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若智大愚 2017-11-04

1985年,唐山市民姜峰的家从路南区搬到位于丰润的唐山新区,他在那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后来,新区、丰润合并为丰润区,又一晃,过去了十五年。新区带有唐山震后重建的鲜明特色,改变了很多唐山人的生活轨迹,也哺育了几代“新区人”,今年41岁的姜峰把这些变迁写成文字、绘成图画、拍成照片,与大家重温那段美好的记忆。

唐山新区是唐山市大地震后兴建的新型城区,位于原丰润县城东部。为重建新唐山,197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于丰润县城东建立丰润新区。1979年3月,将常庄、李庄子、刘家营3个人民公社以及东大街、白家沟、谷庄子、三里屯、刘庄子、甸子、大八里庄、东马庄、新房子9个生产大队从丰润县划出,归属唐山市郊区(今开平区)管辖。1980年1月,丰润新区正式成为区级建制,命名为唐山市新区,为唐山市市辖区之一。上述区划归属新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新区鸟瞰图(右侧中间白色建筑就是商厦,该照片由网友提供)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唐山市内的一些大中型企业陆续搬迁,新区开始逐渐繁华。当时搬迁过来的比较有名的企业包括南厂(机车车辆厂,现在属于中车集团)、齿轮厂(现在属日资企业,称为爱信)、轻机厂(如今叫森普)、华新纺织厂、色织厂、热电厂等,还有很多大型的建筑企业也入驻新区,如中建二局、二十二冶、中铁十八局二处、中铁十六局五处、安装四处、建厂局等,也有新建的企业如冀东水泥厂,还有后来建设和迁来的企业如冀东制药、唐钢二耐火厂等,家属区也就随之在厂区的西部兴建,这就是新区最初的格局,各大企业及其家属区形成了新区的基础。2000年新区统计局统计的人口数据是16万人,城区面积11.8平方公里。

当时人们上班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我记得在中午12点下班后,在幸福道上,南厂和齿轮厂、轻机厂下班的职工骑着自行车就从工厂里出来了,骑车的人充满了整条道路,形成庞大的自行车海洋,甚是壮观。工作服也是新区的一大特色,各企业都有自己的工作服,很多职工上街买菜就穿着工作服,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单位的,我记得当年南厂工作服是深蓝色的。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新区的标志性雕塑“希望之光”位于北购前面的路口(拍摄于2008年)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纺织路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以前的唐山齿轮厂地点现在已成为日资企业唐山爱信齿轮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原齿轮厂技校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唐山华新纺织厂如今已改为唐山德冠科技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原华新纺织厂宿舍已改为众创空间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唐山机车车辆厂(此照片由网友提供)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以前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南厂)现在叫做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我家是1985年从唐山路南区搬到新区的,唐山地震以后的若干年,我家都是住在第一和第二代简易房里,随着单位的搬迁,我家也随着单位搬到了新区。刚搬到新区时,这里很荒凉,但很多小区已经建成并入住了,比如一小区、三小区、四小区、五小区、六小区、八小区、九小区等,但住的人也不多,到处是空房子,晚上就能看出来,亮灯的没几家,马路上都没几辆车。我们第一次住上有卫生间和阳台的楼房,还是很兴奋,据说这房子都是部队的工程队给建设的,防震等级高,房屋坚固,质量没的说,后来很多装修队都不爱来这些老小区做装修,因为很多墙壁钻头都很难打,钢筋多。大概又过了两年多,也就是1987年底,家里又给通了煤气,又方便了许多。

当时外面到处都是野地,空气很清新,草长莺飞,以前在唐山市里还真的很少看到这么空旷的野地,所以就觉得很兴奋。站在4小区北面能一眼望到远处的群山,逮蚂蚱、捉蝴蝶,是那时经常做的事。现在的区政府大楼那当时还是一片草地,有个足球场,每天下班后都有工人去那踢球。还有现在实验小学的马路北面,也就是区政府大楼的西边,有一个旱冰场,每天晚上很热闹,这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场所了。还有华新俱乐部,看电影的地方,那时还没有南厂文化宫,俱乐部里真是人头攒动,非常热闹。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华新俱乐部,现在是这样的了。

如今人们去新区,很多人都要去北购逛一逛,以前北购那个位置是一片小树林,到了春节前,那里就是一个鞭炮市场,去那买鞭炮是件很可怕的事,因为很多摊主都在那试放,一不小心旁边就一声巨响,很吓人。后来听说有一天那里炸市了,就是其中一处试放的摊位把其他摊位的鞭炮全都引着了,引起了炸市,众人大乱。

