新生。

当时,潘石屹是跟着一位老板来到海南,他被任命为砖厂厂长,负责300个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然而,1990年春节前后,海南刮了一次特大台风,损失很大。潘石屹管理的砖厂,砖一块也卖不出去。砖厂的民工走得剩下不到100人了,甚至有工人饿到不行就捉老鼠吃。看到这种情景,对比半年前的热血激昂,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死一样寂静。走到民工的工棚里,问他们上顿饭是什么时候吃的,有人说是昨天,有人说是前天。饿着肚子的民工,静静地躺在那里,潘石屹也和他们待在一起,静静地躺着。

民工们没有饭吃,潘石屹就把自己的钱掏出来,让民工买上一袋米,吃上几天,吃完了掏钱再买一袋,就这样慢慢地坚持着。

潘石屹曾经写过这么一段甚为经典的话:“我骑自行车,有人说路太远,你骑自行车走不到。但我走了一段换成了汽车,天黑以前我到了。我开汽车时他们又说,前面没有路,没有桥,只有一座山,你过不去。我照样往前走,到了山前我换一架飞机飞过去了。”他就是凭着这股一根筋的精神继续坚持着。

在那段艰辛的岁月里,潘石屹已经显示出了一个商人的灵活和聪明。砖厂办不下去,他就办起了电脑学习班。尽管他本人不太懂电脑,但开始教别人学电脑。草莽时代,潘石屹是什么时髦、什么能赚钱就干什么。不仅充分发掘各种商业机会,同时他还利用这段时间结交了很多至交好友。

1990年,同冯仑、王功权、张民耕在海南省合伙成立了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万通前身)。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通过房地产累下了超过千万元的资金。1992年8月,预感到海南房产不能持久的潘石屹撤离海南,北上京城谋发展。

拿着80元南下打工,他从搬砖到身价200亿,曾靠炒房半年赚千万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1995年9月,潘石屹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的大局面。无论就业还是择偶,潘石屹始终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更广的视角,同行者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思想碰撞。2016年胡润百富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20亿财富排名第95位。

过去十几年,他与妻子张欣创立的SOHO中国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发了500万平方米的地标型甲级写字楼,并成功完成从销售向租赁转型,潘石屹也因此成为地产界的IP级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