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吸引力法则?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17-11-04

“吸引力法则”是一个标准的伪科学,一个低级的骗局,一个神秘主义者编造的地摊故事,一个唯心主义的谎言。其核心思想是,只要你想什么,就可以把你需要的东西吸过来,包括金钱,爱情,荣誉,等等等等。“怀疑探索者”曾经刊登过揭露其骗局的文章,节选如下:

玄之又玄的“吸引力法则”为何能使一个青年人迷信到如此走火入魔的程度?它源于近代“吸引力法则”运动的旗手——朗达·伯恩(也译朗达·拜恩)的三部曲《秘密》《力量》《魔力》的出版,以及声称“纪录片”实为”忽悠片”的《秘密》的发行。

“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哲学观点早在朗达·伯恩之前就有了,但是到了朗达·伯恩的手上就完完全全变了味。先从《秘密》这一书的发行开始说起吧。《秘密》(Secret,Simon & Schuster出版社,2006年)一书在据此拍摄的影片在各种各样的营销推动下,发行量在2009年就已经超过300万册。其宣称: “物以类聚”原则,你头脑中的积极想法就像磁石一样,会将你所需要的任何东西吸引过来,包括金钱。”书中宣称,“任何人缺钱的原因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思维堵塞了财源。”以此类推,非洲人贫穷的根源必然在于其自身的悲观厌世,而中东地区的石油也一定是当地人吸引过来的。

《秘密》影片(大陆地区最先汉化该影片的就是声名狼藉的觉醒字幕组)的推广宣传中,充斥着虚荣腐朽的散发着拜金主义恶臭的金钱颂,例如,“所到之处,点石成金”;“我是一块吸金石”。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是“此时此刻,更多的钞票正在为我印制”。喂喂喂!随便印刷钞票可是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啊!稍有理性的人,也会把这些话当成疯子的呓语吧!荧屏上,一个个名人以优雅的姿态粉墨登场,他们有各种头衔,甚至物(超)理学家。他们信誓旦旦地向观众保证:“《秘密》一书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利用名人效应骗取着人们的盲从。

试举书中几个例子反驳:

【科学已证实,积极思维的力量比消极思维强大几百倍。】

请问,你是通过什么仪器来测量,得出积极的思维力量比消极的思维力量强大百倍之结果的?如果没有,为何要加上“科学已证实”这几个字?骗取信任、吸引眼球吗?

更何况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这种模糊的概念,是如何用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单位是什么,又用什么公式计算,由什么仪器观测出这一结果?

历史上也有很多性格消极的成功人士,例如生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他就很消极。在那个教会强烈的抨击“演化论”的年代,他很少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宣传“演化论”,就是害怕面对人们的抨击与谩骂。不过这并不妨碍达尔文取得巨大的成就。捷克小说家卡夫卡也是一个消极的人,但是他写的小说却是留给人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消极的人往往可以看见积极的人看不到的忧患,凭什么说积极的人在成功这一方面相对于消极的人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疾病,让我们反思,使我们了解身体的失衡状况,但是很少有人喜欢或感激疾病的这种机能。】

想想那些不领情的绝症患者吧。

【一个人体内蕴含的能量足以为任何一个城市提供长达一个星期的照明。】

根据E=mc^2一个50kg人蕴含有119047619047吨TNT爆炸的能量,但这些能量是我们是利用不了的,除非你再拿50kg反物质过来,而且还要能控制所释放的巨大能量(顺带一提,放出的运动的光子是有能量的,因此也是有质量的)。

我并不知道这么大的能量能不能让任何一个城市提供长达一个星期的照明,但这又和“吸引力法则”有什么关系?

【人的思想会发出磁力讯息,磁力同性相吸......】

噗,哈哈!当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磁体是异性相吸,即正极与负极相互吸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