我记得从1985年开始,我家过年就在新区了,那时放鞭炮都是家里阳台上,挑着鞭炮伸出去,楼下就遭殃了,有一号电池那么粗的大雷子,有吐珠后才响的闪光雷,还有五颜六色的彩珠筒,鞭炮声绵延不绝,那时放鞭炮的感觉真是太开心了。随着搬过来的人越来越多,新区的过年气氛越来越浓了。

在餐饮方面,西蜀餐厅,位于现在北购的马路东面,是当时位数不多的可以品尝到正宗川菜的地方,尤其是鱼香肉丝做的地道。梅林餐厅,位于幸福道北面一小区的西边,早点经常去那买,肉烧饼非常好吃。东方餐厅,在现在万隆的这个位置,是当时比较大的饭店。天津五福楼,在华新俱乐部的马路对面,主要是家常菜和包子饺子。海味饭店,在现在五小区南边平安路边上的一个小馆子,主要是鱼虾蟹类的海鲜,店虽小,但每天晚上路过,都有很多人在吃喝。至于后来比较有名的芳云、腊梅、锄禾等饭店,我也不知道在刚来新区时是否已经有了。

这里说说芳云饭店,这个饭店不算大,在13小区东南侧,但这里的川菜却很有名气,我在2007年的时候也去吃过两次,但感觉口味也就一般,后来才听说厨子换了,也就没有了以前的味道。很多人还记得二局的天津包子、辣面,也都在这附近。

腊梅饭店在华新纺织厂附近,按说这个位置离居民区远,并不繁华,但腊梅饭店可能主要面向的是企业类的招待和宴请,所以在那一片也小有名气。

现在比较有名的宴宾楼饭店,是后来才有的,我不记得是在哪年了,很多企业的招待、婚宴都在这举行。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位于13小区的芳云饭店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三小区这家老字号的天津包子和辣面还有。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位于幸福道上的原梅林餐厅(38中南侧1小区二十二冶家属楼的旁边)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位于14小区南边的锄禾饭庄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位于5小区东南角,华新俱乐部对面,也就是光大银行这个地方,就是当年天津五福楼、海味饭店(靠北一些)的位置,这里八十年代时还有一些副食品商店。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宴宾楼饭庄,是很多新区人举办婚宴的地方。

唐山新区的购物方面,当时有新丰商场,在三小区对面,南厂文化宫的东面,三层楼,那大概就是新区最大的商场了,我记得我家的很多文具,还有跳棋、军棋、象棋,都是那买的。在五小区南边有个叫国一(全称应该是唐山新区国营第一菜市场)的菜市,那时九小区这个菜市场还没有,大概是过了没多久,九小区市场也建成了。在国一菜市场的西边是新区照相馆,我当年的毕业证件照片都是在那里照的。国一菜市场东边有个人民商场,大概三层楼(也就是当初东方餐厅那个楼),人民商场的东面是个一层的房子,叫做五交化机电商场,这个商场的后面就是新华书店(很多人都还有印象吧,是个红色的小楼)。还有就是二局商场,建华商场的前身,当时一是长排的平房,可以说就是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了,别看这里没有市里百货大楼那样的规模,但好多商品却是市里所没有的,因为二局南方人多,所以好多南方特色的东西在市里是买不到的,但在二局商场里就能买到,比如一些四川风味的东西,像川味腊肠、豆豉等。外面卖的冰棍,也都是叫卖“二局冰棍”。

我那时还是孩子,大人给的零钱都和小伙伴们去小商店买了零食,有海带丝、泡泡糖、朱古力豆,也有冰棍,奶油的,小豆的,然后就去野地里玩耍。感觉那时候的孩子比现在的孩子幸福开心多了,虽然经济条件不如现在,但我们不用补课,上各种补习班什么的。我那时脖子上挂着家里的开门钥匙,到了中午,父母也下班回来了,带来了从厂里蒸好的米饭,盛在铝饭盒里,再简单炒个菜,就开始吃午饭了。铝饭盒,不知90后的弟弟妹妹们见过没有?这在当年是每个职工必备的。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新丰商场的三层楼还在,只是改成了福华肥牛。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建华商场大楼也还在,只是不再经营商业,换成了培训、火锅和房产销售中心。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京客隆(就在五小区南面原人民商场的位置,肯德基现在还有)。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新区商业大厦(北购的前身)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北方购物广场以前叫商业大厦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光华道市场,也称为九小区市场,是当时新区最主要的菜市场。

如今的北购,以前叫商业大厦,我印象里大概是1995年左右开业的,当时我的一些同学就在那里上班,成为了商厦的第一批员工。商厦大概是四层,成为了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它的建成,其他的中小型商场就显得逊色多了,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比如建华商场、新城商场、幸福商场、新丰商场,在那之后的几年都是勉强支撑。

现在的曹雪芹文化园,最初是个苗圃,跑步健身的好去处,一个很大的下坡,下面都是茂密的树林。1988年我到了新区实验小学,是实验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现在实验小学操场周围的那些柳树就是我们从这个苗圃里扛来种上的。后来曾改为还乡河公园,这里有很多故事,有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有作家管桦的故事,还有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故事,当然,也是谈情说爱的好去处。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以前的还乡河公园门口(此照片由网友提供)

我1985年至1987年是在幸福道小学上学的,刚到新区那年没有暖气,教室里很冷,早上就啃一块面包。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很多家的水管都冻崩了,于是那年电热毯、暖水袋热销。到了晚上,很多人都去商店里逛和聊天,因为商店里点了很大的炉子,很暖和。后来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86年元旦前实现供暖,屋子里的温度很高,穿一个半袖衫就可以,那个年大家过的都很开心。

1988年,美国电影《霹雳舞》在新区上映,我是在华新俱乐部里看的这部电影,当时影片中奇特、迷幻、潇洒的舞步深深吸引了我,毫无疑问,也吸引了众多的新区年轻人,以至于各个中学、技校和企业里都有那么几个跳霹雳舞的高手,那年的元旦联欢会,霹雳舞绝对是所有节目中的压轴戏。我当时在74中上初一,我们学校的元旦联欢会是在华新俱乐部开的,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是霹雳舞,由74中技工班的一个同学表演,他跳的也确实棒,看得大家直呼过瘾。那时霹雳舞鞋和手套热卖,一度成为时尚青年的象征。

还是1988年,当时音乐流行西北风,所以在新区的6小区、9小区之间商业街,很多卖磁带的摊位就打开收录机大放《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这些歌,后来又流行迟志强的《铁窗泪》、《愁啊愁》等囚歌,总之,当时的人民路商业街就是流行音乐的前沿。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幸福道小学的原址已变成规划局,该小学已迁到21小区,成为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新区的居民构成是与唐山市里完全不同的,新区的人口主要由唐山市区各大搬迁企业职工和家属、外地来唐的建筑单位职工和家属以及丰润本地人三类人员构成,各种文化在此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氛围。

相信很多新区人都记得每月1日晚上的南厂大乐园,这是一项由机车车辆厂举办的,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综合娱乐活动,活动主要地点在南厂文化宫俱乐部的里面和外面,里面有电影和演出,外面有篮球赛、卡拉OK,猜谜语、交谊舞、武术表演、秧歌等,活动参与者除了南厂的职工,还有其他单位的职工。这时会吸引来全新区的人,人头攒动,难得的一片热闹景象,到了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南厂文化宫还会放焰火、办灯会。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唐厂文化宫也叫南厂文化宫,该照片拍于2008年。

1991年唐山举办城市运动会,新区体育场(位于林荫路)承办了篮球和排球两个重要项目,我还去看了两场排球赛,后来好像篮球的决赛也是在这里举行,经过一番苦战,唐山队获得冠军。八十年代中期,我当时还在幸福道小学上学,学校每年都举办春季运动会,成绩优异者会被选拔到新区体育场参加全区的运动会。运动会上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不好者居多,有的爱打架,这时就是他们一显身手的好时机了。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如今的体育场门口,显得有些破落。

现在的七小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还是一片空旷的空地,我们这些孩子经常去那疯跑,那个情景真的和现在的孩子形成很大反差,现在的孩子上下学都得接送,然后在家玩电脑、看手机,业余时间还要去补习班,我想还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玩的开心,虽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娱乐项目。大概是在1987年吧,新区开过一次公审大会,也就是公开审判犯罪人员,地点就在七小区建设之前的这个空地,众多的人来到这里,我当时还小,也不太懂,反正就知道当时宣判了很多人的判刑,还有被处以极刑的,被车拉去执行。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七小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二十二冶办公大楼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七小区二十二冶职工活动中心

七小区其实是二十二冶的家属区,建成以后,原居住在开平刘官屯基地的居民搬迁到这里,二十二冶家属区之前主要是九小区,六小区也有一些,后来在十一小区也住了一些,给新区人的感觉是二十二冶的人比较彪悍,稍有争执就大打出手,这可能与他们很多人来自内蒙古和东北有关吧,其实二十二冶的人挺会穿的,男士也比较会装饰,女士也挺会打扮。我的朋友里也有一些二十二冶的人,都挺斯文的,所以说人不能一概而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中建二局办公楼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当年的中建二局招待所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三小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位于14小区东边的政务服务中心就是当年大陆网吧所在地。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中建二局安装公司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二局医院

十三小区和十四小区基本住的都是外地来唐的建筑部门人员,主要是中建二局、中铁十六局、十八局,四川人居多。他们这里的人多数还都比较规矩老实,也有很多南方人,同学里有几个是那边住的,打交道不是很多,总体感觉还可以。十四小区东面曾经有过一家网吧,叫大陆网吧,大概开于1998年,这在新区是第一家网吧,里面的环境相当好,现在的网吧环境、布局都达不到当时大陆网吧的水平,那时里面管理也很规范,不允许吸烟,谁要是吸烟会被管理员提示灭掉,当然那时上网的费用也是相当的高,一小时能达到10元,在当年工资只有几百元,这个价位真的是高消费了。十四小区西边有个燕中商场,也是家很早的商场了。再往西是十八小区,这是个1995年以后才建成的小区,这个小区的位置叫做谷庄子,以前有个娱乐中心,叫金谷新都,在九十年代的新区很有名气。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中铁十六局五公司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中铁十八局二公司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四小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四小区小公园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四小区小公园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燕山路和新城道交口东南角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十三小区

新区的政府机关部门工作人员主要居住在八小区,这个小区差不多位于新区的最中心,地理位置非常好,小区环境也不错。小区中间有个篮球场,我小时候还参加过在那里举办的晚会。新城道小学旁边也有一个小公园,我还曾在那里浪漫过呢。八小区南面临大马路有一排店铺,很多都是当年的老店,比如爱好者摄影部、百花照相馆、乔艺理发、小酒馆等,后来的房管酒店、啤酒鸭等,也都时间很久了。八小区粮店我也印象很深刻,小时候跟着父母去那里买粮食和油,我特别喜欢一进粮店里的那个粮油的味道。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八小区篮球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以前的八小区粮店

当年使用过的粮票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八小区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新城道小学

谁还记得丰润的那个唐山新区?它曾经那么辉煌……

房管饭店后面

八小区金旺啤酒鸭

这个小酒馆好像就是当初那家比较早的小酒馆

六小区主要是纺织企业的员工家属区,从90年代开始的下岗潮,也使新区的好多企业深受影响,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二十二冶和众多的纺织企业,很多职工只有基本生活费,到处去打工干活,从6小区的环境破落就可见一斑。6小区里以前有个财达证券的交易大厅,于是很多下岗职工就来到这里再就业,行情好的时候里面人头攒动,但股市毕竟是个残酷的地方,最终能有几个人赚到钱呢?

位于6小区的新区最早股票交易大厅原址,现在已拆掉,盖起了住宅楼。

原华新俱乐部院内的圆形厅,最早曾是舞厅,后来做过老兵水饺。

六小区(如今叫纺织小区)掠影

说到华新纺织厂,我上中学时学校曾组织过一次去华新参观,我们进了他们的布机车间,那里面的噪声大的惊人,大的简直就令人恐怖,说话根本听不见,甚至大喊都听不清楚,当时我就想,职工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真是太不容易了,也令我肃然起敬。

再来说说五小区,五小区主要是齿轮厂和轻机厂的家属区,也有安装四处和第二耐火厂的部分家属楼,小区里面有个实验小学,我还记得小学对面有个粮店,那时我拿着钱和粮票去那排队买馒头,经常还遇上同学也在排队。粮票,估计很多小弟小妹们都没印象了吧。五小区南面有个万隆商业区,现在看来,当年的万隆规划的有点像现在的万达模式,只是不如万达成熟和成功,万隆里面的商场和店铺似乎都不太景气,经营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五小区南边当时有个新华书店,二层红色小楼,前面有个五金店,五金店旁边是国一菜市场。

五小区的东北部是新区宾馆,大概建成于1991年,有饭店、歌厅等,在1997年前后,这里还开设了新区第一家保龄球馆,当时大家都觉得保龄球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人去那玩。

当年的国一菜市、照相馆、人民商场的位置,后来建成万隆商业,初期有京客隆超市入驻。

五小区(原新区宾馆南)

五小区掠影(2010年)

四小区是齿轮厂和机车车辆厂的家属区,北面是公园和早市,西边是步行街,早市的规模非常大,据说还是唐山最大的露天农贸市场,在新区有着重要的作用。步行街在以前就是一条普通马路,中间是小柏树围成的花坛,后来设计成步行街,直接通往还乡河公园,环境优美了很多。四小区南面是城建局,在那附近曾经有一家歌厅,我第一次去歌厅就是去的这里,当时的歌厅是个大间屋子,互不相识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桌位,好像是每场一首歌收若干元钱,总之在我眼中那就是个高消费的场所。

四小区南面早市商业街

金客隆超市也有快20年的时间了

四小区的大型早市

二小区和三小区都是车辆厂的家属区,位于二小区的南厂技校,是唐山市著名的技术工人培训教育基地,生产动车以后,更是成为动车技术工人的培训中心。另外南厂还有自己的小学和中学。南厂有几年效益也是下滑,很多职工回家待工,发很少的工资,有活了再来上班,但始终没有搞大规模的下岗。后来国家铁路运输升级,采用了动车和高铁,同时城市发展也需要地铁,都直接带动了南厂的发展,一下子效益有了质的飞跃。三小区东边有个市场,里面有很多小馆子,记得十多年前我还和同事们在那吃过饺子,把冬天冰凉的瓶装啤酒放在温水里暖着喝。

三小区东侧的市场一条街

唐车体育馆(原南厂舞厅)

一小区是冀东水泥厂和热电厂的家属区,在当时这两家企业都还相对效益不错,比较稳定,但现在状况却是都不理想,热电厂好像被兼并,职工都要去内蒙古等地工作,冀东水泥厂受到近几年经济下滑影响,效益也大受影响。

一小区南部的唐山三十八中学

九小区主要是二十二冶和一些纺织企业的家属区,在90年代中后期也是受下岗潮影响非常大,当时很多家庭生活艰难,很多女性都做了歌舞厅的陪舞,那时在新区,如果路上看到一个女的穿着时尚、打扮妖艳,十有八九是小姐。九小区大市场,那也是老新区人的记忆,1985年就有了,在市场的北边有个网吧,叫越帅网吧,大概在2001年就开了,直到现在还在经营,我从2001年就去那上网,断断续续的差不多上了有10年,与很多去经常那上网的人都成了朋友。

位于九小区东边的越帅网吧现在还有

在八十年代的新区,各企业家属小区都有自己的闭路电视,我当时就整天看我们小区放的一部台湾武侠剧《冷月孤星剑》,那首主题歌我和小伙伴们后来都会唱,“孤灯提单刀,漂泊我自傲”。后来还放映过《八仙过海》、《魔域桃源》、《再向虎山行》等剧,都很好看,也有时会放映一些大尺度的片子,这时父母就会不让我看,哈哈。

现在东来顺的位置(好像改成了悦色火锅,也就是华新俱乐部斜对面)以前是一排简易房小商店,主要卖副食,我还去那买过酱油,前面提到的天津五福楼饭店就在那。

在五小区的东北角,也就是现在悦色时尚酒店的北面,也有一排简易平房商店,也主要是卖副食,那是家里买酱油和醋之类的,还都是去那买散的,存放在一个大缸里。其中有一家叫双扶商店,好像是为安置照顾困难职工而起的名字,我还记得去那买过老陈醋。

在幸福商场对面,也就是如今新开公寓那个地方,是新区文化馆,在1988年-1989年的时候,我曾去那里阅览和借书,后来文化馆门口到了晚上就有跳舞的,把场地圈起来,里面跳交谊舞,外面围着一堆人看,我经常去那看,到了后来也经常去里面跳,我记得当时经常放的曲子有《庭院深深》、《把根留住》等,觉得真好听。

8小区东北角的新开公寓,这里以前是新区文化馆。

现在的步行街位于7小区和4小区之间,当时就是一条马路,但中间有很大的绿化带,这条马路车也不多,于是就有很多人打球、健身,我那时也很喜欢运动,就经常去那打排球,大家围起圈来打,大概有7、8个人,很多都是二十二冶的。

7小区东侧的步行街

北购的马路东对面,当时也有几个地势较高的平房商店,在这排平房的东面,有一个卖服装为主的市场,里面还有游戏厅,我经常去那看别的打游戏机,我自己不打,也不会玩,当时还经常看到我下届的同学也去那打游戏。这个市场的东边有个银行,当年还卖奖券,大概是10元一张,现在想想这个有点像债券,有期限的,到期还本,在当时10元钱能买很多东西呢,我家买了几张,只中了个四等奖,一个铁皮盒的牛肉罐头。

西蜀餐厅我记得当时是在现在北购的东面,门朝西开的,那里最有名的菜就是鱼香肉丝,很多新区人提起西蜀餐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菜,当时川菜在唐山还很少,但新区却能吃到地道的川菜。后来这个饭店好像搬到白家沟路口那了吧。

当年的西蜀餐厅后来搬到了13小区西南角白家沟路口这,应该就是这家巴蜀火锅,旁边的伴侣KTV也算是老店了

在九十年代初新区有了夜市,最初夜市是在现在万隆前面的这条路的路边,后来改到了八小区和五小区之间的人民路上,有各种小吃和小商品,逛的人特别多,从晚上6点多一直持续到10点多,我有几个同学就经常去夜市摆摊,我偶尔也去找他们聊聊天。

最早的新区夜市是在万隆前面的商业街上。

八小区西南角有个邮政局,当时我经常去那看邮票,我也集邮过一年,后来就没坚持。那时邮局门前很多玩邮票的人,有的人靠这个赚了不少钱。后来这些人又卖卡,电话卡、上网卡。邮政局旁边是电信局,那是交电话费的地方,每次去交电话费,都排满了人。那时家里装个电话要3000多元的安装费,现在想想真是天价。

六小区和九小区之间的商业街,当时这这条街的马路中间有一长条的摊位,主要是卖服装的,这里是新区最繁华的地方。我记得我有个同学还在那卖过衣服,我问他是从哪里进的货,他告诉我是从福建石狮进货。当时人们还都听磁带,那条街有一些卖磁带的摊位,每次路过那里,就听到摊位上的大录音机正在播放《黄土高坡》、《跟着感觉走》这些歌,简直是百听不厌。

当年还有很多录影厅,各家俱乐部都有,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比如新区文化馆、五小区西南角的市场、华新俱乐部北面马路西侧,每次路过这里,都能听到音箱传出里面武打的声音。

6小区和9小区之间的商业街

早期的6小区和9小区之间商业街(此照片由网友提供)

以前的六小区小花园如今还有,好像是没有了原来的围墙,就在北购的东南对面,有个水池子,里面种了荷花,还有假山和喷泉。记得1985年刚搬来新区那年,这是为数不多的花园之一,我经常去那爬假山,还被管理员抓过一次,非要罚我款,还扣留了我的钥匙,最后好说歹说才放了我。

九小区市场,位于九小区东南角,在八十年代这个刚建成的时候,里面买菜的地方是露天的,摊位分成几排,在露天市场的外围有个长廊,里面一些小的店铺,有几家饭店,还有家理发店很有名气。那个时候我也不大,是个孩子,我妈一下班就带我去那个市场买东西,人非常多。我还记得市场的北面有个店铺,卖黄老三烧鸡,好像是丰润一个叫黄老三的人制作的,在当年新区范围内颇有点名气,吃起来口味不差。

新城商场,位于新城道和团结路交口的东南角,规模和新丰、人民、幸福、建华几个商场差不多,我印象里那时它楼上是卖鞋的,现在是不是还是这样?大概是在1998年吧,我和小伙伴去那闲逛,看到卖鞋的姑娘模样不错,我那伙伴就借故买鞋去和人家搭讪,挑来挑去也不买,就为了找话题聊天,我在旁边去捧哏的,太逗了。

原新城商场

再来说说二局俱乐部,我只在那看过一次电影,因为我离那稍远点,更多的是去华新和南厂这两个地方看电影。后来到了大概是1995年、1996年,俱乐部外面有个空地,弄起了露天舞会,我那时刚会跳舞,每天晚上都去那跳,过的很开心。我记得那俱乐部门口有卖烧烤的夫妻两人,都是四川人,我其实很想买点烧烤吃,但我那时收入很低,都舍不得买,我这点钱也就刚够跳舞玩的,那夫妻两人后来跟我都比较熟悉了,有时还会给我点烧烤吃,还有水果之类的零食,我记得那女的很漂亮,当时跳舞的人都称她为“西施烧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感谢他们二人。二局俱乐部旁边有天津包子、辣面,俱乐部对面有冷饮店,都是非常好吃,让人记忆深刻的地方。

当年的二局俱乐部

原二局俱乐部,前面这个空场就是当年露天跳舞的地方(2017年)

南厂文化宫,也是很多人的记忆,它建成时间比华新俱乐部要晚一些,设施也稍好,我在那看过两次演唱会,都是在2000年左右,一次是黄鹤翔的演唱会,另一次是零点乐队的演唱会。应该说车辆厂的文化设施还是非常完备的,在俱乐部的对面还有阅览室、乒乓球厅、舞厅等,尤其是南厂舞厅,环境优雅,早期曾有乐队伴奏,后来乐队没有了,只有歌手,这样好的舞厅在整个唐山市都难找到第二家,尤其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去跳舞的人非常多,里面都挤不动。在九十年代,企业招待客人也经常去这个舞厅。我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要出去散步,经常是走到南厂舞厅楼下那,这时舞厅里就会传来悠扬的舞曲,飘荡在夜色中,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后来舞厅大概在2009年关闭了,从八十年代开始,持续了20多年。

我至今仍保存着一张1998年12月24日南厂舞厅平安夜舞会的票根。

南厂文化宫,如今叫动车城影院。

以前的南厂舞厅,现在改为羽毛球馆了。

有朋友问过我,新区的小区编号很有意思,为何没有10小区、15小区、16小区等编号的小区,这个我来解答一下,在八十年代刚搬来新区的时候,当时确实没有上述这几个编号的小区,但后来随着新区进一步扩建,上述编号的小区都已经有了。10小区在11小区的北面,15小区是在14小区的南面,16和17小区规划里是在现在白家沟的地方,我看到过以前的规划图,只是有个大概印象。18小区可能好多朋友都知道,就在14小区西面,20小区在1小区北面,21小区就在早市东边,这个很多人都熟悉了,22小区在金客隆超市往南62中对面那,23小区在22小区南面,25小区在62中的南面,好像19小区和24小区没有看到。

1小区门口(原幸福道小学对面)

五小区(2008年)

还乡河公园算是新区景色最美的地方了,这里最初是个很大的苗圃,一眼望去,远处群山环绕。后来建成公园,里面有小英雄雨来的塑像和管桦园、管桦纪念馆,之后里面又建了饭店、游乐场、舞厅等建筑,就显得有些凌乱。还乡河发源于唐山迁西,流经丰润、玉田,在宁河县汇入蓟运河入海。如今还乡河公园结合丰润的人文历史,加入了红楼梦文化元素,改造成曹雪芹文化园,重修后的曹雪芹文化园宫殿气势恢宏、园区景色怡人,视野开阔。

还乡河公园(2008年)

曹雪芹文化园(原还乡河公园)

2009年画的管桦纪念馆

2005年画的管桦纪念馆

2009年画的小英雄雨来雕像

晚上的还乡河公园也是很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在夏天,小吃、跳舞、踢毽、打球的人非常多。后来沿着公园东侧建起了22、23、25小区,都在早市后面的下坡下面,与北面的东马庄连在了一起,现在有公交车111路从那出发开往唐山北站,不过总体来说,这几个小区仍属交通不便利的地方。

再来说说白家沟,位于新区的最西边,以白家沟批发市场最为著名,这个批发市场主要经营各种小商品、小食品,还有一个很大的家具市场。我上学的时候很少去那边,就是跟着父母去那边买过家具,到了参加工作后,才去批发市场里逛过,人非常多,里面还有我们楼住的一个人在那租了门面,白家沟以前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前面有小水沟,批发市场大概占据了几排房子,后来白家沟实施平改,建起了小区,批发市场也进行了改建。

白家沟市场

在白家沟市场的马路对面,也就是十三小区的西边,有一排商铺,这里我在1998年前后经常去,其中有几家小书店,我至今仍记得名称:“前卫书社”、“红叶书社”等,当时主要以租书经营为主,我是很喜欢书的人,其中“前卫书社”我差点承租下来,协议都签好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接手。

13小区西边的商铺,当年的几个小书社就曾在这里

在小白家沟的铁道桥上看驶过的列车(2013年)

在九小区大市场的南面,还有个小白家沟,它位于铁路南面,由东北开往北京的列车就从这里驶过,通过一座跨越铁路的桥与新区繁华区域连接,那里也是成排的平房,每家都有院子,可以种菜,经常能看到晾晒的玉米,很有农家气息。

小白家沟平房院子里种的果树(2013年)

现在,小白家沟那边也都盖起了楼房,铁道桥也已经拆除了,改成了走铁路下面的桥。

我是唐山七十四中学毕业的,我记得当时的中学还有十四小区南边的六十七中,位于银城铺的五十一中,一小区的三十八中,在七十四中我们是非常喜欢踢足球的,体育课上基本总会有足球,学校也经常组织足球比赛。虽然是初中,但我们学习很累,到了初三,晚自习要上到很晚,我们年级总共6个班,那时的老师们也非常尽职尽责,不像现在的老师,就知道补课,开小灶。我们那时还有劳动技能课,老师会教我们烹饪、裁剪的技能,学烹饪是同学们都很喜欢的课,当时教我们这门课的是一位年龄较大的李老师,他很幽默,常把大家逗得大笑,每节课下来我们还能吃到该堂课做的美食,太开心了,紧张的学习气氛中很需要有这样的放松。放学后,校门口经常聚集着校内和校外的一些喜欢打架惹事的学生和社会上的人,等着打架,所以那时候中小学生放学挺不安全的,也没有家长去接送。现在七十四中校园变化不大,基本都是当年的样子,每次去,都感觉很温暖、怀旧。

七十四中学(2013年)

七十四中学当年踢球的操场(2013年)

位于六小区的光华道小学

十一小区是九十年代中期建成的,在当时属于示范小区,户型的设计、小区的规划和环境都比之前的老小区有了很大提升,记得还有中央领导人来参观视察过。但后来我也去过那里的房间,刚过两三年,屋顶就有裂缝了,建筑质量还是不如老小区啊。

十一小区

五小区的楼道,虽然看上去破旧,但这种老房子很坚固

新区还有一个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那就是林荫路边的带状树林,林荫路也由此而得名。这个带状树林连绵很长,我当时在幸福道小学上学,中午下学经常要穿过这个树林,据说这个绿荫带是为了防雷作用而建。现在林荫带已经进行了修整,里面有了小路、座椅和灯,显得更有诗意了。

林荫路带状树林

说说新区当年的交通吧,当年新区和市里的联系主要靠14路公交车,最初该公交车是大通套,铰接的两节车,我记得是白色加一些绿色的,后来改为单节车,颜色是橙黄色,由新区车场开往唐山南站,途径三小区、八小区、白家沟、丰润汽车站、板市、任各庄、新城子、二冷、宾馆、煤医、百货大楼、广场、矿务局等站,后来又开辟了西线,可以到达唐山站。当年还有小14路,就是个人运营的小面包车,价格比公交车稍高,但可以半路随时停车上下乘客,其实也提供了很多便利。那时经常看到小14路的司机在路边大声招揽乘客,也抢了很多公交车的客源。在六小区东边还有发往古冶的小面包车。后来14路公交车改为114路,西线14路公交车改为112路。当年还有12路公交车,走的是东线常庄、银河路、冶金矿山那边,终点在唐山南站,后来改为102路。

14路公交车

新区当年的不足就是没有火车站,要乘火车就得去丰润,我后来去秦皇岛上学,都是我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去丰润火车站,曾经听以前的同事说过,新区当年很想把火车站给争过来,把丰润站改设在银城铺,但丰润不让步,这事就没成,不知是不是真的。

唐山北站(2009年)

我父亲姜志彬也在新区住了二十多年,对新区的情感很深,他用画笔描绘了新区的方方面面,也留下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瞬间,我用该篇文章专门来记录他的系列画——新区情。

新区的炸糕(2007年9月)

窗外(1999年7月)

新区组图(2003年7月)

小区的星期天(2003年8月)

大观楼远眺(2014年5月)

这是1986年人民路东侧五小区那几栋楼(1986年10月)

新区某小区结婚迎亲的情景(2001年3月)

喂小鸡 (1999年3月)

买大蒜 2003年6月

还乡河公园唱二人转的人 2003年5月

小区里的拾荒人(2009年12月)

小区里的老姐俩 (2003年5月)

还乡河公园的二人转演唱者及旁观者(2003年5月)

步行街上的消夏自发演唱会(2005年8月)

卖鸡蛋的人

我们新区的家

还乡河公园下棋、打牌的人(2006年7月)

修脸盆(2007年6月)

还乡河公园里唱评剧的人(2003年5月)

接电话(2000年2月)

邻居在楼下观看磨刀(2000年3月)

曹雪芹文化园(2011年11月)

曹雪芹文化园(2012年10月)

新区宾馆(2001年1月)

激情广场大家唱(2003年8月)

观棋——还乡河公园(2003年5月)

吉它为评剧伴奏——创新(2003年10月)

看歌谱(1998年)

三家被盗,警车来了(2001年3月)

老两口(2003年4月)

午睡(2003年8月)

我家小狗——虎儿(2010年1月)

还乡河公园外卖西瓜的人(2007年6月)

还乡河公园内的民乐合奏(2005年11月)

买大蒜(2003年6月)

还乡河公园前的鞋摊(2007年7月)

还乡河公园小乐队(2003年5月)

夏日晚饭后(2001年7月)

摘韭菜(2002年4月)

小区的星期天(2003年9月)

还乡河公园的小桥、流水、游船(2000年)

家里养的胭脂雪(1999年3月)

树木掩映中的教育局办公楼(2003年6月)

还乡河公园外的乐器摊(2007年7月)

对门大婶给我家做被(2003年8月)

玩在还乡河公园(2007年6月)

在新区的家里(2009年11月)

邻里之间(2003年)

唱评剧——还乡河公园(2003年五月)

2003年中秋节(2003年9月)

邻里(2003年8月)

皮影爱好者-还乡河公园(2006年5月)

玩麻将的工友(2013年10月)

公园道市场外的小摊(2007年7月)

从新区、丰润合并到现在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新区已成为回忆,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我们把它写成文字、绘成图画、拍成照片,未来规划建设中的唐山市区-丰润轨道交通线、唐山有轨电车示范线都将通往丰润,也希望丰润未来更加繁荣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